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设计> 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0-10-22

我的母亲

课题 我的母亲 课型 预习课自学

课时 三课时(1) 授课

素质教育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理解、积累“责罚、仁慈、文绉绉”等词语;

2.了解胡适的成长经历;

过程与方法目标 3.理解文意,概括文中的母亲形象,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深厚感情;

情感与价值目标 4.联系生活体验,体会母亲的关爱。

重点 目标1、3 难点 目标3

教学准备 查找作者及写作背景的资料。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活动形式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母亲的笑容,是世界上最和煦的春风;母亲的皱纹,是艰辛岁月里风霜雪雨的刻痕;母亲的汗水和眼泪,是世界上最名贵的珍珠;而母亲的画像,是勇敢和坚韧的象征。母爱是最温馨的。古往今来,有无数文人墨客抒写了他们所感受到的温情似水的母爱。今天我们认识一位学者的母亲,看看这位母亲给孩子的是什么?让你感动的是什么?

二、学习目标指导

在这一篇课文学习中,我们又将学到些什么呢?请同学们看看的学习目标,又看哪些是个人能完成的,哪些是小组能完成的,哪些又是我们大家才能完成的?

知识目标:1.理解、积累“责罚、管束、广漠、宽恕、质问、轻薄、仁慈、文绉绉”等词语。

2.了解胡适的成长经历,理性思考母爱及其深远影响。

能力目标:1.理解文意,概括文中的母亲形象,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深厚感情。

2.品味含义丰富的语句,把握自转的语体特点。

3.感悟胡适及其作品所包含的人文内涵,丰富文化素养。

德育目标:联系生活体验,体会母亲的关爱,培养孝敬母亲的感情。

今天这节课,我们又干些什么呢?

明确今天的学习内容(见上目标)

三、学生预习、自学

1.速读课文。

2.小组内分工合作,完成出示的字词注音和解释

糜(méi)嬉(xī)绰(chuò)廿(niàn)

文绉绉(zhòu):形容人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

佃(diàn)户:佃,租种土地。

轻薄:言语举止带有轻佻和玩弄意味。仁慈:慈爱慈祥。

质问:依据事实文明是非;责问。

教师引导,板书课题。

板书目标。

让学生有目标而读,朝着目标读。

可由学生来回答。

给15分钟时间看课文。

给10分钟时间

抽生回答,集体订正,要求学生作好笔记。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活动形式

管束:加以约束,是不越轨。广漠:广大空旷。

宽恕:宽容饶恕。责罚:处罚。

气量:指才识和品德的高低;指能容纳不同意见的度量。

面红耳赤:形容因急躁、害羞等脸上发红的样子。

侮辱:使对方人格或名誉受到损害、蒙受耻辱。

3.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其人及写作背景。

胡适(1891~1962),原名胡洪,字适之。笔名有天风、藏晖、铁儿等。安徽绩溪人。幼年在私塾学习,14岁到上海求学,1910年赴美留学,1917年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同年7月回国。曾任北京大学教授、校长,国民党政府驻美国大使等职务。其代表作有《文学改良刍议》、诗集《尝试集》、《胡适文存》等。

胡适的母亲冯顺弟是旧社会传统的“母亲形象”。她23岁守寡,一直守了23年,受尽了人生的痛苦和折磨。而最大的痛苦莫过于许多亲人相继死去。为了她唯一的儿子胡适,她含辛茹苦,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她忍受一切,挣扎着熬过了23年。她宁可自己遭受困窘,也要供胡适读书,她处处为儿子设想,是一位注重智力投资的开明的母亲。1918年11月,她历尽寡居的艰辛,离开了人世。

4.学生自由朗读,批注文中刻画母亲形象的语句。思考:

(1)文中写了母亲那几件事?

(2)在文中勾画出体现母亲品质的语句,试用“母亲是一个

的人”的形式组织语言,精当评价母亲的形象。

明确:第一件:学习上的督促,叫我早起,“催”去上学;第二件:聆听教诲,我说了不该说的话,她重重责罚我。第三件:如何在除夕之夜打发败家子大哥的债主。第四件:如何与“我”的大嫂、二嫂相处和如何对待她们妯娌之间的矛盾。第五件:写母亲受了人格上的侮辱非常生气,直到叫那个说了不负责任的话的五叔当面认错赔罪才罢休。

(2)提示母亲品性的语句有:“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产慈母兼严父。”“我母亲从不骂他一句。并且因为是新年,她脸上从不露出一点怒色。”……

如果学生能查到,让学生念读。

这一部分由教师亲自朗读,读出感情,从而感化学生。

学生精彩回答,教师点拨。

视时间,可本节课完成,也可留作课余完成,下一节课检查。

估计需要下课时完成。

布置作业 相应的资料练习

板书设计 第一件:学习上的督促,叫我早起,“催”去上学;

