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0-03
《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①认识“矛、盾”等6个生字。会写“矛、盾”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集合、招架”等16个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课文中你认为用得好的词语。
③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发明家勤于思考、关于实践的品质,懂得“谁善于把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句话的含义。
【学习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故事引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听过自相矛盾的故事吗?
老师简单讲故事,介绍矛和盾的由来与历史。
①出示矛和盾的图片:你知道哪个是“矛”?哪个是“盾”吗?
②矛和盾是两种相对峙的开口,如果把它们集合在一起,结果会怎么样呢?那还是不是我们的故事里头的人物那样自相矛盾了呢?出示课题,齐读:矛和盾的集合。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轻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师:自由地读一读,听清老师的要求。
出示生字,开火车请学生读。
师:我相信同学们很快就会掌握生字的读音,而且能读得很标准,你自己一个人试试能不能行?
那么你帮生字宝宝戴上音节帽。戴错了可要哭了。
学生注音。
师:除了生字,你敢不敢挑战一下课文中挺难的字呢?谁愿意来领读?
指读课文,读后评议纠正错误。
师:会读生字,那能把课文读通读顺就更好了。我们来轮流读课文,听好了,也许老师很快会叫到你的名字。所以你不可以分心。/
④自己把课文再默读一遍,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三、质疑提问,初步释疑
①学生再默读课文,边读边提出不懂的问题。
②同座交流交流。
③全班初步交流所提的问题。
对于一些非重点问题,相机解决。
④提炼重点问题,明确学习目标。
以下两个问题可作参考:
a.发明家是怎样把矛和盾的优点集合在一起发明坦克的?
b.“是的,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句话给你什么启发?
这两个问题作为下节课学生讨论的话题。
四、指导写字
①出示要求会写的14个字。
②重点指导7年左右结构的字。
持般攻炮坦战神
a.引导学生观察这7个左右结构的字各部分所占的大小有什么不同。
b.多媒体演示这7个字的布局。
③学生写字,教师巡视,及时评议。
五、实践活动
搜集能说明课文最后一句话含义的事例,准备交流。
第二课时
一、复习问题,揭示目标
上节课我们提出了哪两个问题?教师出示问题:
①发明家是怎样把矛和盾的优点集合在一起发明坦克的?
②“是的,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句话给你什么启发?
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这两个问题。
二、学生讨论,交流感悟
①学生自己先带着以上两个问题自主阅读课文,可以适当作点批注。
②小组内交流。
要求每一个同学都发言,并且推荐一名同学代表小组发言。请这个同学做好记录,整理其他同学的意见。
③全班交流。
每一组派一名代表发言,其他组员可以补充。
学生在交流过程中,教师应相机请学生朗读有关内容。
④感情朗读全文,读后让学生继续质疑、释疑。
三、联系实际,加深理解
①师出示课文的结尾。
②齐读这段话。
③你还能用别的例子来说明这句话吗?
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事例或课前搜集到的事例,加深对这句话的理解。
四、写字抄词
①练习其他7个生字。
②抄写词语表中的词语。
五、实践活动
①摘抄你认为课文中用得好的词语。
②搜集一些发明家的故事,开一个故事会。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牙齿的故事
- 水龙头笑了
- 神奇的铁环
- 四只小熊的故事
- 小蚂蚁过河
- 三只小猪
- 母爱
- 熊猫哥哥和熊猫弟弟
- 茶壶的故事
- 小猴淘淘吃冰淇淋
- 动物开奥运会
- 小猫学跳水
- 维尼小熊的故事
- 娃娃大战
- 三头公牛
- 赋予农民土地财产权:一种法社会学的解释
- 村民自治的绩效评估
- 封建社会的农村生产关系
-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须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 土地资源与权力网络 ——民国时期的华北村庄
- 村(居)委员会选民资格认定之剖析与探讨
- 解决“三农”问题的三大战略抉择
- 加强农村党的工作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 农村留守儿童:生活与心理的双重冲突
- 中国三农学界的研究方向
- 贫困农户认为承包土地就是自家的
- 中国农地产权制度改革实践中的几个理论问题
- 农地的财产权利
-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策研究
- “三农”问题的根在哪?
- 放飞风筝 放牧心情
- 《秋天的雨》学法指导
- 二月东风放纸鸢
- 《风筝》好词好句
- 秋雨
- 《风筝》教学反思
- 《风筝》教学杂谈
- 放风筝
- 描绘秋天的好词句
- 秋天的景色
- 《秋天的雨》教学展示 参考图片
- 欠黥
- 《风筝》教学反思
- 秋天的童话
- 《风筝》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