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珍珠泉》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熟读课文。
2.了解课文叙述的顺序,想象课文描述的情景,感受珍珠泉的美丽和可爱。
3.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一定见到过泉水吗?谁能说说泉水有哪些特点?(清澈、水流细、从山上流下),这节课老师带领大家来领略一下珍珠泉的美景。
(二)范读课文
思考:作者描述的泉水是什么样的?
①老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②学生找出文中有关的语句读一读。
(三)自学课文,理清层次
①自由读,给文章分段。
文章可分为三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
第二段降2-4自然段)。
第三段(第5-6自然段)。
②指导学生分段读课文。
(四)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①读第二段,思考这段主要讲什么?是按什么顺序叙述的?
②读第二段。
(1)你认为这段中哪句话写得好?把它画下来,多读几遍,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这些句子为什么写得好?好在哪儿?
(2)泉水有什么特点?(绿、深、清),从哪句子中可以看出来?这句话是什么句式?(排比)。
(3)是泉水是如何往外冒的?“扑哧一笑”这是把泉水当作什么来写的?(人)。
(4)讨论:这泉水为什么叫“珍珠泉”?
第4自然段的这句话在这段话中起什么作用?(总结,概括)。
③读第三段
讨论:这段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最后一句话“我泼洒了多少珍珠啊!”是什么意思?
(五)总结、扩展
这篇文章文笔细腻,语句生动、优美,使美丽的“珍珠泉”展现在我们眼前,那么作者为什么能把家乡的泉水写得如此之美呢?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爱”,对泉水,对家乡深深的爱。同学们,你们爱自己的家乡吗?
(六)布置作业
请你选取你最喜爱的一次景物,按一定顺序把它写下来,一定要把自己的情融于美景之中。
教案点评:
《珍珠泉》是一篇内容浅显,语言优美的略读课文,教师的教案能放手让学生根据阅读提示,自学课文。自学时以读为主,引导学生初读,启发学生讨论交流,课文写了珍珠泉的哪些特点,课文的顺序等。边读边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在熟读之后,教师注意让学生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以便学生积累。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大自然的语言
- 爱的姿势
- 纳米机器人
- 外星奇遇
- 秋游动物园
- 我见过的春天
-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 春天的汴京公园
- 争吵“大战”
- 我喜爱的小动物
- 春节
- 德州一日游
- 课堂上的游戏--做“木头人”
- 我的爸爸
- 老师,您辛苦了
- 2008工人入党申请书
- 2008入党申请书范文
- 战士入党申请书
- 入党申请书例文
- 村民入党申请书
- 企业员工入党申请书
- 入党申请书样本
- 军人入党申请书范文
- 入党转正申请书
- 企业入党申请书
- 2008年入党申请书
- 2008最新入党申请书
- 村干部入党申请书
- 新兵入党申请书
- 入党申请书范例
- 正当性与证成性:道德评价国家的两条进路?
-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
- 中央情报局和文化冷战
- 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策略的探讨
- 分配正义的三种类型
- 基于初步危害分析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安全性分析
- 我国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及投资控制
- 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探析
- 现实主义理论及其超越
- 政府形象建设的政治学思考
- 轻轨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框架体系构建
- 轨道交通信号系统安全评估与认证体系研究
- 中国乡村的“保护主义政治”及其后果
-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市场化融资策略研究
- 轻轨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我国的应用前景
- 《黄山奇石》教学建议
- 《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6
- 《秋天的图画》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
- 《黄山奇石》说课设计2
- 《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1
- 《秋天的图画》说课稿
- 《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5
- 《黄山奇石》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
- 《秋天的图画》教材简说
- 《秋天的图画》教学案例与评析
- 《秋天的图画》说话训练活动
- 《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4
- 《秋天的图画》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
- 《黄山奇石》教材简说
- 《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