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设计> 忆冒雨游西湖

忆冒雨游西湖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0-09-28

忆冒雨游西湖

忆冒雨游西湖

山川形胜,本自天工,然亦或假于人力,如武林故迹,西湖胜景,经宋代苏、白二公治后,佳境比比,遂有“天堂”之美称,亦可谓不负此喻。昔日白公曾贸诗赞赏,日游所及,而犹有“行不足”之感。足见其景物之多焉。而苏公诗意,则晴雨咸宜,情景兼备,犹居高临下,收览无余。故云:“水光敛滟晴偏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特以西湖比之西子,淡妆可,浓抹亦可,堪称大家手笔,非关细处。观二公之诗,其寄于山水之情,意亦尽矣。故历来有兴于此者,皆慕名而至,良有以也。吾始问路,当丁未初,因事南下,曾造访焉。时北方余寒未尽,而此地已春意盎然。虽仅一日之游,昏夜登程时,不禁三顾而返。后于癸亥晚秋,应约赴会于此,遂得以再睹其风姿。忆至日已黄昏,下榻于平湖秋月近处,适与燕赵故友同室,意甚投。翌晨起,见细雨靡靡,正可冒雨行。昔日晴赏,今日雨游,谅亦天公之有意于我等。始在平湖秋月,展望片刻,见山色苍茫,水波荡漾,遂乘舟下湖心亭、三潭印月、花港观鱼等处,觉山风吹面欲寒,湖雨沾衣欲湿。登岸沿苏堤、过六桥,至曲院风荷,见柳浪莺梭,花丛云脚,令人陶醉不已。复于孤山小饮,断桥眺望,有蓑笠隐现,过客来去。昔日逋翁之所以放浪于此者,不负林泉之美也。午后,再去钱塘江畔,登高远望,见波涛万顷,如鲸吞之状,佛塔千寻,有凌云之势,漫漫云山,茫茫雾海,美不胜收。踏遍江南山水地,独领风骚是此乡也。复经葛公岭,谒炼丹台,再望湖上,烟波隐隐,雾霭蒙蒙,不觉意惹情痴。一路归程,兴犹未尽。幸哉!不虚此行,亦不负苏、白二公之苦心营造也。文既毕,余意犹在,聊成四韵曰:

钱塘江畔乱云飞,湖上秋波细雨靡。

南浦堤翻青柳浪,西泠桥度绿蓑衣。

烟笼花港鱼津缓,雾漫孤山鹤梦稀。

满目苍茫行不尽,风骚莫许醉人归。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春满校园
愿这只是个梦
交通安全,我们真的做到了吗
为了不让悲剧重演!!
理智与情感的天平
轻轻地献给远去的朋友
生活告诉我欣赏别人
人类的提醒者
望天
让生命不再短暂
成功,不仅需要记忆
乐在其中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大约在冬季
“无声”演绎真爱
《圣经》典故对英语语言文学产生的影响探讨
浅析重庆话与普通话的开合分歧现象
屠格涅夫的庄园文学研究
从译者主体性的角度分析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的局限性
初探《喜福会》汉语语码的交际功能
新闻报道批评话语分析
从语境语义角度看《红楼梦》中称谓语的翻译
中西数字文化比较研究
浅谈现行汉字的造字法与六书
论东北方言中四字惯用语使用特点
口语语篇中well与youknow的话语隐性制约研究
浅析汉字中的字形结构问题
关于英美文学翻译中的几点启示
功能翻译理论的实际操作
语言简略性策略在汉英口译中的应用
2009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精选(12)
2009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议论文阅读精选(11)
2009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精选(42)
2009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精选(30)
2009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精选(40)
2009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精选(21)
2009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精选(26)
2009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精选(41)
2009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精选(2)
2009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议论文阅读精选(12)
2009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精选(11)
2009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精选(22)
2009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精选(1)
2009年中考语文试题议论文阅读精选(22)
2009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精选(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