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0-09-23
《看云识天气》导学案6
看云识天气
【学习目标】
1.了解云和天气的密切关系,获得识别阴晴雨雪天气的知识。
2.体会寓准确于生动形象的语言特点。
3.积累有关谚语,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积极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学习重、难点】
1.感受文章说明语言的特点。
2.区分云彩繁多复杂的形状、种类及影响的天气。
【预习提纲】
1.字词。
(1)峰峦(luán):山峰和山峦。(2)一霎间(shà):一会儿,形容时间极短。
(3)预兆(zhào):事前显露出来的迹象 (4)轻盈:这里形容卷云像女子的动作、体态一样轻巧优美。
(5)均匀:分布或分配在各部分的数量相同。 (6)朦胧不清:模糊不清。
(7)阴森;形容(地方、气氛、脸色等)阴沉可怕。本课指天气阴沉,气氛可怕。
(8)丝丝缕缕(lǚ):一丝丝,一条条。缕,量词,用于细的东西。
(9)绫纱;泛指稀而薄的织品。本课比喻云彩稀薄。(10)崩塌;崩裂而倒塌
(11)弥漫:(烟尘、雾气、水等)充满,布满。(12)征兆:即将出现的迹象。
(13)千姿百态:形容有各种各样的姿势。(14)变化无常:没有规律地出现新的状况
2.认真朗读课文两遍。
3.完成下面的表格。
云名
变化过程
形状
位置
天气征兆
卷层云
云卷聚集,向前推进
像白绸幕蒙住天空
高
晴转阴
高层云
卷云越变越厚云名
像毛玻璃遮着天空
低
将下雨雪
雨层云
积雨云
4.请大家任选一种云,以第一称的方式作自我介绍。
介绍要求:①充分利用描写云彩的语言材料;②让别人明白你将会带来怎样的天气。教师示例:“Hai!大家好,我叫卷云,我常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别看我身子很单薄,可我最轻盈,站得也最高,阳光可以透过我照到地面。我很受欢迎,因为我会给大家带来晴朗的天气。”
5.整理课文,品读语言、形成2—3个探究问题写在下面的空白处。
6.收集有关云和天气的谚语,有关云的成语、诗词、文章片段。
【合作展示】
1.全文主要说了什么内容?请简要概括。文章的基本思路是怎样的?可分为几部分?
2.文章介绍这八种云,按照什么顺序?
3.能举例说明文章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吗?它们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4.能举例说明文章语言的准确性吗?它们的作用如何?
5.思考以下下问题。
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1自然段的内容。
②“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一句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③第3自然段中总结四种薄云特点的一句话是什么?
④根据课文举例说明云是天气变化的标志(单一例即可)。
⑤举例说明看云识天气对工农业生产的好处。
6.课文讲的是“看云识天气”,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仅仅是通过“看云”才能识别“天气”,我们可以看“动物”、“植物”、“某种现象”或“一些感觉”等都可以帮我们识别天气,有的方法特别灵,有的已形成了谚语,被广为流传。你能说出一两条来吗?
【检测反馈】
①那最轻盈、站得最高的云,叫卷云。②这种云很薄,阳光可以透过云层照到地面,房屋和树木的光与影依然很清晰。③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凌沙。④如果卷云成群成行地排列在空中,好像微风吹过水面引起的鳞波,这就成了卷积云。⑤卷云和卷积云都很高,那里水分少,它们一般不会带来雨雪。⑥还有一种像棉花团似的白云,叫积云。它们常在两千米左右的天空,一朵朵分散着,映着灿烂的阳光,云块四周散发出金黄的光辉。⑦积云都在上午出现,午后最多,傍晚渐渐消散。⑧在晴天,我们还会偶见一种高积云。⑨高积云是成群的扁球状的云块,排列很匀称,云块间露出碧蓝的天幕,远远望去,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⑩卷云、卷积云、积云和高积云,都是很美丽的。
1.试指出第③句中的一处错别字,并加以改正。
2.段介绍了 、 、 、 几种云,它们的共同特征是 ,一般不会带来雨雪。
3.选文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4.段从文字上看,它具有什么特点?
5.⑤⑥中加点词“一般”“左右”能否去掉?为什么?
6.段主要说明了什么事理?
【学习心得】
看云识天气
【合作展示】
1.全文主要介绍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形态的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光彩的云和天气的关系。基本思路是先总说云的作用,再说明云和天气的关系(这其中有两小层:云的形态变化和天气的关系;云的光彩现象和天气的关系)。最后是总说,说明看云识天气的目的。
2.从高层云依次说到低层云,从象征晴朗天气的云,依次说到带来暴风的云。
3.能举例说明文章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吗?它们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4.能举例说明文章语言的准确性吗?它们的作用如何?
5.①第1自然段指出了云和天气的密切关系,说明看云可以识天气。
②这句话的作用是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③卷云、卷积云、积云、高积云都是很美丽的云。
④雨层云形成,连绵不断的雨雪也就开始下降。
⑤论述有理即可。
【检测反馈】
1.绫纱2.卷云 卷积云 积云 高积云 常在两千米左右的高空,都是很美丽的3.打比方、下定义、列数字。4.简洁、准确。5.不能,去掉以后语言就不准确、不严谨,也就没有科学性。6.主要说明了卷云、卷积云、积云和高积云的特点。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笑星老爸
- 夸夸我们的环卫工人
- 我爱书
- 朋友们,我想对你说
- 欢欢喜喜过大年
- 乡下的四季
- 家乡巨变
- 特殊的节日
- 助人为乐的小女孩
- 新版“龟兔赛跑”
- 顽强的生命
- 大自然给我的启示
- 回乡之旅
- 美 丽的 西湖
- 空巢老人给我的启示
- 中国公共支出管理若干重大政策理论问题研究
- 翻译中语用学理论的应用
- 论协调区域发展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创新
- 取消管制刑之我见(1)
- 洗钱犯罪的特点与防治(1)
- 制约西部贫困地区财政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及对策研究
- 杭州市政府采购制度的实践与思考
- 论我国离婚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基础(1)
- 让温馨的情感走进课堂
- 多方制衡推动环保事业(1)
- 论税收国际化趋势下我国的涉外税制
- 深化环境资源法学研究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1)
- 环境侵权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分配(1)
-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 商标权共有制度研究(1)
- 《金色的鱼钩》A、B案
- 《桥》教学设计1
- 《桥》教学设计2
- 《桥》教学设计4
- 《桥》教学设计9
- 《桥》赏析
- 《桥》教学设计3
- 《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
- 《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桥》教学设计8
- 《桥》教学设计
- 《桥》教学设计6
- 《桥》教学案例
- 《梦想的力量》教学设计7
- 《桥》教学设计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