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2-12
《猫》第一课时教学实录
一、导入(联系学生生活,让学生对新课产生亲切感)。
(师):哪些同学家里养过猫?谁来说说你印象中的猫?
(生):猫很调皮、贪吃、小猫很可爱。
(生):我奶奶家有一只猫很贪吃。有一次吃饭,爬进我奶奶家的锅里了。
(生):猫有时候很可爱,有时候也令人讨厌。有一次,把家里东西都偷吃光了。
(师):猫有时候贪吃、调皮,但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欢乐。有一位著名的作家,名字叫老舍,他非常喜欢猫,还特地为猫写了一篇文章呢!我想你学了课文,一定会喜欢猫的。
二、整体感知
(师):同学们已经自学了字词,我们一起把这课的词语读一读。
生齐读词语。
(师):词语读得整齐、响亮。那课文你会读吗?自己读读课文,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想一想:课文哪些自然段写了大猫,哪些自然段写了小猫。给课文分段。
学生汇报。
三、教学第一段
(师):自由朗读第一段,想想你读懂了什么?
(一)了解大猫性格古怪
(生):我读懂了猫很老实。/有时候猫很贪玩。/猫捉老鼠时很尽职。/猫很古怪,高兴时温柔可亲,不高兴时一声不出。/猫很胆小,又很勇猛。(加粗字为教师板书)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一下子把猫的性格全找出来了。老师请你选择一个或两个猫的性格读一读,注意动脑筋,把句子读好,读美,读出自己的感受。开始吧!
学生自由朗读后,教师请学生个别读。结合教师、优秀学生范读,重点词语的理解,让学生读好、读美句子。
(师):看黑板上的板书,老舍先生写出那么多的猫的性格(齐读),你有什么话想说吗?
(生):这些词语的意思都有些矛盾。
(生):每一行中的两种性格的意思是相反的。
(师):看看课文上是怎么把这些性格联系起来的。(说它……的确……可是……)用上面的句式说说第二、三自然段的内容。
出示:说它温柔可亲吧,的确是呀,______________可是。
学生练说。
(二)品词品句,体会对猫的喜爱之情
(师):猫的性格这样古怪,作者喜欢吗?再读第一段,哪些句子最能反映作者喜欢猫?
(生):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比较读: 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个脏脚印。
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师):男生读第一句,女生读第二句。想想你是用什么感情读的。
(师):读一读,你读出了什么感情?你更喜欢哪一句,把它读出来。
(生):我用高兴的语气读第二句,我从句子里体会到老舍爷爷很喜欢猫。
(生):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
(师):猫的声音有长有短,有高有低,好像什么?
(生):像唱歌、说话。很令人喜欢。
生再读这个句子。
(师):老师觉得猫捉老鼠时,老舍爷爷也特别喜欢。谁能来模仿一下猫捉老鼠的样子。
出示填空:闭息凝视——————()
一连就是几个钟头——()(专心、耐心、决心)
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生齐读猫捉老鼠的句子,读出专心、耐心、决心。
(师):课文的字里行间洋溢着老舍爷爷对猫的喜爱,我们一起再读读第一段,读出味道。
学生男女合作读第一段。
(三)总结猫的性格,学习摘录法
(师):想想这段主要写了什么。这段是围绕哪一句来写的?
我们可以把这句话作为第一段的段落大意,这种方法叫做摘录法。
五、作业:巩固词语
古怪、老实、无忧无虑、尽职、闭息凝视、温柔可亲、变化多端、勇猛,从中挑出两到三个,写出猫给你的印象。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小天地
- 仙境般的兴庆湖
- 我的好同伴——眼镜
- 原山国家森林公园
- 球迷表哥
- 春雨
- 秋天的校园
- 哆啦A梦
- 轮滑技术的交流
- 邻居奶奶爱数钱
- 小狗点点
- 秋天
- 快乐的中秋节
- 含羞草
- 我是一片云
- 创设班级民主氛围的实践与思考
- 立足学校实际,建设高效、实用的校园网
- 加强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 分离与创新:费耶阿本德论自由社会的科学与教育
- 美国远程教育政策和原则的分析与启示
- 整合信息技术 深化学科教学
-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中加强信息化建设的研究
- 跨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模式的理论思考
- 研究性学习的认识与实践总结
- 魏书生对“以德治教”的认识和实践
- 基于校园网的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
- 课程实施:整合与优化
- “上课插嘴”引起的思考
- 中学思想政治课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 从家访看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结合
-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
- 《将心比心》教学设计
- 《牧场之国》教学设计
-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 《小英雄雨来》的教学设计
-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2
-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教学设计
- 《大自然的启示》教学设计1
- 《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2
- 《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1
- 《尊严》教学设计2
- 《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2
- 《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
-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
- 《尊严》教学设计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