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珍珠泉》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熟读课文。
2.了解课文叙述的顺序,想象课文描述的情景,感受珍珠泉的美丽和可爱。
3.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一定见到过泉水吗?谁能说说泉水有哪些特点?(清澈、水流细、从山上流下),这节课老师带领大家来领略一下珍珠泉的美景。
(二)范读课文
思考:作者描述的泉水是什么样的?
①老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②学生找出文中有关的语句读一读。
(三)自学课文,理清层次
①自由读,给文章分段。
文章可分为三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
第二段降2-4自然段)。
第三段(第5-6自然段)。
②指导学生分段读课文。
(四)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①读第二段,思考这段主要讲什么?是按什么顺序叙述的?
②读第二段。
(1)你认为这段中哪句话写得好?把它画下来,多读几遍,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这些句子为什么写得好?好在哪儿?
(2)泉水有什么特点?(绿、深、清),从哪句子中可以看出来?这句话是什么句式?(排比)。
(3)是泉水是如何往外冒的?“扑哧一笑”这是把泉水当作什么来写的?(人)。
(4)讨论:这泉水为什么叫“珍珠泉”?
第4自然段的这句话在这段话中起什么作用?(总结,概括)。
③读第三段
讨论:这段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最后一句话“我泼洒了多少珍珠啊!”是什么意思?
(五)总结、扩展
这篇文章文笔细腻,语句生动、优美,使美丽的“珍珠泉”展现在我们眼前,那么作者为什么能把家乡的泉水写得如此之美呢?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爱”,对泉水,对家乡深深的爱。同学们,你们爱自己的家乡吗?
(六)布置作业
请你选取你最喜爱的一次景物,按一定顺序把它写下来,一定要把自己的情融于美景之中。
教案点评:
《珍珠泉》是一篇内容浅显,语言优美的略读课文,教师的教案能放手让学生根据阅读提示,自学课文。自学时以读为主,引导学生初读,启发学生讨论交流,课文写了珍珠泉的哪些特点,课文的顺序等。边读边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在熟读之后,教师注意让学生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以便学生积累。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爸爸
- 我家的韭菜
- 美丽的喷泉
- 善良的孔雀
- 老鹰抓小鸡
- 夏天
- 家乡的公园
- 小白兔
- 文明家园
- 我的小妹
- 警犬66号读后感
- 儿童诗7首
- 亲情胜灾情
- 钢笔风波
- 游泳
- 要重视对海商法的研究民法论文(1)
- 无履行期限的债务与诉讼时效民法论文(1)
- 避免征收征用权滥用要靠完善法制民法论文(1)
- 制订民法典需要研究的部分问题民法论文(1)
- 证券纠纷民事责任探讨民法论文(1)
- 融资租赁交易承租人索赔权研究民法论文(1)
- 公司被吊销营业执照后民事责任的承担民法论文(1)
- 再论一般侵权行为的类型
- 民事诉讼标的新说在中国的适用及相关制度保障民法论文(1)
- 虚假陈述证券民事赔偿因果关系探析民法论文(1)
- 职工持股立法应注重人力资本理念的导入民法论文(1)
- 论我国著作权侵权损害赔偿的归责原则民法论文(1)
- 清代民间契约中关于“伙”的观念和习惯民法论文(1)
- 互联网上链接的合法性研究民法论文(1)
- 谈当代“非诉讼纠纷解决”的发展及其趋势民法论文(1)
- 《燕子》教学片断设计
- 《穷人》
- 《落花生》教学设计4
- 《落花生》教学设计
- 《落花生》造句训练示例
- 《晏子使楚》教案设计
- 《猫》综合资料2
- 《落花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
- 《落花生》教学1
- 《落花生》教学设计2
- 《落花生》
- 《落花生》教学设计
- 《落花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落花生》写作方法
- 《落花生》教学设计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