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设计> 在山的那一边(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在山的那一边(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0-09-25

在山的那一边(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在山的那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了解朗读诗歌的基本要求,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能初步读出语气。

2、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

3、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感悟能力。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诗歌有感情的朗读,整体感知诗歌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组织学生讨论,说出自己的体验和经历,从课文中读出自己的情感体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品味重点词语的深层含义,领会全诗所阐述的人生哲理。

2、树立理想,并培养为实现理想而不懈奋斗的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朗诵课文

2、品味重点语句的深层含义。

3、领会全诗所阐述的人生哲理。

教学方法:

教法:1、朗读法2、讲授法3、引导法

学法:1、朗诵法2、讨论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来看黑板上的这个字(师板书“山”的甲骨文)哪位同学认识这个字啊?(学生回答)其实这个字就是甲骨文里的“山”字。甲骨文是我们的祖先使用的一种文字,他们把文字刻在龟甲兽骨上(板书“龟甲兽骨”),所以就叫甲骨文。提到山,相信同学们都不会陌生,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有雄伟的泰山,险峻的华山,秀丽的峨眉山,还有我们福建省的武夷山。我们班还有来自宝岛台湾的同学,台湾有著名的阿里山。好,那么我们班有没有哪位同学登过山啊?来讲讲你对山的理解,或者说说你登山的感受,登山的目的等等。(让一两个学生讲述自己的故事,老师聆听,并加以肯定)同学们讲了自己的经历和感受,那么老师也给你们讲讲老师的故事吧!(讲述自己小时候登山的故事)好,同学们,故事讲完了,相信同学们一定会有许多感受,那么请同学们带着这些感受打开课文,让我们一起走进新学年的第一堂课——“在山的那边”。

二范读课文,整体感知,梳理生字词

小时候→(轻声,适当延长),我/常伏在窗口/痴想

——山那边/是什么呢?↑(声调略上扬,轻声)(语气:要读出孩子天真的口吻)

妈妈给我说过:/海(语气平缓)(要读出母亲的慈祥和蔼)

哦(短而轻声),山那边/是海吗?(略带疑问和憧憬的语气)

于是(略延长),怀着/一种隐秘的想望

有一天/我/终于爬上了/那个山顶(音量适中,声调略上扬)

可是(要立即体现出孩子委屈、沮丧的心情),我/却几乎是/哭着回来了

——在山的那边(延长),依然是山

山那边的山啊(语调上扬,声音延长),铁青↓着脸

给我的幻想(连读略快)/打(重读)了/一个/零分!(语速放慢,声调延长,体现出挫折感)

妈妈(轻声),那个海呢?(要充满疑惑)

(第一段主要要能够体现出孩子的纯真,对希望的想象憧憬,去追寻希望时的兴奋心情和遇到挫折的极度沮丧懊恼的心情。)

在山的那边,是海!

是用/信念凝成的海(声音要比第一段来得大,要体现出一种坚定与自信。)

今天啊——(延长),我竟(重读)没想到

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

却在/我的心中——(延长)扎下了深根(语调降轻。)

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语速要加快)地失望过(这句要重读)

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语气上要降低)

但我——/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语调上扬)

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音量放大,语气激昂)

——那雪白的海潮啊——(延长),(音量达到顶点)夜夜奔来(开始降低音量,语气也渐趋平缓)

一次次/漫湿了/我(延长)/枯干的心灵……

在山的那边,是海吗?

是的!人们啊(延长),请相信(延长)——(音调上扬)

在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后

在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之后(这两句连读语速要加快)

你↑——/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略延长,停顿)

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

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延长)

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这两句读时要体现出惊喜的情绪。)

同学们,老师已经读了一遍。不知道同学们听了后有什么样的感想?哪位同学能来说说你现在的感受?(让一两个学生回答,老师加以点评)。同学们的回答很好,但是现在我们一起来认识这篇课文的生字词(学生找出自己不认识的字词,主要有以下几个)

1.加色字注音

痴想()隐秘()凝成()诱惑()

喧腾()漫湿()一瞬间()

2.词语解释

痴想:很投入很入迷,很忘情地思想.

