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2
《找骆驼》教学设计之二
一、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写的是一位老人指点商人找骆驼的事。说明遇到问题只有仔细观察,认真思考作出正确判断,才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课文开头先写一个商人因为找不着走失的骆驼而着急,就向一位老人打听骆驼的下落。
接着写老人一一说出了丢失骆驼的特点,商人以为是老人把骆驼藏起来了,然后老人说出自己是怎么知道这只骆驼的特点的。
最后写商人在老人的指点下找到了骆驼。
全文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条理十分清楚。其中三、四节是文章的重点。三段中老人说的话共有6句。2—5句写出老人观察、思维、判断的过程。2句写老人根据骆驼的脚印,知道骆驼左脚有点跛;3—4句写老人根据路的左边有蜜,右边有米,知道骆驼驮的一定是蜜和米;5句写老人根据骆驼啃过的树叶,知道骆驼缺了一颗牙齿。
老人通过仔细观察,从一些不为人们注意的现象中,经过动脑筋思考,对这些现象作认真的分析,判断出那只骆驼的三个特点,并根据其中最主要的特点,指点商人找到了骆驼。
教师在教学中要重点帮助学生理解老人怎么会做出正确判断的。
教学要求:
1.从老人指点商人找骆驼这件事中,懂得遇事要仔细观察,抓住事物间的因果联系,进行分析和判断,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忿忿、详细、究竟、不紧不慢”等词语的意思,用“详细”造句。
3.朗读课文,读出人物对话的语气。
教法设计:
本文是一篇训练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好教材,教学时可采用逆推法。从结果出发,推导出老人观察、思维、判断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能力。
课前准备:幻灯片、图片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生字词,理清文章脉络。
第二课时:讲读课文,重点理解第三自然段。懂得只有遇事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正确判断,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学习因果关系的句式几种不同表达方法。
第三课时:总结课文,处理课后作业,练习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略)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生字词
2.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讲读课文。
1.指名朗读课文
问:商人最后找到骆驼了吗?从课文中什么地方看出来?
2.引读第四段
问:“果然”什么意思?说明什么?
3.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问:商人丢失的骆驼有什么特点?
板书:左脚有点跛
左驮蜜右驮米
缺了一颗牙齿
问:老人知道骆驼的这些特点吗?从课文中哪些地方看出来?
引读“对话部分”
问:在对话部分,哪几句是老人问的?哪几句是商人说的?
指名分角色朗读
问:如果在这部分内容中加上“商人问”、“老人说”好不好?
指名分角色朗读(加上提示语)
问:哪种写法好?为什么?
师:(两人说话时,没有第三人,可省略提示语,在本课中省略提示语使文章语言简洁,对话紧凑,更能表达商人急切心情)
问:从对话中看看商人说话的语气有什么变化?(着急—高兴—生气)
从哪些地方看出来?“忿忿”什么意思?
指导朗读第一、二自然段
4.学习第三自然段
问:老人是怎么知道骆驼有这些特点呢?
读读、划划、议议
问:老人说的话共有几句?哪几句是说老人怎么知道骆驼的特点的?
板书:看见
又看见
还看见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妹妹
- 电
- 一次难忘的经历
- 七色花
- 漫画《父与子》——一本引人入胜的书
- 教室节的早晨
- 未来的火车
- 假如我有一双翅膀
- 鬼屋
- 小泥猪
- 喝了聪明液以后
- 手工制作
- 偷偷玩电脑
- 受伤以后
- 文具袋
- 政府职能和管理方式研究
- 谈西方电影名的翻译技巧
- 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任重道远
- 从执政党制度创新层面看私营企业主入党问题
- 构建面向现代化的政府权力――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理论研究
- 试论我国直选制度的选民登记程序
- 选举制度与民主政治的实践观察
- 动画在现代电影中的地位和价值探讨
- 红色元素在中国伦理电影中的应用与诠释
- 试论现实主义电影与类型电影
- 再论人身关系
- 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路径分析
- 析微电影的前景及其发展困境
- 先锋派电影介入动画
- 基层政府行为方式变革初探
- 《四季》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 《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
- 《小松鼠找花生》教学设计
- 《松鼠和松果》课堂教学反思
- 《静夜思》教学设计
-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
- 《小熊住山洞》教学设计
- 《画》教学设计
-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
- 《哪座房子最漂亮》教学设计
-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
-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
-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
- 《棉花姑娘》教学设计
- 《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