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2
翻新时间:2023-07-10
《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2
教学要求:
1、使学生从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获得启示,培养他们多动脑、勤思考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
2、体会课文哪些内容写得真实、具体。
3、学会本课生字和新词,练习用“仍然”“虽然”造句。
4、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体会柯里亚最后讲的话。使学生了解课文内容哪些写得真实、具体。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二、预习课文。
1、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的音。
2、思考:课文主要写了哪些人,他们做了哪些事?
三、检查预习。
1、认读生字。
2、指名回答预习中的问题。
四、结合课后第2题,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
第一段(1—3)写柯里亚埋木匣。
第二段(4—12)写柯里亚挖木匣。
第三段(13)写柯里亚从这件事中受到的启发。
五、讲读第一段。
1、指名朗读。
2、读后评议。
3、默读第一段,思考:
(1)柯里亚埋木匣是在什么时候?那时他几岁?
(2)柯里亚是怎样将木匣埋起来的?
(3)柯里亚为什么把东西埋起来?妈妈埋的东西同柯里亚的有什么不同?
4、讨论思考题,检查默读情况。
(1)讨论第1题,简介时代背景。
(2)讨论第2题,重点理解“刚学”“只会”两个词语。
(3)讨论第三题,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东西多不能都带走;受到妈妈埋东西的启示。
六、讲读第二段。
1、指名朗读。
2、提出默读思考题。
(1)他们什么时候挖埋藏的东西?从埋到挖经过了多长时间?
(2)妈妈是怎样挖箱子的?结果怎样?
(3)柯里亚开始是怎样挖的?结果怎样?后来为什么又挖着了?
3、讨论思考题。
4、指导朗读第二段。
七、讲读第三段。
1、指名朗读。
2、提问:怎样理解柯里亚最后说的这段话?(年龄小,步子小;年龄大,步子也大。)
3、学生自己结合生活实际谈认识。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假如我是老师
- 我的笔袋
- 难忘
- 妇女节
- 含羞草
- 我家乡的石拱桥
- 其实我不想长大
- 你的微笑
- 我最喜欢的一篇课文
- 菊花
- 日记
- 白兔
- 《钓鱼的启示》
- 看爸爸烧菜
- 我真的很累。。。。
- 提高农民的谈判能力是化解农村矛盾的关键
- 中国现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非均衡性分析
- 江村发展及其背景(1957年6月—1965年)(二)
- 中国农村家庭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经济学分析
- 把握大好机遇推进村务公开
- 村庄边界的多元化
-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滞后的原因及对策
- 对农村民主法治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 实施村务公开促进民主自治
- 成本分摊制度创新是新一轮农业制度变迁的突破口
- 取消农业税后的农户投资问题研究
- 对当前中国农村政策的几点意见
- 论村干部的角色转换、管理与监督
- 论消极行政——兼论减轻农民负担的治本之策
- 建立农村土地市场是农村发展的根本出路
- 水的污染
- 《清澈的湖水》词义辨析
- 《清澈的湖水》词语解释
- 《清澈的湖水》好词好句好段
- 《清澈的湖水》释句导读
- 《“红领巾”真好》课堂实录
-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 生命的源泉──水
- 珍贵的纪念
- 《“红领巾”真好》课堂实录
- 《清澈的湖水》词语理解、搭配与例句
- 《清澈的湖水》近义词反义词
- 一棵小树
- 避免旅游污染
- 特别的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