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设计> 紫藤萝瀑布第一课时教案(苏教版八年级必修)

紫藤萝瀑布第一课时教案(苏教版八年级必修)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0-09-27

紫藤萝瀑布第一课时教案(苏教版八年级必修)

课题:

课标要求:

1、培养学生独立欣赏品味美文的能力。

2、学习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欣赏优美精彩的语言。

重点及难点:

1、学习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欣赏优美精彩的语言。

2、体会作者关注生活,关爱生命的丰富情感,品味富有生活哲理的句子,能够正确认识生活、面对生活、热爱生活。

情境创设:

(一)联系上课,导入新课,激发审美情趣。

同学们,我们通过第一课《白杨礼赞》的学习,认识了生命的顽强、美丽,以及体现出来的崇高精神。今天我们要学的散文《紫藤萝瀑布》仍然是赞美生命的顽强和美丽的,让我们通过文章优美精彩富有哲理的词句的品味欣赏,懂得一些人生的哲理,正确对待生活。

(二)运用预习提示,了解写作背景。

作者一家,在“文化大革命”中深受迫害,“焦虑和悲痛”一直压在作者的心头。写于1982年5月,当时作者的弟弟身患绝症,作者非常悲痛,徘徊于庭院中,见一株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由花的衰盛感悟到生命的美好与永恒,于是就写成了这篇文章。

知识建构:

一、指导学生自读课文,梳理文章结构。

1、阅读要求:运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流利的朗读,注意揣摩字里行间流露出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注意品味精美语句的含义,注意欣赏优美词语的表达效果。

2、具体步骤:

①听录音,读课文,整体感受课文。

②每人从课文中选取一个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进行自我赏读。

③综观全文,把你认为写得最美的句子画出来,品味一下。

④课文按欣赏紫藤萝到回忆紫藤萝再到思索人生,分段品读:

第一部分(1--6自然段):赏花

第二部分(7--9自然段):忆花

第三部分(10--11自然段):悟花

二、重点讲析第一部分,引导学生领悟文章抓住描写对象细致描绘的特点。

1、文章首句“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从侧面烘托出紫藤萝花的美丽,同时造成悬念,引起下文,照应结尾。

2、学生自读2--6自然段,注意:

① 按顺序说说描写的对象

② 说说描写的角度和方法

同学交流讨论后,教师概述:

2--6自然段依次描写了花瀑、花穗、花朵。

从描绘的形象看,作者先从所见的整体着笔,“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的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将花瀑拟人化,使静态变为动态,赞美花的繁盛,生机黯然;再按视线所及,从局部着笔,细写每一朵花,像“帆”如“舱”,“忍俊不禁的笑容”;进而提出花中“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的问题,这便写出花不仅生机勃勃,而且还具有神话美。

从描绘的色彩看,仍是先写整体,“只见一片辉煌的浅紫色”,“紫色的大条幅”,再写局部“上浅下深,好象紫色沉淀下来了”。

从描绘的情态上看,写花儿一串串“挨着”,一朵朵“彼此推着挤着”,笑着嚷着“我在开花”以拟人、比喻的手法写出花的欢快自豪,争强好胜,突出它的旺盛的生命力。这些都是作者丰富想象力的表现,是作者细致观察,精心描绘的结果。

三、小结

四、板书设计

紫藤萝瀑布

第一部分(1--6自然段):赏花

第二部分(7--9自然段):忆花

第三部分(10--11自然段):悟花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声音王国的纠纷
我喜欢
我是小小售货员
热闹的沙滩之夜
“洞穴之光”观后感
爸爸的生日没有蛋糕
参观恐龙展
石头的梦
过桥想变化
挂在我家墙上的蜘蛛
家话“西游”
四季银杏苑
我心目中的叶老师
江心屿之旅
万年的神农宫
论审判委员会制度之改革_司法制度论文(1)
关于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思考_司法制度论文(1)
增强法治观念,提高执法水平 (3)司法制度论文(1)
谈依法治国司法制度论文(1)
《论以法治官》(6)司法制度论文(1)
情况判决与利益衡量_司法制度论文(1)
试论我国现行行政诉讼模式中的调解制度_司法制度论文(1)
司法调解问题研究_司法制度论文(1)
日本土地征收及损失补偿制度_司法制度论文(1)
社会主义法制理念教育自查剖析司法制度论文(1)
日本土地登记制度_司法制度论文(1)
论女性犯罪原因司法制度论文(1)
论法官职业道德建设_司法制度论文(1)
论赔偿损失(4)司法制度论文(1)
司法公信力关注中国基层法官_司法制度论文(1)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之五
《珍珠鸟》
《草原》
《威尼斯的小艇》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之六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之二
《少年闰土》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之一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之三
《地震中的父与子》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之四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小英雄雨来》
《蟋蟀的住宅》
《金色的鱼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