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设计> 《寂静的山岭震撼苍穹》导学案

《寂静的山岭震撼苍穹》导学案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0-12-11

《寂静的山岭震撼苍穹》导学案

《寂静的山岭震撼苍穹》导学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历史事实和历史意义; 2.理解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所遭受的生死两难的艰难困苦; 3.学习文章叙述、描写、说明和议论相结合的写作手法; 4.学习解放军信念坚定、不怕牺牲、克服困难、争取胜利的精神。 

 设计思路: 这是北师大版七下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一篇讲读课文,也是改编之后新更换的一篇课文。单元标题是“逆流勇进”,从内容上来说都是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精神。这篇文章是《冷的冬·热的雪:刘邓大军在1947年的那个寒冬》一书的序,概述了刘邓大军1947年千里跃进大别山,创建革命根据地这一历史事件。

教学重点放在学习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相结合的写法上,通过设计复述问题来帮助学生熟悉文章内容和学习叙述,通过赏析感人至深的句子来学习描写,通过对历史事件的评论来学习议论的表达方式。感悟作者对红军的深情。 

 预习提示 

 1、 作者简介: 朱苏进,1953年生,当代作家。20世纪90年代,他以一系列军旅小说成名文坛,作品有《射天狼》、《接近于无限透明》、《醉太平》等,用充满激情的笔调,刻画了新一代军旅人物的光荣与梦想、无奈与痛楚、军人生命本色的光辉及为之付出的巨大代价等,极富艺术的个性,90年代,朱苏进初涉影视创作,第一部创作的剧本就是谢晋导演的电影《鸦片战争》。2013年12月2日,“2013第八届中国作家富豪榜”全新品牌子榜单——“编剧 作家富豪榜”发布,朱苏进以1400万的编剧稿酬收入荣登“编剧作家富豪榜”第10位,引发广泛关注。 

2、写作背景 :选自《冷的冬,热的雪:刘邓大军在1947年的那个寒冬》一书的序言。朱苏进在序言中说:“共和国今天的辉煌,相当部分出自那个冬天刘邓大军承受的苦难。但他们又不仅是苦难,也是今人的财富”。 3、字词 酩( )酊( ) 苍穹( ) 浩瀚( ) 偃( )旗息鼓 淤( )泥 憧( )憬( ) 喟( )然 深不可测:深的无法测量,比喻对事物的情况捉摸不透。 偃旗息鼓:放倒军旗,停止战鼓。指秘密行军,不暴露目标。现多指 停止战斗或者停止批评攻击。 4、课文内容: 第一部分(1):议论抒情,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艰苦经历感天动 地。 第二部分(2)-(6):具体叙述刘邓大军所经历的苦难。 第三部分(7)-(9):照应开头,升华主旨。含义深刻,引人深思。 第一课时  

一、师生合作,了解背景。 1.由学生介绍自己所了解的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背景; 2.老师总结当时的背景。 挺进大别山是1947年6月,在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军刘邓大军向国民党统治地区大别山实施进攻的战略性行动。 1947年6月,刘邓大军强渡黄河后,国民党军 统帅 蒋介石为堵住其黄河防线的缺口,乘刘邓所部集结在鲁西南休整之机,调集8个整编师共18个旅、14万人的兵力,分别由菏泽、定陶、嘉祥、袁口等地,分进合击,企 图围而歼之。晋冀鲁豫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政治委员邓小平,根据中国共产党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的既定方针和当面敌情,以及国民党军企图利用连日大雨,黄河水位陡涨,破堤放水淹没解放军等情况,当机立断,决心不要后方,直出大别山。这时,蒋介石错误地认为刘伯承、邓小平所部是“北渡不成而南窜”,即分兵包围,企图围歼刘邓大军于黄泛区。宽20多公里的黄泛区,遍地淤泥,积水没膝,深处及脐,荒无人烟,行军、食宿均十分困难。至27日,刘邓大军已全部渡过淮河,分别占领固始、潢川等县城,完成了挺进大别山的任务,像一把利刃插进国民党军的 战略纵深。此战共歼敌8500人,其中俘敌4400人,毙伤4100人。但是刘邓大军也受到了很严重的损失,军队伤亡过半,并且失掉了所有的重武器。 

