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0-10-18
《荷叶 母亲》练习题
荷叶母亲练习题
⒈《荷叶母亲》的作者是我国现代诗人、女作家冰心,原名谢婉莹,该诗人的代表作还有《繁星》、《春水》等。
⒉文字游戏:请你试一试,完成由“房子”和“茶”,“月亮”和“花”的联想。
房子→(主人),(主人)→(客人),(喝水)→(喝水),(喝水)→茶
月亮→(太阳),(太阳)→(大地),(大地)→(花园),(花园)→花
⒊仿照示例。 例:音乐像一股晶莹而又甘美的泉水,流进人们的心里,洗去心灵中的尘垢。
(1)冬天像个慈善的老人,给小麦盖上厚厚的棉被,使它安然度过娇弱的童年。
(2)老师的话像一把开心的钥匙,打开了我的心灵之锁,重新扬起了我自信的帆。
(3)淋成落汤鸡的我,感觉好像掉进了冰窖里,从头到脚都凉透了。
提升练习
略。
拓展延伸
(一)
嫩绿的芽儿和青年说:“发展你自己!” 淡白的花儿和青年说:“贡献你自己!”
淡红的果儿和青年说:“牺牲你自己!”
1这首诗所用的修辞手法有排比、拟人。
2诗中用发展、贡献、牺牲三个词,对不同时期的青年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3诗作者的写作目的是什么?
鼓励青年努力向上、自我奉献、自我牺牲。
4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C )
A.诗中“嫩绿”“淡白”“深红”等色彩词汇,巧妙点明了时间正在向前移动,事物也在运动变化 B.诗中表现了诗人在探索人生道路时的愿望和理想
C.“芽儿”“花儿”“果儿”其实是作者的化身 D.这首诗共三段,句式结构基本相同
(二)
小小的花 也想抬起头来 感谢春光的爱—— 然而那深厚的恩慈 反使他终于沉默
母亲啊 你是那春光吗?
5明明想“感谢春光”,却“终于沉默”。为什么不说呢?这其中包含着怎样的思想感情。
因为他认识到几句感谢的话是不足以报答“春光的爱”的,沉默中包含着更深的感激与敬意。
6最后的一句话隐含着对母亲的特别的感激之情,它的后面可以补充上一句话揭示出这种感激之情,发挥你的想象补充上。
我就是那朵小小的花。
7这首诗和唐代孟郊的《游子吟》中的一句表达的思想很接近,你能默写出那句诗吗?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写作训练
这两首诗都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抒发对母亲的爱。请你也用这种手法写一段话或一首小诗,表现对父母的爱。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爷爷的秘密
- 江南之殇
- 跆拳道
- 我和我的同学
- 上帝咬的苹果
- 绿,生命的永恒
- 我爱长江
- 当爱枯竭的时候
- 我的小妹妹
- 啊,那条长长的线
- 飘零的一片雪(五)
- 那些记忆
- 我的初中感受
- 母亲
- 我的理想
- 一起长大吧
- 出租车上 2013年8期
- 认证英雄 2013年5期
- 中国水殇 2013年9期
- 咖啡&生活
- 树的哲理 2013年8期
- 印度这本书
- 一只玉羊 2013年9期
- 选择性失忆
- 两条金项链
- 十味奇药 2013年8期
- 莫名惹祸等
- 都市一角 2013年8期
- 失去一切 2013年8期
- 人生如苦海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山市》学案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走一步,再走一步》学案
- 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留学巴黎》同步练习
- 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岳阳楼记》教案
- 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麦琪的礼物》同步练习
- 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琵琶行》同步练习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风筝》学案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在山的那边》学案
- 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诗两首》同步练习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紫藤萝瀑布》学案
- 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岳阳楼记》同步练习
- 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登岳阳楼》教案
- 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李逵见宋江》教案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蝉和贝壳》学案
- 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琵琶行(节选)》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