隐秘:隐蔽,不外露.

凝成:凝结形成.

诱惑:吸引,招引

喧腾:喧闹奔腾

漫湿:

一瞬间:一眨眼之间

三、学生朗读,教师指导

好,同学们一起来朗读一遍课文,朗读的时候要有情感,要注意停顿。(学生齐读课文,老师注意听)同学们读得非常好,但是有些地方还是读得不是很到位,比如说:(老师指导朗读)现在我们让两位同学分别朗读课文的两个部分。哪位同学愿意来朗读(学生朗读,老师加以肯定)。很好,这两位同学基本把握住了作者的感情,同时也把自己的理解融入朗读中了,两位同学读得都非常好。

同学们,当我们面对诗歌的时候,我们首先应该饱含感情地朗读,多读几遍,这首诗歌的感情和基本意思我们就能理解了。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说的就是当我们读了很多遍书后,书中的意思自然就会显现出来。好,接下来全班同学再来朗读一遍这首诗歌,要饱含感情地朗读,要读出感情来。(学生齐读)

好,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课后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这首诗歌里的“山”仅仅是“山”,“海”仅仅是“海”吗?会不会有其他的意思呢?下节课我请几个同学来回答这个问题。下课!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上课。上节课我们主要是朗读了课文,整体上感知了这首诗歌。上节课结束的时候老师提了一个问题,现在哪位同学能主动来谈谈你的理解?(鼓励学生主动发言,老师认真聆听,并加以肯定,此时不用作评价)。对于这个问题,同学们都谈出了自己的理解,拥有自己的观点,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希望同学们能够加以发扬,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我相信没有发言的同学肯定也有自己的想法,可能是怕自己的想法不成熟,怕同学们笑话,缺乏那么一点点的勇气表达出来。其实不会有人笑话你,因为大家的想法都可能不太成熟,所以老师希望同学们一定要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样才能锻炼自己。好,下面我们一起来品味这首诗歌,看看“山”和“海”在诗歌中究竟是什么意思。

二品味诗歌

请同学们齐声朗读诗歌的第一部分,一定要把自己想象成山区中的那个小孩,有感情朗读。(学生朗读)

1“小时候,我常伏在窗口痴想:山那边是什么呢?”一句话写出了小时候的“我”具有怎样的特点?为什么会这样想?

“常”表现我的一种渴望的心情。“痴想”:发呆地想。我想着要出去看看外面新的世界。可见我从小就是一个神往于大山外面的世界,不愿困居于狭小的天地,而愿追求新天地的孩子.(神态描写——体现了我对生活充满好奇的心理,对未来世界的向往)

2为什么说是“隐秘的想望”?

“隐秘”是因为自己的想法并没有告诉大人。合儿童的天性来理解。可以让同学们自己来理解这个问题。

3为什么说“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采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

这是拟人手法.“我”爬上山顶,满以为能够看见大海了,望见的却依然是山,非常失望,沮丧,所以望见那边的山,看起来就像“铁青着脸”。山色是青的,只因为“我”的心情不好,好象山也铁青着脸在那里怪我痴心妄想,笑我幼稚可笑.

4“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这一句是什么意思?

“我”原以为一座山的那边就是大海,现在明白这是幻想,所谓“零分”就是说幻想完全落空。

这部分写一个山区的孩子童年的理想——看海。同学们,他的理想实现了吗?(学生回答:没有)是啊,理想有时候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实现的。那么他放弃了自己的理想吗?我们一起来看诗歌的第二部分。全班男同学一起朗读第二部分的第一段(男同学齐读)

5“是用信念凝成的海”怎样理解?

长大了,诗人领悟了妈妈所说的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海很遥远,但并非虚无缥缈。“凝成”二字,语言凝练,表明只要有理想和信念,不畏长途跋涉,百折不挠地奋斗,最终会看到海。(这是一本资料对这句话的解说,我觉得有些说的不明白,说的很含糊。什么叫“用信念凝成的海”?我自己也有些理解不了。)

6“种子”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种子”比喻一个信念,相信“山那边是海”。

7“扎下了深根”怎样理解?

