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16
《荷花》第二课时教学设计3
介绍家乡的景物”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口语交际的话题。围绕本单元“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的专题,安排这个话题,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家乡的景物,增强热爱自己家乡的美好感情,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如何上好这堂口语交际课呢?我认为教师要采用以下几个方面的策略:
一、提示观察方法,观察家乡的景物
本组有三篇精读课文,一篇略读课文。四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大自然的美:《燕子》描绘了春天燕子从南方飞来;古诗《咏柳》、《春日》描绘了二月的柳丝和万紫千红的春日;《荷花》描绘了夏日池塘荷花绽放;《珍珠泉》描绘了家乡的珍珠般的泉水。教师应与学生一起阅读这四篇课文,在感受大自然美好的基础上,学习作者观察大自然的方法。例如《燕子》的作者郑振铎观察燕子有以下几种方法:
1、观察得非常的细致。老师可以让学生找一找课文中有关的描述。例如:“乌黑光亮”、“才展开”、“斜着身子”、“横掠湖面”、“尾尖偶尔沾了一下水面,就看到波纹一圈一圈的荡漾开去。”、“几痕细线”让学生体会作者观察燕子是多么细致!
2、观察时抓住特点:作者观察燕子的外形,抓住了“活泼机灵”的特点。观察燕子的飞行抓住燕子“轻快灵活”的特点。
3、按一定的顺序观察:作者观察燕子,先从近处看燕子的外形,再由远处看燕子的飞行姿态。最后从远处看停歇在电线上的燕子。
4、在观察中展开丰富的想象。例如:第二自然段描写的花、草、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第三自然段“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根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燕子成了音符,谱成了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这都是通过在观察中展开想象来完成的。课堂上学习了这些方法,课后教师要鼓励学生把学习到这些观察方法运用到观察家乡的景物中去 。让学生观察家乡的一处景物。
二、分步积累词语,做好交际的储备
古今中外,作家手中的生花妙笔为我们留下很多关于大自然的精彩描写。在本组的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积累描写春天大自然的优美词句,如:
1、写量词:一身羽毛、一对翅膀、几对燕子、一阵清香、一阵微风、几阵细雨、一支赞歌、几痕细线、一池荷花、一朵荷花、两三片花瓣、一大幅活的画、一个大绒团、一条小路、一担水、一眼清泉、一潭泉水、一层青苔、一束束金光、一串串珍珠、一个个大圆盘、一圈一圈的波纹……
2、写花:春暖花开、柳绿花红、百花齐放、桃花盛开、 万紫千红、五颜六色、群芳吐艳、姹紫嫣红、儿童疾走追黄碟,飞入菜花无处寻。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雨瞒人去润花。
3、写柳:柳树发芽、绿柳轻扬、扬柳绿千里,春风暖万家。黄莺鸣翠柳,紫燕剪春风。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这些词语的积累可采用回家做卡片,课前三分钟接龙竞赛的办法, 一天一张,一课一练, 让学生提前做好交际的储备。
三、 设计表现性任务,观察学生的表现
为了上好这节课,我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和学生的学习水平,设计了一个表现性任务让学生完成,然后观察学生在完成任务时的表现,评价学生的进步。
1、老师提出表现性任务:
春节期间,家中来了一些远方的“贵客”,爸爸、妈妈忙着招待“客人”吃和住,给我们的任务是负责带“客人”出去玩。为了让“客人”玩得尽兴,我们得想想家乡的什么最有特点,是植物、是动物,还是风景;是山、是水、还是街道。把与别处不同的景物介绍给“客人”。把自己观察和发现家乡的美和可爱之处介绍给“客人”。
2、和学生一起制定评价标准:(在括号里可填:优、良、中、进步、加油)
项目
内容
自评
家长评 同学评
老师评
介绍 观察细致,能说出景物的特点;按顺序说,说得很清楚;很生动,有感情。
应对 能解答“客人”提出的问题,让“客人”满意。
倾听 能耐心倾听并且提出问题或给予补充。
3、留心观察学生表现:
⑴ 请家长观察学生在家完成任务的表现:运用学习的观察方法,观察家乡景物。用A4纸制作家乡美景简介小报,和家长进行完成任务的模拟表现,学生根据表现自评,家长根据表现进行评价。填写在评价表里。
⑵ 小组介绍,每个人轮流介绍,轮流当‘客人“。介绍的同学,讲自己家乡的美景,互相启发感染,”客人“耐心倾听,可以补充或提出问题,介绍的同学作解答。在此基础上,小组评议,互相评价,谁观察细致,说得有特点;谁能按顺序说,说得清楚;谁讲得生动,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⑶ 全班交流,请各组评出大家认为说得最好的同学,推荐到全班当评委,颁发“口语交际评委胸章”,请各组进步最大的同学到全班交流,颁发“口语交际成功卡”。
⑷ 老师与学生进行总结:从“观察”和“表达”两方面进行总结。观察景物,要做到细致,能按一定的顺序,能发现特点,能展开联想。“表达”要做到清楚、生动,有特点,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4、记录学生的成绩,学生在完成口语交际任务中的表现成果要记录在成长袋里,学生设计制作的小报、展板、以及自己的评价、家长的意见、同学的鼓励,老师的评语都应该保存下来,这样学生的进步就会反映出来。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刀
- 祖国在我心中演讲稿
- 我的妈妈是唐僧
- 我家的"万能"
- 我敬佩的人
- 我们班的班长
- 换种心态,换种人生
- NBA球员的绰号
- 我的“功夫”表弟
- 你的身边有这样一个女孩
- 记忆里的卑微暖心
- 打雪仗
- 好人
- 父子大战
- 我是一朵霸王花
- 体验新课程标准,探究阅读新理念
- 开开心心学语言轻轻松松识汉字
- 语文教改实验报告
- 美术教学中激发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教学策略
- 鼓励创新策略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 浅谈地理教学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 体育教育中美育目标的构建
- 入境悟神学技——现代散文教学管见
- 一字之训莫轻看——文言课文训释摭谈
- 谈谈议论文思维能力的培养(下)
- 如何培养物理尖子生
- “集体作文”教学在初一课堂中的尝试
- 把发展语言和发展思维结合起来
- 充分挖掘地方资源,培养学生语文素养
- 《最后一课》教学设计1
- 《土地的誓言》教案设计1
- 《土地的誓言》《孙权劝学》《竹影》《登上地球之巅》《华南虎》教学简案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3
-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3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参考
- 《最后一课》教学设计(A)
-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案1
- 一线以串珠——《最后一课》教例评析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2
- 《最后一课》7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4
-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案2
- 《最后一课》8
- 《伤仲永》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