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幸福是什么》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使学生懂得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人们从你的劳动中得到了好处和快乐,你也就得到了幸福。
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并说说课文的中心思想,培养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三个牧童对幸福各有怎样的体会,从而懂得真正的幸福是什么。
教学难点
理解智慧的女儿两次话语中的深刻含义。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谈话,引入课文
每个人都想得到幸福,那么同学们有没有认真想过幸福到底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学的这篇课文题目就是“幸福是什么”。(板书课题)
二、指名朗读全文,检查预习情况,纠正不正确的字音
三、自己出声读全文,思考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写三个牧童把一口老喷泉挖成一口小水井,因而得到了智慧的女儿的祝福,并让他们自己去弄明白幸福是什么。十年以后,三个青年与智慧的女儿在小井旁边再次相遇,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亲身体会到了幸福。)
2.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并说说课文的起因是什么?(把一口老喷泉挖成了一口小水井)(板书:挖小水井)
四、分析课文的起因
1.默读课文起因部分,思考三个牧童是怎么干的?
2.指名几个学生说说他们挖小水井的过程。
3.他们挖小水井时心情怎么样?把表现他们心情的语句划出来。
4.读所划的语句,说说他们为什么这么快乐?结合上下文说一说。
(因为他们看到自己的劳动有了成果并且给别人带来好处。)
五、朗读课文起因部分,读出他们快乐的心情
六、朗读全文,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
七、布置作业
读熟课文;查字典弄懂自己不理解的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提问,引入本课时,激发兴趣
1.三个牧童挖小水井的目的是什么?(为了让别人喝。)
2.由挖小水井引出了一个问题是什么?(幸福是什么?)
3.那么幸福究竟是什么呢?三个牧童弄懂这个问题了吗?下面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
二、默读全文,想想三个牧童分手后,各自都做了些什么
(学做医生,为人治病;勤恳工作,对人有用;耕地种麦,养活多人)(板书)
三、十年后,三个牧童已经变成三个青年,回答
他们对幸福各有怎样的体会?请你朗读课文后说说。说后再回答:这些体会是怎么得到的?(通过劳动得到的。)
四、朗读全文,把智慧的女儿两次说的话划下来
读这两段话,结合三个青年的体会说说幸福是什么?
(通过自己的劳动,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给人们带来快乐,这就是幸福。)
说说什么叫“有益”?(益就是好处。)
五、朗读全文体会“幸福”的含义,并想想课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1.自己思考;
2.小组讨论;
3.大家讨论得出:本文告诉我们幸福是靠劳动,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从而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给人们带来快乐。
六、谈谈你学了课文后有什么收获
七、总结深化
今天,我们知道了什么叫真正的幸福。我想同学们今后一定会努力学习,将来好好工作,好好生活。这样,我们每个人都会尝到幸福和快乐。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小伙伴
- 自我介绍
- 冬青树的自述
- 春天
- 秋景
- 我的爸爸
- 我的妈妈
- 雪
- 老师,我想对您说
- 迷人的兴凯湖
- 我喜欢的IQ书
- 包饺子
- 小闹钟
- 荔枝
- 秋天的校园
- 三毛的创作姿态与文体选择
- 现代美术的发展趋势探析
- 浅析完善我国银保合作相关法律制度(1)论文
- 言语合作性的语用标记关联模式
- 开辟人类政治文明的新历程
- 英汉名词修饰语语序对比研究及其认知分析
- 绳结艺术对服装设计的作用
- 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 浅谈自然在莎士比亚戏剧中的作用
- 超越数字的客户拜访报告(1)
- 财产征收程序研究(1)论文
- 试论艺术创作的基本道理
- 略论中国问题(一)
- 基于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体系及其特征
- 对于手缝工艺课程创新的思考
- 《燕子》教材理解:妙用“赶”表深意
- 《燕子》教学设计之五
- 《燕子》综合资料
- 《燕子》片断赏析:平等对话 共同探究
- 《燕子》片断赏析:引一引 峰回路转 放一放 海阔天空
- 《威尼斯的小艇》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四
- 《燕子》教学设计之一
- 《燕子》学习要点
- 《燕子》教学设计之三
- 《燕子》多角度状物
- 《威尼斯的小艇》教学设计之七
- 《威尼斯的小艇》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三
- 《燕子》
- 《燕子》教学设计之二
- 《燕子》教学设计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