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5
《司马光》相关资料
司马光
司马光(1019~1083),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松仁宗宝元元年(1038)进士。宋仁宗末年任天章阁待制兼侍讲知谏院。后因反对王安石变法,于熙宁三年(1070)出知永兴军(今陕西省西安市)。第二年退居洛阳,花费15年时间主编《资治通鉴》。元丰八年(1085)哲宗即位,高太皇太后听政,召他入京主持国事,次年任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全部废除王安石新法,恢复旧制。为相8个月病逝,追封温国公,谥文正。他是北宋著名的史学家,他主编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下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全书共294四卷,另有《目录》、《考异》各30卷。取材于各种正史、野史、传状、文集、谱录等200余种,经过作者加工剪裁而成。该书语言简练晓畅,叙事清晰严谨,有些篇章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如“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等。有《司马文正公集》。
司马光从政近五十年,对北宋的国计民生、典章制度发表过不少独特的见解。诸如虚心纳谏、崇尚务实、注意民心、知人善用等治国主张,长期不懈地编纂《资治通鉴》,使其成为中国古代史学史上一座高耸的丰碑,为历代统治者所借鉴。自古光山山水素有“浮光熠彩”之誉,所以县名也以“光山”命名。又因司马光在光山出生,故其父为其取名为“光”。司马光为其出生地光山县增添了不少的光彩。古往今来,光山人民无不以此为自豪。对于司马光这样一位重要历史人物,光山人自然给予更多的挚爱,自宋代以来,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街道、弄巷、水井、书院随处可见;为他建词立碑、题诗、作记,更是代不乏人。
宋时,光山县署在东北大街(现司马光大道与正大街交叉口的东段)的路北。明代初,县署迁移,遗址被改建为学宫(现为司马光宾馆)。原署内有一口水井,司马光出生满三天时,
用这口井的水洗浴(光山当地风俗,叫“洗三”)。后来这口井被叫做“司马光井”,简称“司马井”,迄今仍完好存在,另外,世人皆知的“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也发生在这里。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开心水上乐园
- 相信明天
- 妈妈,我想对您说......
- 小金鱼
- 我的自述
- 猫和老鼠
- 云
- 真不该这样
- 吹泡泡
- 秋天在哪里
- 一件有趣的事
- 自我介绍
- 奥运在我心中
- 真情
- 给王虹的一封回信
- 浅谈网络财务的功能
- 中小企业融资方式与创新
- e时代医疗卫生财务管理(1)
- 信托受益权的应用研究(1)
- 关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选择财务管理体制的分析(1)
- 行为金融理论指导下的投资策略研究(1)
- 数字校园环境下财务管理信息化规划分析(1)
- 对现行盈利能力评价指标的分析(1)
- 加强企业财务资金管理的探讨(1)
- 国际融资(1)
- 我国风险投资的问题与对策(1)
- 我国管理层收购价格的理论评析(1)
- 风险投资体系的双重代理与财务目标趋同效应(1)(1)
- 我国对外贸易中品牌营销的现状与策略
- 企业集团财务总监制度研究(1)
- 《观潮》第一课时教学设计4
- 《观潮》教学设计4第一课时
- 《观潮》教学设计2第一课时
- 《观潮》教学设计4第二课时
- 《观潮》教学设计8
- 《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6
- 《观潮》第一课时教学设计6
- 《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7
- 《观潮》教学设计2第二课时
- 《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5
- 《观潮》教学设计7
- 《雅鲁藏布大峡谷》教学设计2第一课时
- 《雅鲁藏布大峡谷》教学设计3
- 《观潮》教学设计3
- 《观潮》第一课时教学设计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