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0-09-22
《月亮上的足迹》教学设计5
《月亮上的足迹》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类为探索自然奥秘而走过的漫长而艰难的道路,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勇于探索科学的精神。
2、理解文章内容,能概括登月各阶段的内容要点。
【教学难点】
登月过程的几个阶段的划分。
【教学设计】
用 Powerpoint 制成的课件,用形象的图片,视频,Flash动画引导学生自己阅读课文,概括文章要点。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欣赏动画 MTV《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一、导入新课
导语:我们刚刚欣赏的是我国宋代词人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最后两句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其“蝉娟”指代月亮。茫茫的苍穹,天空中最引人注目,引人遐想的自然是一轮明月。于是便有很多关于月亮的神话传说,为我们所熟知的就有月宫仙子──嫦娥的故事。(请一位学生简要讲述“嫦娥的故事”)
美丽的嫦娥是射下九个太阳的英雄后羿的妻子,她因为偷吃了长生不老丹就飞进了月宫。她住在广寒宫里,捣药的玉兔和砍伐桂树的吴刚陪伴着她。嫦娥在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日,就会步出广寒宫,遥望人间。
(展示马王堆汉代古墓中出土的帛画图片)
这个美丽的传说反映了古人对月球构造的一种非常朦胧的认识,也可以说是人类最早的登月向往。那么人类是何时第一次登上梦想已久的月球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篇这样的文章《月亮上的足迹》,一起到月球上去走一遭。
二、整体感知课文
1、默读课文(5分钟)
思考:登月的全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试简要概括。
总结归纳:
⑴登月准备。
⑵飞向月球。
⑶登上月球。
⑷返回地球。
2、试概括每一阶段的内容要点:
⑴登月准备。
这是一篇记叙文,在阅读的时候,请同学们将时间,人物,地点,将要发生的事情找出来。
⑵飞向月球。
弄清楚飞船升空的每一个过程。
(展示图片和火箭升空,二级火箭脱离视频。)
⑶登上月球。
明确:
①登月舱与飞船脱离的准确时间。
②登月舱降落地球的准确时间。
③人类第一次踏上月球的时间。
④人类足印第一次印在月球的精确时间。
(展示相关图片)
思考:宇航员登上月球后都做了哪些事情。
展示动画游戏,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明确宇航员所做事情和相关顺序。
⑷返回地球。
①登月舱与“阿波罗11号”飞船对接。
②“阿波罗11号”飞船溅落在预定的海域。
(展示相关图片)
3、全班齐读课文最后的两个段落。
提出问题:阿姆斯特朗为什么说:“这一小步,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
总结归纳:“一小步”是指宇航员们从飞船跨到月球表面的一小步,对一个人来讲确实很容易,毫不费力。但是这一步是人类向太空领域迈出的第一步,它显示了人类卓越的聪明才智,表明了人类高度发达的科技水平,开创了人类对宇宙探索的新纪元,这意义就非同小可,因此说这是巨大的飞跃。
三、小结
这篇报道以平实的语言,真实地记录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全过程,表达了作者对登月成功的喜悦之情以及对人类聪明才智的赞叹。
四、介绍我国宇航事业的发展
1、简要介绍“神州五号”和即将发射升空的“神州六号”。
2、我国月球探测工程“嫦娥工程”:
第一步:2007年左右,发射绕月卫星“嫦娥一号”。
第二步:2012年左右,无人探测器在月球表面软着陆,实地考察。
第三步:2017年左右,无人探测器在月球表面软着陆挖取月岩样品后,送回地球。
3、登月:
2020年左右,实现载人登月。
陆续建设月球基地,实行太空旅游等。
五、布置作业
2020年,你作为我国第一批登月宇航员之一,驾驶着宇宙飞船登月,你有什么感受在月球上你将看到什么会做些什么展开想象,写一篇小短文。题目为《我驾飞船登月》。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子课题结题成果文集。
现代教育技术与中学学科课程整合的学与教的研究结题成果文集(语文)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笑声
- 除夕之夜
- 真我
- 我来比划你来猜
- 交通规则须重视
- 真情
- 唉,我们这个班
- 笼中的鸟
- 师言如炬
- 我眼中的四季
- 和蔺相如聊天
- 读《狼牙山五壮士》有感
- 小“泥人”
- 梦里老家——车溪
- 书中取乐
- 司法局执法工作总结
- 青年志愿者协会支教指导组工作总结
- 2011年二班班主任工作计划
- 2011年副班主任工作计划
- 2011年小学二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 煤矿管理创新推进学习型企业创建工作汇报总结
- 2011年新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 2011年三班班主任工作计划
-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年级工作计划
- 纪律教育月学习活动总结
- 小学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 2010-2011年度五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 2011年高二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 高中一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 2010-2011学年下期 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总结
- 浅谈儿童第二语言学习“关键期”理论研究综述
- 探讨汉语言文学的应用性教学探究
- 浅谈从社会语言学角度看网络语言的生命力
- 浅谈从社会语言学角度浅谈网络流行语的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 浅谈高职院校古代汉语教学改革刍议
- 试析对中亚留学生回避策略的研究
- 浅析初级汉语学习者词汇记忆的个案研究
- 关于文化翻译观视域下的旅游资料翻译小议
- 内地综艺节目名称语言学浅论
- 试论语言研究方法的改进及其原因
- 浅谈语言习得和思维角度观察语言
- 浅谈信息处理与现代汉语轻声
- 浅析汉语言文学非师范专业毕业实习困境及对策思考
- 浅析生成语言学语义观.认知语言学语义观
- 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语课教学
- 《索溪峪的“野”》教学设计 4
- 《鸟的天堂》课堂教学实录
- 《詹天佑》教学设计(7篇+相关资料)4
- 《索溪峪的“野”》教学设计 5
- 《鸟的天堂》
- 《詹天佑》教学设计(7篇+相关资料) 8
- 《索溪峪的“野”》教学设计 2
- 《詹天佑》教学设计(7篇+相关资料) 6
- 《索溪峪的“野”》教学设计 3
- 《詹天佑》教学设计(7篇+相关资料) 7
- 《詹天佑》教学设计(7篇+相关资料) 3
- 《詹天佑》教学设计(7篇+相关资料) 1
- 《索溪峪的“野”》教学设计 1
- 《詹天佑》教学设计(7篇+相关资料) 5
- 《詹天佑》教学设计(7篇+相关资料)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