翻新时间:2020-09-22
《月亮上的足迹》教学设计4
《月亮上的足迹》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速读课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理清文章思路,了解人类登月的知识。
3、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培养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
速读课文,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理清文章思路,从中了解有关人类登月的知识。
【课前准备】
教师:可带领学生参观天文馆,了解有关宇航和月球方面的知识。
学生:可以阅读有关的书籍,如《航天时代》、《宇宙奥秘》、《十万个为什么》等等,也可以网上查询有关月球的资料,为更好地理解课文做准备。
【教学内容】
这是一篇纪实报道。作者用平实的语言,真实地记录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全过程。通过阅读,读者定能体会到那登月全过程的惊心动魄、登月成功后的喜悦以及作者对人类聪明才智的赞美。文章所记叙的准备、升空、登月、返航四个部分清晰流畅,结尾阿姆斯特朗的话“这一步,对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留给读者以无穷的回味,可以从中悟出人类登月的伟大意义。
【教学设计】
一、新课导入
1、可用大屏幕出示航天飞船的登月资料图片,也可以用夜幕星空的画面导人新课。
2、可以用嫦娥奔月的故事或有关月亮的古诗歌导人。
总之,导人旨在引起学生阅读本课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月亮的传说、月亮的神秘是人类的向往,什么时候能登月球呢?如今幻想正变成现实,1969年7月21日,人类终于登上了月球,那惊心动魄的一幕,那成功的喜悦,在今天的课堂上,我们依然可以领略。让我们共同欣赏美文《月亮上的足迹》。
二、速读课文,感悟文章大意
要求学生速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并提出思考题,把握文章大意。
1、自主学习:
⑴快速默读课文(不指读,不动唇,不回读),并找出登月过程中表示时间的词语。
⑵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⑶登月全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⑷试将登月全过程画一张示意图,并简要说明。
2、合作探究:
以上问题可以由小组讨论完成,讨论中教师可巡视指导,并参与讨论。
二、研读赏析,激发兴趣,品味语言特色
1、自主学习:
教师指导学生相互质疑并共同探究,深人体会。
⑴宇航员从登月到返航经历了多长时间?登月全过程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⑵宇航员登月后做了哪几件事?
⑶人类登月有什么意义?课文哪一段有所揭示?
⑷写作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2、合作探究:
对以上问题,小组研讨并在教师指导下达成共识:人类第一次踏上月球来回历经76万公里,历时95个小时。宇航员登月采集月壤和月岩样品,树立纪念碑,安装摄像机,安装太阳风测定装置、月震仪,插上美国国旗,与尼克松总统通话等。课文最后一段揭示了其伟大意义。
可让学生齐读并深刻体会,教师可以总结过渡:“阿波罗”登月计划成功,使人类的梦想变成了现实,人类开始走向地球以外的星球。现代科学技术已达到向外层空间发展的水平。这既是人类巨大的飞跃,也是人类迈出的第一步。对这样一次事件的完整叙述,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呢?学生可以发言并举例。教师可以帮助归纳:语言方面──①恰当的描述;②用数字说明;③叙述中有议论。此三点可各举一例,并分析作用,教会学生在写作中应用。
三、拓展延伸,联想和想像
可以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看第99页的插图,引导想像:
1、想像一下,球上有些什么?那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2、科学家为什么要搜集月球上的土壤和岩石呢?
3、想像一下在登月的高空中,宇航员会有什么感觉?
4、文中写道,“返航时,宇航员将登月舱甩在了太空”,这样做合适吗?
教师可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只要想像合理,允许学生有不同见解和幻想。教师也可以做调整性解答:月球上有泥土、石头和高山,没有空气和水,一片荒凉死奉;科学家采集土壤、岩石是为了科学研究、开发并利用月球;宇航员的高空感觉,是失重、头晕、呕吐、昏厥等;太空垃圾也是人类的一大隐患。
四、总结
登月成功是人类的一大壮举,是人类聪明智慧的结晶。这次登月已有三十多年,而我国航天技术到目前仍无法登上月球。但随着我国神州三号飞船的发射成功,五星红旗高插在月球上的日子已为期不远了。愿大家努力学习,长大能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我们也期待着我国的登月计划早日成功。
五、延伸练习
1、假如你驾驶着宇宙飞船登月,你有什么感受?你会做些什么?展开想像,写一篇小短文。题目为《我驾飞船登月》。
2、自学“读一读,写一写”练习中的词语,并在写作中尽可能地使用。
学生画的登月图可用实物投影仪显示,让学生自行讲解,锻炼学生装的联想及表达能力,也是对课文的整体感知。教师也可做图,让学生进行比较学习。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一艘小木船
- 我是喜欢的一首诗
- 留在我心中的印象
- 我最喜欢的一首诗9
- 救鸟行动
- 留在心里的印象
- 劝说
- 我最喜欢的一首诗
- 同学留在我心中的印象
- 我最喜欢的一首诗
- 留在心里的印象
- 我和陈明续写
- 养鸟
- 友谊之船
- 风波
- 销售管理费用分析表
- 应收帐款增减情形
- 分批成本表(二)
- 资金预计方法说明
- 支出预计明细汇总表
- 银行借款登记卡
- 生产成本核算表
- 销货日报表
- 产品成本记录表
- 分批成本表(一)
- 存货明细表
- 资金差异报告表
- 销售日报表
- 资本支出预计表
- 借款记录卡
- 试析能动司法与司法公信力的互动
- 浅析社区矫正风险评估的内涵及目的
- 从国际法国内法角度谈WTO协定在中国的适用
- 关于英国民商事管辖权制度的主要特色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 试析《鹿特丹规则》下适航义务的变化
- 浅谈澳门基本法附件二中的“备案”用语分析
- 浅析司法人员如何应对网络舆论
- 浅谈保障人权为视角谈公诉人如何迎接修订后刑诉法的挑战
- 尊敬人权成为国际法的基本原则
- 关于台湾参加政府间组织的国际法思考
- 美国拒绝批准《京都议定书》的国际法分析
- 试析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定位及构建
- 试析澳门保安处分制度及内地比较研究
- 试论贯彻新民事诉讼法加强民行检察工作的若干思考
- 论有关消费者知情权的法律保护策略分析
- 《要下雨了》综合资料之一
-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之十
-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及反思
-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之三
-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之二
- 《小小的船》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之一
-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之二
-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之八
- 《小小的船》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小小的船》教学评析
- 《要下雨了》朗读指导及练习设计
- 《要下雨了》综合资料之二
-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之四
- 《小小的船》第二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