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特色试析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特色试析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1-27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特色试析

《富饶的西沙群岛》(五年制第五册)一文的讲读教学(第二课时)是福建省奉献给“1989年全国小学语文中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的一节课。这节课由龙岩市松涛小学连雪红老师执教。现就该课的教学特色试作分析,就教于小学语文界同仁。阅读教学要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这是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是语文教学发展的必然结果。在《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的教学中,我们根据大纲、教材的要求,以读段训练为重点,引导学生认识读段方法,运用读段方法,着力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力求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段的训练是本册的重点。“教参”指出:“要着重注意一段里面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联系,一句话一句话是怎样连成段的,适当注意段与段之间内容上的联系”。

本节课教学着重引导学生弄清句子之间在内容上的联系,读懂自然段,同时旁及自然段之间的联系。这样做,既承接了二年级的字词句的训练重点,又为以后的归并自然段大意、分段练习打好基础。教学中,我们突出了读段方法训练:引导学生在读懂课文内容的同时悟出读段方法;在认识方法以后,又引导学生反复运用方法。读段的训练呈现出出三个不同的层次——领悟方法、尝试阅读、独立阅读。第三自然段作为“领悟方法”的重点讲读段。我们从读句入手,抓住重点词语,通过图示、实物、手势、描述、联系上下文等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词语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的意思,从而读懂每句话。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教师的板画。简洁而传神的板画不仅吸引了孩子们,激发了兴趣,而且帮助学生理解了语言文字。

读懂句子后,教师又引导学生寻找句子之间在内容上的联系,建议学生作这样两步的思考:

⒈珊瑚、海参、大龙虾、鱼都是海里产的,我们可以把它们叫作什么?——概念的抽象,表明本自然段叙述的对象;

⒉这九句话共同说明海产的种类、数量怎么样?——句子之间内容上的联系,概括能力训练。为了把学生这两步的思维过程展现得更有条理,更加明晰,我们对板书作了改革,采用一组活动的卡片,用移动、翻动卡片来展现思维过程。板书的功能在本课得到发展,不仅提示重点、梳理内容,还揭示出概括能力培养的思维过程。这种思维过程的条理性、明晰性又让学生很自然地领悟了读段的方法——弄清句子之间内容上的联系:先理解每句话的意思,再想想,几句话连起来共同说明了什么。第四自然段作为学生尝试阅读的段落,第五、二自然段作为独立阅读的段落。

这三个自然段的讲读,突出读段方法的反复运用,又注意了尝试阅读与独立阅读的三个方面的区别:

一、读的方式不同。尝试阅读用自由朗读的方式,学生对不理解的句子可以多读几遍,有朗读的自主权;独立阅读用默读的方式,注意良好的默读习惯的培养,利于学生集中精力,思考问题。

二、检查阅读效果时所提的问题难易不同。尝试阅读从理解句子意思入手进行检查;独立阅读从理解段落内容入手进行检查。

三、独立阅读后的检查强调句子之间内容上的联系,让学生说出段意概括的理由。

在重点突出自然段阅读训练的基础上,我们还旁及了自然段之间的联系,主要体现在两处:

一、第三、四、五自然段阅读训练完结后,同样采取板书活动卡翻动的形式,引导学生概括三个自然段的内容(“西沙群岛物产丰富”)。

二、第二自然段讲读后,再与第三、四、五自然段建立联系(“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这一环节的设置,有利于学生对逻辑段的初步认识。

在读段训练中,我们没按原自然段的顺序进行讲读,原因是:

一、“富饶”是课文内容的重点,我们把它摆在突出的地位,首先予以弄清;

二、读段方法的训练又是本课阅读训练的重点,第三、四、五自然先拎出来,分别作为“领悟方法”、“尝试阅读”、“独立阅读”的三个环节来讲读,就能突出本节课读段训练这一特色。《富饶的西沙群岛》描绘了一幅色彩艳丽、富有充实的自然景象。文中的形有“意”,文中的象有“味”,饱含着作者对祖国诚挚而炽热的爱。在教学中,我们努力让孩子们感到形象的美和意境的美,用作者这种诚挚、炽热的爱去感染孩子。

教学中,教师充分展现美的形象,努力做到语文美育具体化。根据教学直观性原则,教师通过实物、图画为学生提供尽量多的形象。例如:表示颜色的词语有色块与之对应;“五光十色”一词有海面图作说明;“千奇百怪”的贝壳又实实在在地摆在学生面前……抽象的词语与鲜明的图画、实物形象建立起联系,学生不仅真切地感知了美的形象,还理解了语言文字。另外,教师努力让每一个感知的对象都处在一定的背景之中,构成整体的和谐美。黑板上悬挂的两条对称的画面组成了“一片浩瀚的海面”,成为西沙群岛的一个大背景,教师的板画处于这个大背景中,显示出西沙群岛的富饶。“风景优美,物产丰富”在黑板上得到完整而形象的体现,抽象的语言形象化,从面增强了美的感染力,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理解能力。

板书、板画、挂图三结合,熔为一体,这本身就是对传统的教学板书设计的一个改革。这种改革是以学生心理特点为依据、以美的熏陶感染为目的的。这种改革在当前电教手段并不十分普及的我国广大农村有着现实的意义。教学中,教师努力强化文章的感情色彩,引导学生体会语言中的“意味”。课文中所蕴含的感情必须通过朗读传达出来。教师在教学中采用齐读、引读、带读、自由读等多种方式,把学生带进文章意境中,让学生去体味、感受、琢磨,不但了解作者说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感通。教学中,教师还用描述性的语文增强文章的感情色彩。这些语言使自然景色更加鲜明地跃出纸面,使作者的感情更强烈地外露,从而达到情感熏陶、思想教育的目的。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因为选择不同
观察
养蚕
开学了,我们笑了
胜似亲人
黄山导游词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可爱的小猫
假如我是科学家
再逢中秋
颐和园导游词
观察豆子
时间都去哪了
我的蝈蝈将军
教师节里的润喉糖
中小学内部经济责任审计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关于会计与审计上的重要性标准的探讨
试析科学发展观引领党员思想教育工作
关于建筑工程审计的几个问题探讨
浅探电子商务的税收问题与对策-物流管理论文(1)
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浅析怎样培养学生全面学习地理知识
外部审计对缓解控股股东代理冲突的价值分析
网络经济对医院审计的管理策略探讨
浅谈建设项目跟踪审计
探析初级中学体教结合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与对策
试论图书馆信息服务在高职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作用
试论初中英语写作能力训练方法探讨
探析中国物流业国际化发展中的法规建设-物流管理论文(1)
浅论西方行政管理理论对我国的借鉴意义-行政管理论文
《小英雄雨来》的教学设计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1
《触摸春天》教学设计1
《麦哨》教学设计
《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2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3
《触摸春天》教学设计2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1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2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1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2
《牧场之国》教学设计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1
《父亲的菜园》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