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女娲补天》教学札记
《女娲补天》是一篇精读课文。讲的是我国古代流传已久的神话故事。本文自然灾害场面描写生动逼真,全文条理清楚,层次分明,想象奇特丰富。学习本文的目的,一是让学生通过阅读受到我国历史文化的熏陶,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二是感受女娲为了拯救受苦受难的人民大众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的精神。要求学生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边想象画面。了解女娲为什么要补天以及补天的过程,体会女娲为了拯救劳苦大众,不怕危险、勇于奉献的精神。
首先在讲课前,我要求学生做好预习。包括理解生字词,熟读课文,查找有关女娲补天的资料。这样,在学生还没有学习课文之前就已经对课文比较了解了,为进一步的学习做好准备。
在教学时,我让学生通过自己阅读、思考,和同学讨论来读懂课文。先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对课文中难读的字音、不理解的词语,鼓励他们先自己解决。弄不懂的向同学和老师请教,互相讨论弄懂。然后就“思考·练习”第二题展开讨论,让他们各自发表自己的理解,让学生体会到女娲的勇敢精神和乐于助人的高尚品德。在小组讨论时,我要求小组长给组员明确的分工,各自学习不同的自然段,再把理解的内容向小组长汇报,小组长再向全班汇报本组的学习情况。因为分工明确,每个同学都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去,课堂气氛活跃。最后通过有感情朗读进一步体会课文内容。重点朗读了描写自然灾害和女娲补天经过的段落。
在理解课文之后,我请同学说说自己查到的有关女娲补天的资料。学生的发言十分精彩。有的同学找了女娲的资料:传说在天地初开时,大地上并无人类,女娲便抟黄土做人并使他们活起来。女娲每天劳作,十分辛苦,这样才有了人类。有的同学找到了天塌的原因:因为风神和雨神斗法,弄得天塌了一块。还有的同学把女娲补天的故事讲得更完整,而且不同的同学找到的故事情节也不太相同。因为本文是童话传说,随时间的推移,很多人给它润色,所以,相同的故事,也有不同的版本。由于学生年龄的特点,他们对故事特别感兴趣,发言涌跃,听的同学也十分认真。虽然学生都知道这并非是真实的故事,但大家都感受到了古代童话的魅力,了解了古代人民的想象力。
没想到学生查到的资料如此丰富,我想在以后的教学中要让他们经常查资料,锻炼他们查找资料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仓鼠的
- 狮子和老鼠
- 这就是我
- 寒假里的一天
- 狐狸和乌龟
- 没有牙齿的大老虎
- 秋天的景色
- 冠军的感觉真好
- 做鬼脸
- 校园的花坛
- 让座
- 看灯会
- 1+1=?
- 美丽的初冬
- 花盆摔破以后
-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实验教学的尝试与思考
- 谈小学计算机有效教学
-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初探
- 优化小学数学课堂的信息化教学
-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 新课标下的初中政治教学之我见
- 浅谈如何提高中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 新课改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 让学生在“做”数学中学习新知
- 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素质教育的新思考
- 试论新课程下初中几何有效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 浅谈小学数学探究性课堂教学
- 教学游戏在语文教学中的功用
- 试析奎因“自然主义”视域下的语言学转向
- 多元文化语境下的教师进修学校语文教育
- 《啄木鸟和大树》
- 蓝树叶
- 《小壁虎借尾巴》第二课时教案
- 小熊住山洞
- 柳树醒了
- 植物妈妈有办法
- 燕子妈妈笑了
- 我要的是葫芦
- 下课
- 小狐狸卖空气
- 雪地里的小画家
- 卡通明星总动员
- 祖国多么广大
- 第四单元 儿童生活
- 识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