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10
《月球之谜》教案
1、课前准备。准备教学挂图和其他的与月球相关的图文资料。如果有条件,课前应布置学生围绕月球收集材料,可以是月球的图片,可以是与月亮有关的故事传说,也可以是描写月亮的诗句。还可以引导学生阅读课后“资料袋”中的内容,增加对月亮的了解。
2、识字指导。在本课的认字教学中,要指导学生读准字音。注意“悬”不要读成“xiàn”“xián”,“遐”不要读成“jiǎ”,“努”不要读成“lǔ”,“藻”不要读成“zhǎo”。在写字指导中,“幕”字下边不要写成“土”,还要注意与“慕”区别字形;“临”左边不要写成竖心旁,右下角不要多一竖;“奥”上半部不封口。要指导学生根据字形结构特点,把字写正确,写端正,写匀称。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月球的神秘和魅力是本文教学的重难点。这篇课文内容浅显易懂,可以让学生先默读课文,思考课后第二个习题中提出的问题,然后以讨论交流的方式,使学生知道文中所写的月球是个什么样的世界,它有哪些没有解开的谜。
初知课文大意之后,教学中还要注意运用想象、资料交流、质疑等各种方法,强化学生对月球魅力的感受。第一自然段是写人们对月亮的遐想,其中“那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是个很重要的句子,教学时要充分利用这个句子及相关泡泡,引导学生展开更多的遐想,感受月亮的魅力。可以让学生在有感情朗读的基础上想象夜幕降临,皓月当空的景象,最后交流各自对月亮的感受和遐想。第三自然段至第六自然段是具体列举月球的不解之谜的。每个谜的提出都是先列举实验结果,然后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从而揭示其中的神秘之处。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想,理清这些不解之谜提出的思路。比如,从把细菌撒在月球尘土上,细菌全死了的事实,提出了一个疑问:月球尘土是否有杀菌的本领、从月球岩石和地球岩石年龄的比较,提出了两个星球年龄大小的疑问和对两个星球火山活动的猜测等等。第七自然段只是一个意味深长的省略号。它表示文中的列举并没有穷尽,月球之谜还有很多很多,月球因此显得更神秘了。另外,省略号也使文章结尾具有了开放性,提供了师生交流搜集的月球知识的园地。教学时可以用“月球真是个神秘的星球啊,我们来交流一下搜集的月球资料,看看月球还有哪些未解之谜”之类的提问,自然地把资料交流和引导学生深化对文章的理解结合起来,资料交流的时候要注意引导学生试着根据所交流的材料提出问题,以充分了解月球的情况,进一步感受月球的神秘,激发起探索月球和宇宙的兴趣。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摘抄课文中写得好的词句。
4、积累一些描写月亮的诗句也有助于感受月亮的魅力。课后提供了一些描写月亮的诗句,教学时可以让学生熟读诗句,想象诗句描写的景象,做到熟读成诵。诗意以总体感悟为主,不要作过多过细的讲解。最后还可以交流各自搜集到的描写月亮的诗句。还要充分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提醒学生在以后的阅读实践中要注意把自己觉得好的诗文摘抄下来。月亮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景象,描写月亮的诗句很多,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李白《月下独酌》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5、要重视朗读指导。本课尽管是知识介绍性的文章,但朗读训练的资源非常丰富,读课文时特别要注意文中感叹语气和疑问语气的处理。同是感叹句,“那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这个句子因紧接皓月当空的优美的景色描写,所以读起来语气可轻柔舒缓些。而“这一连串实验结果是多么令人费解啊!”这个句子由于上承好多件让人迷惑的事实,读的时候语气可以稍微强烈一些。同是疑问语气,第一段中的几个疑问句因为写的是遐想,可以读得稍显轻柔,甚至可以读出自言自语的意味。第三自然段和第六自然段中的疑问句表达的都是对一些现象的不解,读的时候语气可以稍重些。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马路“甜屎”
- 我的新发现(转载)
- 小溪流的歌
- 物体的热胀冷缩
- 未来的房子
- 三兄弟的后悔
- 学溜冰
- 吹纸
- 别忘了你是谁
- 大拇指和它的四个兄弟
- 食品安全系你和我
- 未来之笔
- 我感冒了
- 周处的故事
- 电灯于蜡烛
- 基础灌浆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之我见
- 让与担保的定位―是否是信托
- 过度戒备心理问题学生工作案例探析
-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挑战与对策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式教学问题研究
- PBL教学模式在我国护理教学中应用的现状
- 高职专业课程模块式教学的实践研究
- 浅论建筑屋面节能与防水材料的应用
- 新刑诉法视角下的未成年人刑事司法改革
- 流化床煤燃烧过程中SO2的形成及炉内脱硫机理
- 浅谈有机蔬菜及其生产技术
- 关于加快莘县经济发展的思考
- 美国ESL教师教育培养方案的质量保障机制研究
- 基于岗位能力培养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 大数据时代辅导员信息素养提升的研究
- 《题西林壁》其它杂项
- 《题西林壁》教学实录
- 《题西林壁》教学札记
- 《题西林壁》片断赏析
- 《题西林壁》教学实录
-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 《题西林壁》片断赏析
- 《题西林壁》教学札记
- 《题西林壁》其它杂项
-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 《题西林壁》片断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