第二件:聆听教诲,我说了不该说的话,她重重责罚我。

第三件:如何在除夕之夜打发败家子大哥的债主。

第四件:如何与“我”的大嫂、二嫂相处和如何对待她们妯娌之间的矛盾。

第五件:写母亲受了人格上的侮辱非常生气,直到叫那个说了不负责任的话的五叔当面认错赔罪才罢休。

教学后记

课题 我的母亲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三课时(2) 授课

素质教育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检查、掌握上节课预习的词语;

过程与方法目标 2.理解文意,概括、提炼文中的母亲形象;

3.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深厚感情,体会课文的人文内涵;

情感与价值目标 4.体会母亲的关爱,培养孝敬母亲的感情。

重点 目标2、3 难点 目标3

教学准备 试从课文描写中分析母亲形象。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活动形式

一、预习检测

1.注音解释:

糜()嬉()文绉绉()佃()户

轻薄:质问:

面红耳赤:侮辱:

2.文意填空:

根据你的理解,完成“母亲是一个的人”。

二、讲授新课

1.回顾:

(1)文中写了母亲那几件事?

(2)画出文中揭示母亲品质的语句,用“母亲是一个的人”的形式组织语言,精当评价母亲的形象。

明确:

(1)见第一课时教案。

(2)“我母亲的气量大,性子好,又因为做了后母后婆,她更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我母亲待人最仁慈,最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但她有时候也很有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

母亲是一个对我管教深细而严格的人。

母亲是一个容忍善良、仁慈温和又很有刚气的人。

2.再读课文,思考:

是中年胡适对自己人生历程的一段回顾,除了主体部分写母亲外,课文的其余部分还提及到了什么?

明确:课文前三个语段写作者的性格特点和童年生活。课文开头交代了由于自己身体弱和母亲的管教成了文绉绉的性格。第2段写自己爱学习的性格和儿时最活泼的游戏。突出表现了对儿童游戏的追念和缺少儿童游戏生活的惋惜。第3段叹惋自己两次失去了“发展的机会”。最后一段,写母亲对自己深远的影响。

3.学生精读课文,深透理解文意。合作探究下列问题:

(1)课文前三语段,只有一句提及母亲,而其他内容似与作

学生课堂练习,写在作业本上。

承前,订正作业。

可叫学生上讲台述说。

学生采用跳读方式,勾连课文的思路。然后小组讨论,教师点拨。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活动形式

为课文内容鲜明精炼概括的文题无关,作者这样安排行文结构的用意是什么?

(2)作者主要写母亲是他的恩师,为什么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之外,还更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

(3)人们常说: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回顾人生历程时,胡适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感念之情,但在文中却极少运用直接抒情的语句,那么作者的情感是如何体现的?

明确:

(1)这些段落写作者的性格特点和童年生活,一方面写出自己童年的爱好、快乐,另一方面也写出儿童好玩的天性;既写出童年的单调和失落,也写出环境与教育对人性格形成所起的作用。总的来说,作者童年生活,除了看书之外,是贫乏的,是有缺憾的,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母亲给我的一点做人的训练和教诲,这不仅珍贵,让我永铭于心,而且与文末相呼应。另一个原因是,这篇文章选自《四十自述》,写母亲的同时也是写自己人生成长道路上的一段经历,或者说,是把母亲作为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位恩师来写的,所以开头写了较多自己童年的经历。

(2)在文中,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之外,还用较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这看似游离“母亲是我的恩师”的主旨,其实不然。我们常说母亲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师,这主要不是体现在母亲如何训导上,而是更多地体现在母亲平时怎样待人接物对自己的影响上。因此,写母亲如何与家人相处的情形,同样也是在写母亲是我的恩师,写她以身示范对我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也就是不仅写了母亲对我的言教,更写了母亲对我的身教。

(3)学生言之成理即可。

四、课堂小结:

通过一些事例表现了母亲哪些品格呢?

表现母亲以下品性:

1.慈母严父,对我谆谆教诲;

2.对我要求严格,却从不拿孩子出气;

3.气量大,性情好,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

4.待人仁慈、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活。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点拨。

这些问题都有难度,教师应逐步引导,并结合学生的实际体验来完成。

由学生归纳完成。

布置作业 相应的资料练习。

板书设计 我的母亲

胡适

“我”的童年经历(铺垫、呼应)

对“我”的管教“严师”“慈母”怀

主当家之难宽容隐忍、仁慈温和念

体不受污辱捍卫名节“很有刚气”敬

影响“我”的宽容、善待、体谅的品性爱

教学后记

课题 我的母亲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三课时(3) 授课

素质教育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加强文意,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2.品味含义丰富的语句,把握自转的语体特点;

3.体会作者的写作手法;

情感与价值目标 4.体会母亲的关爱,培养孝敬母亲的感情。

重点 目标2 难点 目标3

教学准备 思考课后习题。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活动形式

一、习题引入:

读“我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度过了少年时代,……

……——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练习:

1.找出本段的中心句。

2.“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表现了作者的什么态度?“混”字与文段中哪句话暗中照应?

