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6-24
《掌声》的持久
“好快啊,怎么下课了?”学生的话是对我最大的鼓励,比掌声更持久。
当学生无意识地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我的心里就特别高兴!我从学生各方面的反应来推测和评价自己的课堂,那是最准确的!
当孩子仰着头看着你微笑的时候,说明他正听得出神!当学生舔着舌头做出流口水的样子时,你无疑把学生已经带到了你设计的情景中,学生的脑中有着酸甜可口的葡萄,有着香脆的榛子,有着鲜嫩的鸡腿——这种课堂,似乎让学生进行一次免费的旅行,似乎让孩子大饱口福,每当这个时候,教育就成了一件幸福的事情。
谈如何让自己走入掌声?
思考一:《掌声》讲得是一个孩子得了小儿麻痹症,因此落下残疾。她总是每天默默坐在教室里,每天上课,她总是一个人早早的来,每天放学,她总是一个人最后离开。每次读到这里,我心里就咯噔一下,我在佩服作者的神笔,有时候,文字的魅力就在这里,用简短的三句话,道出了一颗如此忧郁,孤单的寂寞心灵。我该怎么抓住这样的句子,让孩子走入英子的心里?
思考二:
一次讲故事,轮到她时,当她不得不站起来走上去的时候,她的神情是那么痛苦,那么怯弱。一摇一晃中,用心去感受这颗脆弱的心,怎么让孩子接近她呢?这时候同学们给了她掌声,给了她的不仅仅是表面上的热闹和持久,而是一种鼓励,一种尊重。
思考三:在这次的掌声后,英子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不再象以前一样了,她微笑着面对生活时,让我为她高兴,也为有这样爱着的集体而高兴,也在深深思考着,孩子的纯净世界,是的,孩子不会因为穷、差、傻、丑而歧视别人。这样的学生不值得好好去学习吗?是谁让英子有了微笑的勇气,英子是否应该这样微笑着生活?世界是个大家庭,在一个家庭中,谁有勇气战胜困难,谁就能生活的美好,谁把勇气给予别人,谁也是最可爱的人!
如何让掌声走进学生?
根据以上的思考,我准备把这篇课文的线索定为掌声。以次次掌声体会爱的力量,以次次掌声,激起学生爱的心灵,以次次掌声感受同学的鼓励,也让自己在掌声中学会像英子一样微笑着克服困难。
(1)课开始引入掌声:同学们,你们有得到别人的掌声吗?当你得到掌声的那一刻,你心里有什么感觉?
(2)由掌声引入英子:是啊,对于每个人,掌声多么重要,对于一些处于困境中的人,掌声更重要。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一个小女孩英子的故事。
(3)前后对比质疑,英子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变化呢?掌声!
(4)感受热烈而持久的掌声给英子带来的是什么?鼓励,赞美,自信,勇气。
(5)微笑面对生活:人的一生很长很长,英子在她的学习生活中,一定会碰到更大更多的困难,会遇到什么困难?当她——的时候,她会想起那热烈而持久的掌声,当她——的时候,她会想起那热烈而持久的掌声——————
如何让掌声走出学生?
(6)你想把掌声送给别人吗?请做一个细心、关爱他人的小朋友,把你的鼓励带给你身边的每个人,让他在你的关心和爱的激励中幸福地生活。
统计掌声:在本节课中,学生给了我三次掌声,我给学生五次掌声,学生给学生的掌声我已经忘记了,但我绝对相信,这样的掌声不是在滥用!因为我发现学生得到掌声后的小脸上那绽放的微笑无与伦比。这就是幸福!
思考:对于别人的鼓励,并不一定都用掌声,一个大拇指,一个微笑的眼神,一声温柔的问候,一句体贴的话语,一次真诚的拥抱,都是关爱!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七色花
- 我的观察
- 日记
- 一次有趣的课—错位
- 新三毛“流浪”记
- 狼的故事
- 梦
- 第一次游泳
- 秀美的黄河广场
- 小鸟的家
- 秋游
- 课间十分钟
- 做萝卜印章
- 我第一次滑冰
- 秋游白河
- 关于企业岗位培训中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探讨
- 试论运用“任务”培养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探索与实践
- 试论地方高校科技管理创新的三点认识
- 试论成人学习动力分析及对策思考
- 关于大连供电公司“务实培训”工作探讨
- 简析具有行业特色的教育培训和人才评价之路
- 试论“教学工厂”模式下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创新研究
- 关于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探索与实践
- 试析“以赛促学”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 关于提高技工学校课堂教学质量对策研究
- 关于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危机预警预防工作综述
- 职业导师制:论电力企业新员工培训的有效模式
- 试析在“红船精神”的指导下深化高职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 关于提高电力企业培训质效探微
- 试论五年制高职创业教育途径方法研究及应用概况
- 读出感情,品出意蕴──《故都的秋》美读教学有感
- 《故都的秋》课堂实录
- 《故都的秋》课堂实录
- 我教《故都的秋》的导入
- 在时间的深度里穿行──我教《故都的秋》
- 我思故我在──反思《故都的秋》
- 《故都的秋》教法新探
- 为有源头活水来──我教《故都的秋》
- 《故都的秋》教学反思
- 因势利导,把“错误”变成课堂教学资源──《故都的秋》教学案例分析
- 心灵品读,情感灌注──《故都的秋》教学案例及思考
- 《故都的秋》教学反思
- 《故都的秋》课文导入
- 《故都的秋》教学尝试
- 诗意故都──《故都的秋》课堂艺术新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