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0-10-20
《散步》课内阅读
课内阅读
1.这篇文章反复写“看花”这一内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加点的“悄悄地”所要强调说明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有几处插叙的内容,请找出一处,用横线标出来,然后说说它在文中的具体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内容说说文中加点的动词“扑”和“挡”为什么用得好。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将第三段中加横线的“央求”换成”期待”好吗?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章结尾说“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你认为文中的“我”懂了吗?请结合结尾段中的描写内容具体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如果将这篇文章标题中的“秋天”两字去掉好吗?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看花”是全文围绕的中心事件。②“看花”是母爱的集中体现。③“看花”是“我”新生活的象征,是母亲愿望的达成。
2、①母亲十分体谅儿子的苦衷。②母亲周到细心,尽可能不去惊扰儿子。③母亲的心里更难受。
3、第一处:“母亲喜欢花……”。①母亲是一个非常热爱生活的人。②母亲为儿子放弃了对生活的享受。第二处:“后来妹妹告诉我母亲常常肝痛……” ①补充说明母亲的病具体到了哪步田地。②母亲做出的超常努力。第三处:“别人告诉我……”。说明母亲心里只为儿女的幸福着想,从未把自己放在心上。
4、母亲时刻为儿子着想,细节描写使人物性格刻画鲜明,感人至深。
5、①“央求”反映出母亲既盼望儿子早日摆脱阴影,又怕自己支撑不到那一天的复杂心理,若换成“期待”则不能突出母亲忍着巨大病痛仍一心为儿子着想这一特点。②从词义看,“央求”含有最低要求的意思,“期待”则指较高要求。
6、从结尾的描写内容看,“我”不仅懂了,而且已经像母亲期待的那样不再消沉了,和“妹妹”一起相互扶持着积极地去面对生活了。
7、①“秋天”是背景和“引子”,文中写景、叙事、记人,都与“秋天”有关。②“秋天”是“我”不幸遭遇、暗淡心情的写照,具有象征性。③“秋天”是“我”走出低谷、乐观生活的象征。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前桌的“蟀“哥看过来
- 爱笑的爷爷
- 我看四大美女(四)
- 我的师父们
- 船夫
- 三国时代—误入三国
- 班级
- 我
- 母爱
- 梦雪的旅程序章
- 我这个粗心鬼
- 当奥运会开始进行时,中国人的心充满了激动
- 微波炉的自述
- 牵挂的心
- 搞笑同桌
- 美育的意义及其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
- 试论电子商务课程教学
- 数学概念教学三注重
- 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学习兴趣培养
- 地理课堂教学中学生记忆能力的培养
-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创新精神
- 怎样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 浅谈思想教育与语文教学的辩证统一
- 作文创新思维的培养
- 谈新课标下的语文“问题式”教学设计
- 漫谈中考语文话题作文的写作指导
- 育人还须先育心——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心理教育
- 体育教学三要素讲解、示范、练习
- 法学本科教育的性质定位再探
- 也谈中学语文素质教育的回归
- 15月亮上的足迹
- 15、三峡
- 23、七颗钻石
- 《珍珠鸟》教学设计
- 11大自然的语言
- 诗词五首(次北固山下等)
- 16社戏
- 《敬畏生命》《热爱生命》教案
- 23登上地球之巅
- 30诗词五首
-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 26愚公移山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说案
- 3、冰心诗四首教案
- 27短文两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