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0-09-25
《在山的那边》教学实录
《在山的那边》教学实录
一、导入新课
童年之所以美好,是因为我们拥有梦想。梦想让我们无忧无虑,梦想使我们不畏艰难险阻,梦想公平地赋予每个孩子以权利。当城里的孩子在喧嚣的都市里做梦时,山里的孩子们都在想什么呢?他们的想法又给我们什么启示呢?(导入的同时伴随多媒体展示:一个孩子伏在窗口向远方眺远,远处是起伏的群山,东方有一轮红冉冉升起。字幕、山的那边是什么呢?)教师板书课题。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情况。
2、听课文录音。
师:请同学们一边听录音,一边划出节奏与重音。
3、全班齐读。
4、学生自读,思考“山”与“海”的象征意义。
师:文中的“山”与“海”有什么象征意义吗?如果有,那它们象征什么呢?
生1:“山”指现实的东西,“海”指诗人渴望见到的东西。
生2:“山”应该指困难,“海”指克服困难后的喜悦。
师:这两位同学都能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这很好,特别是第二位同学已基本揭示了“山”的象征意义,值得表扬。关于“海”的象征意义,还有同学愿意发表自己的看法吗?
生3:我觉得“海”指的作者的理想。
师:很好。其实“海”就是象征一种理想,一种克服困难后所达到的光明境界。
三、探究阅读
(多媒体出示问题)
1、师:“我常伏在窗口痴想”一句中,“痴想有何作用?
(生沉默)
师:我们在分析“山”与“海”的象征意义时,几位同学都表现得不错,希望大家向他们学习,大胆发言。即使错了也没有关系,也许你的错误还能引出别人的正确答案呢!
生1:说明“我”很爱幻想。
生2:这个词用在这里很准确。
师:你能具体谈谈吗?
生2:(想了想,摇摇头,腼腆一笑。)
师:没关系,请坐下来继续思考。大家看看,这个是不是在描写人物?
(生齐答:是)
师:人物描写方法有很多种,这里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生3:心理活动。因为这个词中有个“想”字。
师:他在想什么?
生3:想知道山那边是什么。
生4:我觉得“痴”是描写神态的。
师:写出了“我”的什么神态?
生4:发呆、非常入神。
师:大家回答得非常好。对“痴想”这个词的分析让我觉得,你们每个人都很了不起。
(生一起鼓掌)
2、师:“我”经过努力,最终爬上了那个自以为可以看到海的山顶,“我”的愿望实现了吗?
(生齐答:没有)
师: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生1:哭着回来了。
生2:铁青着脸。
生3: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
3、师:山“铁青着脸”是什么意思?
生1:山是青色的。
师:你能发表自己的看法我很高兴。我们还能不能更深入地挖掘它的含义呢?我们说文中的山已经不再是自然中的山,因为诗人已经赋予它象征意义了,它是困难的象征。人是面对困难时一般会出现什么心理呢?
生2:是不是写出了“我”当时失望和沮丧的心理?
师:大家说呢?
(生齐答:对!)
师:通过分析这句话,大家可能都会有这样的体会,诗歌的语言的确很凝炼。简简单单一个词,如果我们深入挖掘,就会发现它其实蕴含着非常丰富的意味。
师:“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比喻什么?
生1:妈妈说的那句话。
师:更准确地说,妈妈的那句话对我起了什么作用?
生2:妈妈的那句话给了我希望。
生3:给了我前进的动力。
生4:给了我坚定的信念。
师:对,这粒种子实际上就是一种力量,一种信念。其实诗中有句话已经透露了这粒“种子”的含义,大家能找出来吗?
生1:山那边的海是用信念成的海。
师:为什么说“山那边的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
生1:因为只有具有坚定的信念,才能越过高山,看到大海。
师:既然“山”已不再是山,“海”也不再是海,它们都有了另外的意思,你能否在原来的基础上进一步体现出山海的象征意义?
生1:只有具有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毅力,才能克服困难,实现理想。
师:刚才这位同学所说的,就是学习这首诗后我们应该明白的一个道理: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不可能一帆风顺,我们一定要做好与困难作斗争的准备。我们应该坚信,翻过无数座“山”,一定能看到“海”。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家的菜园子
- 特殊的考试读后感
- 回忆童年
- 难忘的“教室春游”
- 选班长
- 我的妈妈
- 我们冒雨春游去
- 自我介绍
- 微笑的价值
- 庆祝六一
- 未来的我
- 夸夸我们的闫老师
- 我的小书包
- 《第三个小板凳》读后感
- 又能喷火又能喷水的龙
- 工程项目成本核算问题研究(1)
- 激活审计机关人力资源浅探(1)
- 关于流动资产盘点结果会计处理的思考(1)
- 减少审计风险的出路何在(1)
- 新准则下公允价值对纳税调整的影响(1)
- 日本环境会计的新进展及对我国的启示(1)
- 政务公开与审计公告(1)
- 浅谈如何加强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监督(1)
- 小议注册会计师审计失真的成因与对策(1)
- 我国上市公司推行审计委员会制度的思考(1)
- 管理会计的新阶段——战略管理会计(1)
- 论电算化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和会计网络化(1)
- 有关如何建立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研究(1)
- 探讨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1)
- 小企业会计电算化系统实施探讨(1)
- 《日月潭》教学设计之四
- 《日月潭》第二课时
- 《黄山奇石》第一课时
-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之六
- 《雷雨》教学设计之二
- 《日月潭》教学设计之三
-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之五
-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之八
-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之一
- 《黄山奇石》第二课时
- 《黄山奇石》片断赏析
-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之十
- 《日月潭》教学设计之五
- 《雷雨》教学设计之三
- 《葡萄沟》教学设计之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