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0-11-26
苏教版八年级(上)第一单元教案合集
一七律长征
毛泽东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中高度的艺术概括性和夸张手法的巧用。
2、体会红军在长征途中所表现出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关键字词的含义及其饱含的深情。
2、难点:高度的艺术概括性和极度夸张的手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 疏通字词
二. .明确本单元各篇课文的文体,介绍本课文体常识
(一)
1. 《七律长征》——七言律诗
2. 《两首》——歌词
3. 《老山界》——回忆录(回忆性叙事散文)
4. 《草》——短篇小说
5. 《节选》——电视文学剧本(节选)
(二)
律诗分五言和七言两种,限定一首八句,超过八句的叫排律或长律。
律诗八句,两句一联。分别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律诗格律较严,偶句要压韵,颔、颈两联要对仗/对偶(即两句中的词组结构和词性要相同,相互成对),字的平仄(平[阴平、阳平]、上、去、入[仄])也有规定。
三. 背景介绍
1. 关于长征,你知道哪些?(让学生交流已有的资料)
2. 观看长征影片,了解历史:1934年10月,由于王明错误路线,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了,我军不得不离开中央苏区根据地,开始长征,北上抗日。党中央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经过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甘肃、陕西等十一个省,跋涉千山万水,击溃敌人的多次围追堵截,四渡赤水、冲破乌江天险、抢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巧渡金沙江、翻越千里大雪山、穿越茫茫草地,连续行军二万五千里,终于在1935年10月胜利到达陕北根据地。
3. 解说:这首诗写于1935年10月,当时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长征即将结束。回顾长征一年来红军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他满怀喜悦的战斗豪情,以极其轻松的笔调写下了这首气壮山河的伟大诗篇。亲自率领红军长征的毛泽东主席,刚到陕北的第二天,就在全军排以上的干部大会上,满怀激情地朗诵了这首诗。“长征”是本诗的题目。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校园的早晨
- 我爱家乡的绿化带
- 姥姥家的菜园
- 春
- 热闹的夏夜
- 公园春景
- 夜游延中绿地
- 家乡的秋天
- 窗外
- 无题
- 盛夏的雷雨
- 天真热啊
- 赏雪
- 夏天也迷人
- 春天的美
- 对石油企业行政工作的创新研讨
- 《西方审计》教学方法改革初探
- 浅谈国家审计职业道德的构建
- 物流管理趋向不足与提升对策
- 浅谈企业经济案件查办中如何选取审计取证时机
- 电力营销管理方式革新
- 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职责和作用
- 分析物流管理人才培育途径
- 分析经管类专业 《物流管理》课程教学改革
- 浅议青海省经济责任审计的发展
- 企业员工职业生涯早期阶段的管理研究
- 高校后勤饮食物流管理体系的研究
- 对物联网与当代物流关联简析
- 工程项目招投标审计方法与研究
- 浅论审计职业道德
- 《识画家乡(A、B案)》教学案例(二)
-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案设计1
- 《识画家乡(教案)》教学2
-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教案3
- 《识画家乡(A、B案)》教学3
- 《快乐的节日》教学1
- 《识画家乡》教学教案1
- 《王二小》教学2
- 《王二小》教学案例(二)
-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教案2
-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4
- 《王二小》教学1
- 称象(教案)二
- 称象(教案)三
- 《快乐的节日》教学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