3.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4.“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试分析三个“如果”的表达效果。

明确:

1.第一句。

2.谦逊“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

3.排比

4.事实上,作者的这些美德是有口碑的,但前面加上了“如果”这一表示假设的词语,意在表明只是一种假设,而不是自己已经具备了这些美德,表现了作者不溢美、不自夸的品格,同时也非常符合自传的语体特点。

二、讲授新课

1.上面第4题中谈到了自传的语体特点,哪么,同学们认为自传的语体特点到底是什么特点呢?文中还有这样的句子吗?

明确:语言质朴自然,平实中含有真挚的感情。课文语言非常朴实,毫无夸饰之辞,直白、坦诚,仿佛是与知心朋友话往事、拉家常,听凭心泉自然流淌。文章极少有直接抒情的句子,质朴、真切的叙述语言和自然流畅的结构与作者真挚、发自内心的感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有些语句就饱含感情,如“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就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我母亲二十三岁做了寡妇,又是当家的后母。这种生活的痛苦,我的笨笔写不出一万分之一二”等。

学生课堂练习,作业本上,当堂订正。

先让学生讨论归纳,提示学生不能狭隘理解,要就整篇文章的语言特点来归纳。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活动形式

2.名句难句理解:

☆“但这九年的生活,除了读书看书之外,究竟给了我一点做人的训练。在这一点上,我的恩师就是我的慈母。”的解析。

这两句话在课文中既起过渡的作用,又起点明题目的作用。“究竟”在这里是“到底,毕竟”的意思,在这里强调了母亲对作者在品行方面的教育让作者感到弥足珍贵,作者将这一点铭记在心。母亲既是“恩师”又是“慈母”,“恩”与“慈”两字饱含着作者对母亲的感激与热爱之情。

☆“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严父。”的解析。

胡适三岁丧父,只与母亲相依为命,但母亲并没有对他娇惯,而担任起了“严父”的职责,对儿子管束近乎苛刻。如她在严厉管束作者的同时也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她管束孩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她是希望孩子能像他父亲一样有出息。

☆“我在这九年之中,只学得了读书写字两件事。在文字和思想的方面,不能不算是打了一点底子。”的理解。

用“不能不”双重否定,表达了作者对“打了点底子”的肯定,但“不能不”这一能愿动词的双重否定表达一种主观上的肯定,因而有主观认为之意,这样既表明了态度,又不显得断然和绝对。

3.写作技法探幽:

运用怎样一些写作技法呢?

(1)以童年的视角作为写作的角度。全文自然地洋溢着作者对母亲的敬佩、理解与热爱之情。

(2)巧设对比,形象鲜明。文中的对比是非常鲜明的,母亲对“我”的要求极其严格,而待人又极宽容;对大哥、大嫂、二嫂极为和善、忍让,而涉及自己的人格时,又非常认真、毫不马虎。

三、课堂小结:

课文记叙了我小时侯九年里的生活,回忆了母亲对我的教育和母亲与家人的和睦相处,字里行间全是对母亲的感激之情。文章通过具体的事例,展示了母亲对我的爱和母亲善良、宽容、有刚气的性格特征。文章语言朴实,自然而又蕴涵着真挚的感情,这一点我们在写作中应该好好借鉴,我们也应通过具体的事例来塑造人物形象和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用我们的真感情,用笔表达对父母、朋友的爱和感激。

固然是难句,但要让学生先尝试理解方能记忆。所以,最好先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理解,而不是资料书和教师的理解。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秋色花园
蝈蝈儿讲的故事
从《乌塔》想到的1
成长中的一件事
从《乌塔》想到的
花花的故事
从《乌塔》想到的10
暑假郊外秋游
观察日记——小金鱼
从《乌塔》想到的7
公园的一角
我的发现
秋天的流花湖公园
我家的猫
从《乌塔》想到的8
嘉兴市农信系统加强内部审计人员后续教育
医疗负压在口腔医学上的应用
计算机网络技术分析
解决家庭教育短视问题的途径及探讨
丈夫死于车祸,妻子告赢交警队
股权出质在公司经营过程中的运用
关于发展和谐旅游的路径选择(1)论文
缝合眼睑裂伤的临床疗效与护理
脉冲末修迫弹弹道特性教育统计安装包分析与控制方案设计
从个人理性到集体理性——对管理核心问题的分析
浅述农村小学校本教研应注意的问题
试论建筑工程合同管理的重要性
案件追踪
中医耳穴压丸法的护理
解析溶液浓度的有关计算
《小壁虎借尾巴》相关资料
《小壁虎借尾巴》随堂练习:提高篇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重点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一)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二)
《小壁虎借尾巴》重点问题探究
《小壁虎借尾巴》写作指导:新“小壁虎借尾巴”
《小壁虎借尾巴》重点字词梳理
《小壁虎借尾巴》重点字词的意思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目标
《小壁虎借尾巴》范文习作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难点
《小壁虎借尾巴》整体阅读感知
《小壁虎借尾巴》随堂练习:巩固篇
《小壁虎借尾巴》考点练兵(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