重要意义 :此战,是解放战争的 一个伟大转折,在这一历史转折关头,中共中央军委以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组成战略突击队,在各解放区军民的策应和后面两路大军的配合下,采取无后方的千里跃进的进攻样式,直捣国民党军统治的大别山区,创建了大块革命根据地,威胁其首都南京和武汉两大重镇,为转入全国性的战略进攻奠定了基础。这一创造性的战略决策、独特的战略进攻样式和丰富的作战经验 ,给毛泽东军事思想增添了新的内容。所以刘邓跃进大别山是一个伏笔,是一次历史转折时刻的壮举,成败不可单拘囿在刘邓在大别山的战斗损失上,刘邓脱离后方,以弱击强,能够全建制的坚持到全局范围的战略反攻,这便是伟大的胜利。也揭开了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 

 二、初读课文,熟悉内容。 请同学们读两遍课文(自读、师生合作朗读),参考《天助刘邓》一文,完成下面任务。 1.为课文的段落标上序号; 2.请你说一说刘邓大军在挺进大别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他们是如何解决的?(请分点开列) [学生先独立思考,在练习本上列出来,小组交流,全班交流,教师总结。] 第二课时 

 三、精读文章,感悟中心。 请同学们再读文章,画出最震撼你心灵的语句,试说一说为什么这些语句会震撼你的心灵? [学生读课文,先 在课本上作批注,一条龙分享。老师总结:这些描写,形象地再现了当时的艰苦情景,准确地表现 了红军战士不畏艰难、不怕牺牲、顾全大局、信念坚定的精神。] 

 四、研读文段,探究写法。 请同学们认真反复读下面这几段文字,说一说这些段落用了怎样的表达方式。

 文段一:他们面对陌生甚至惊惶逃避的百姓,听着愕然不懂的方言,他们不得不在细窄的田间小径上跌跌撞撞,单薄的军装每天都腐烂如缕,赤裸的双足早就皮开肉绽,嗡然不绝的毒虫不分昼夜地裹胁于他们头顶,莫名的伤病天天侵噬着这支昔日战无不胜的部队……与此同时,无粮无药,杀机四至,数十万国民党军围追堵截。  

文段二: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时有12.4万将士,7个月之后,出大别山时只剩下5.86万人,损失一半以上。  

文段三:我们此刻享受的美好阳光,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于当年大别山区的寒风苦雨。共和国今天的辉煌,相当部分出自那个冬天刘邓大军承受的苦难。但它们又不仅是苦难,也是今人的财富。  

文段四:60年后,有幸存老兵一声叹息,“红军是苦出来的,革命是苦出来的……”这喟然一叹浓聚万千感慨,真是重于泰山哪!须知,九死一生的革命者通常不屑于言苦,当他们苦涩一叹时,足证明他们当时真苦到了欲求战死而不能、苦到了生不如死、生死两难之境。

 [文段一侧重描写(排比),文段二说明,文段三为议论,文段四是记叙、描写、议论结合。] 

 五、畅谈感受,课堂小结。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天外来客
我的小狗娇娇
捉螃蟹
我喜欢——小狗甜甜
我的小花狗
懒惰的泡泡
我喜爱的小鸽子
蚂蚁
可爱的小猫咪
可爱的小金鱼
有趣的鹦鹉
我爱我的小猫咪
虎妞
姑姑家的小黑和小白
在xx医院加盟xx医疗集团签约仪式上的贺辞
国有医院成本核算管理与控制初探
市国税局计算机信息中心各工作岗位职责
雷锋精神,新时期学生思想素质中亮丽的火花
第八册语文教学计划
六年级教学计划
文化潮涌接天来——XX市建设文化强市掠影
学习新党章  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落实“两个纲要”、进一步完善我县妇幼保健工作
怀念亲人周国知
以人为本打造“一强三优”供电企业
双节期间事故急救预案
县委常委会班子及成员征求意见建议情况说明
浅析执政权威与司法权威及行风评议等关系
国税业务副局长工作情况剖析
浅谈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现状及方向
提高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对策
不动产持有税实施的前提与可行性研究
广东:庄园经济的创新意义(1)
国外资源型城市成功转型的案例分析与比较(1)
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流通问题研究
试论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探讨
新形势下西藏农牧业发展路子及趋势研究
试论保险业如何支持低碳经济发展
关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策略探究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伊春经济由“单优势”向“双优势”转变
关于河北省精品旅游线路建设的研究
住宅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
我国有色企业境外投资现状及战略方向初探
在生态建设的前提下科学发展林业产业化经济
《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
《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
《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
《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
《在山的那边》基础知识训练
《在山的那边》课时训练
《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
《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
《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
《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
《在山的那边》课堂练习
《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
《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
《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
《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