表明实现理想的坚定信念没有动摇

8“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过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这两句诗的正常语序应该是“是的,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过”(这是我的个人理解,不知道是否正确)

9怎样理解“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

“枯干”形容对理想的渴望。这句话是说理想滋润心灵,使心灵变得充实而有活力(我觉得“枯干”不能理解为对理想的渴望。“枯干”本意是指草木等枯萎,干枯。在这里应该理解为失望,沮丧,没有生趣和希望。从前文我们知道,诗人曾经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过,心情当然会一次又一次地沮丧,心灵也就会枯干了,因为没有生趣,没有希望。但是“海”对诗人的吸引力是巨大的,虽然曾经一次又一次的失望过,“但我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所以海潮“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使我原本失望沮丧的心灵变得充实而有活力,不再枯干。)

同学们,这一小节诗人叙说了在探寻理想的途中经受的磨难和信念,理想给“我”的动力。同时表明“我”坚定实现理想的信心。接下来我们来看全诗的最后一节,全班女同学齐声朗读一遍(女同学朗读)

10“无数座山”在这里是指什么?

“无数座山”比喻实现理想要经历的重重困难。

11怎样理解“在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后……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这节诗的含义?

通往理想的道路不是平坦的、一帆风顺的,在前进的路上会遇到很多困难,但只要有坚定的信念,不向困难低头和弯腰,最终就必将战胜困难,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谱写出灿烂的人生。

好,同学们,诗歌我们就欣赏到这里。回到老师上节课结束时提的问题:在这首诗歌里,“山”仅仅是“山”,“海”仅仅是“海”吗?如果不是,那又是什么意思呢?同学们可以互相讨论一下。(学生讨论两分钟左右)哪位同学来谈谈你的想法?(同学回答,老师评价并提示:诗歌第一部分中的“山”就是自然界中的“山”,“海”就是自然界中的“海”;诗歌第二部分中的“山”象征着困难,挫折和失败,“海”则象征理想,信念和成功。)

小结:诗人运用比喻,象征的手法,用“海”比喻理想,用“山”比喻重重困难,用“爬山”比喻艰苦奋斗,表达了作者对理想有着坚定信念和不懈追求。同时告诉我们,奔向理想的人生征途是漫长的,艰难的,但是,只要百折不挠地坚持奋斗,理想终将实现。

三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并给下面的字注音组词

幻()______幼()______

竞()______竟()______

惑()______感()______

喧()______渲()______

诱()______绣()______

漫()______慢()______

飘()______瓢()______漂()______缥()______

腾()______藤()______滕()______

2以“我终于见到了大海”为题写一段话。提示:这个大海可以是自然的,也可以是生活的;可以是甜美的,也可以是苦涩的;可以是宁静的,也可以是狂暴的;可以是开朗的,也可以是阴郁的……

3预习《走一步,再走一步》,要求能够复述课文,同时老师也会设置抢答题,到时候让一些同学来复述和抢答。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假如我是科学家
我最高兴的一天
超市买零食
秋叶飘飘
养鼠为患
我的家乡
我喜欢的电视节目
我爱仙人掌
我爱看的书
我长大了
冬至圆
有趣的课间
早起时快乐
外婆的资金
积极引导 着力培植 完善机制 开拓创新
论尊师观变化下“尊师重教”人文精神的失落
论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原因及解决对策
论学校艺术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关系
财务公司之金融投资分析数量模型与运用
德育教育——素质教育的灵魂
试论如何提高体育教师的地位
试论论以“与时俱进“的思想统领高校就业指导工作
基于国际比较的人民币国际化条件分析
货币政策信贷传导途径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分析
让评价成为学生主动发展的动力
浅谈坚持就业导向推进职业教育健康发展
关于相对弱者:高校教师聘任制下教师地位的界说
阅读教学中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
关于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直接投资的几个问题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七
《小壁虎借尾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
《四个太阳》教学设计六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十五
《小壁虎借尾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二
《四个太阳》教学设计七
《四个太阳》教学设计二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五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十六
《四个太阳》教学设计五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八
《四个太阳》教学设计三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四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三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