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设计>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之三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之三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6-23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之三

教学目标:

1、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景和丰富的物产,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生字,联系上下文,读懂词语,理解文意,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3、学习按四季变化观察景物,抓住特点。

4、感情朗读,选背课文片段(“春”、“夏”、“秋”、“冬”)。

教学重点:

1、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体会用词的准确性;

2、抓住季节特点,进行有序观察;

3、感情朗读与背诵;

教学难点:

1、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2、抓住季节特点。

教学方法:导读法

教学准备:教学录像;投影仪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预习课文,学会自学;

2、初步理解,总体把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看地图,介绍小兴安岭;

2、读题,抓重点词“美丽”。

3、看录像,感受“美丽”。

二、指导预习

1、出示“一读二画三想四讨论”,指导自学。

2、思考:(1)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的?

(2)课文哪些自然段总写?哪些自然段是分写?

3、预习反馈:

(1)分段抽读课文,说说这段主要说什么?

(2)认读识记生字词。重点分析“膝”、“临”等。

(3)问题反馈,质疑问难。

三、学习1、6自然段

1、抽读首段;“你觉得小兴安岭有什么特点?从哪些词句看出?”

(1)“数不清”、“几百里”、“绿色的海洋”(树多、树绿)

(2)导读。(夸张、惊喜)

2、抽读、默读第6自然段:

(1)“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小兴安岭的美丽、富饶?”(“景色诱人”、“大花园”、“巨大宝库”等)

(2)导读。(赞美、热爱)自读,抽读,赛读。

四、课堂作业

1、完成生字词语的书写;

2、熟练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抓住季节特点理解课文,体会准确用词;

2、选背春、夏、秋、冬中的一段。

教学过程:

一、抽读1、6自然段。

说说小兴安岭有什么特点?(美丽、富饶)

二、导学第二自然段

1、默读填表:(课后练习2)。

2、标句明意:这句说了什么?

3、品词析句:哪些词用得好?为什么?(抽、汇……)

4、概括特点:春天小兴安岭有什么特点?(长嫩叶、春水涨)

5、体会情感:(喜爱)自读、抽读、赛读;

6、归纳学法:

默读填表——标句明意——品词析句——概括特点——感情朗诵

三、分组学习夏、秋、冬三个自然段

1、分组选学3、4、5自然段,巡回指导;

2、小组汇报:(1)填表情况;(2)读句明意;(3)好词好句;(4)季节特点;(5)感情朗读;(6)质疑问难。

(重点体会“夏天”一段,导读导背。)

四、总体把握,感情朗读

1、分组朗读,1、6自然段齐读;2、3、4自然段分读。

2、作者按四季变化、抓住季节特点来观察的,谁能说说小兴安岭四季的不同特点吗?(略)

3、选背自己喜欢的季节(一段)。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1、感情朗读和背诵课文;

2、生字词句听写。

3、课后练笔;

教学过程:

一、感情朗诵课文

1、朗读提示。(惊喜、热爱)

2、自由练读。

3、朗读接力。

4、背诵展示。

二、听写练习

1、出示生词,抽读、轮读、抢读。

2、学生分析、识记字形;

3、听写词句。

三、课后练笔

1、总结作者的观察方法:抓住季节特点,进行有序观察!

2、以“美丽星月山”或者“草坪‘魔术师’”为题,按春、夏、秋、冬的季节变化,抓住特点写下来。

板书设计: 总 “绿色的海洋”

春:枝叶抽春水涨

美丽的小兴安岭 分 夏:枝叶茂野花开

秋:色彩艳野果熟

冬:雪花舞动物躲

总 “大花园”、“宝库”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的理想
我的妈妈
有趣的打转虫
大烟斗
荷花(一)
动物运动会
有礼貌的小猫咪
小象比赛
暑假乐趣多多多
纸片上的字
感谢(二)
小白兔采蘑菇
呼啦圈比赛
我自己
感谢(三)
素描艺术和人文教育的症结及其相关性
角色设计对动画制作的实用性
论利益协调及其机制建立
小学低年级语文德育的重要作用研究
艺术作品的本质研讨
改革开放:推进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国家战略
关于对创新基层党校培训模式的思考
分析基于4Ps物流企业服务营销之策略
略论关于和谐社会构建的三个基础
法国文学课程多元教学策略研究
谈客家说唱音乐
学生伤害赔偿法律制度研究(三)(1)论文
两种说唱形式对比研究
学生伤害赔偿法律制度研究(四)(1)论文
让每一位学生成功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十一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十
《触摸春天》教学设计二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触摸春天》教学设计三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十四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十二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十三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教学设计二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教学设计四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教学设计三
《触摸春天》教学设计一
《触摸春天》教学设计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教学设计一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词句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