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10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
一、解题导入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路甬祥爷爷特意为我们小学生写的。一起说课题:呼风唤雨的世纪 板书课题
a、你怎么理解“呼风唤雨”?
b、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读了题目你有什么要问的吗?学生自由提问题。(筛选问题简单板书:如哪个世纪?为什么是呼风唤雨的世纪?谁在呼风唤雨?怎样呼风唤雨?等)
二、自主学习
1、请打开书 ,带着你的问题,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作上记号多读几遍。
2、检查
3、那通过读课文,我们解决了什么问题呢?
三、交流点拨
(一)第三自然段:
(1) 20世纪,是个呼风唤雨的世纪,那20世纪以前呢?默读课文,用横线勾画出人们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是怎么生活的?
A、在第几自然段?我们一起读读!
B.那时,没有电灯,电视机,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农耕社会里,人们的生活()。
这个时候的人们对于大自然,用课本中的一个词语来说,只能是:依赖
(2) 师:面对如此贫乏的生活,人们只能(引读)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但是,我们的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在20世纪的一百年当中,(引读)他们的那么多幻想纷纷变成了现实。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引读)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并板书
A.你怎么体会这句诗?根据学生回答并板书:变化多、变化大、变化快
(二)学习第四段
(1)20世纪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课文的哪一段详细地向我们介绍了20世纪的科技成就呢?(齐答)请你用曲线勾画相关的词句
(2)交流
a、指名读句子
b.默读这一段,思考作者为了让我们感受20世纪的科学成就,都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呢?是啊,课文通过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列举出了许多高科技产品。
作者还通过与古代王公贵族的生活进行对比,让我们感受20世纪生活的(板书舒适、方便)
C.书上说:这是连过去的王公贵族也不敢想的。你能想象过去的王公贵族们是怎么生活的吗?”(呆在一个很美丽的宫殿里,让人服侍他。穿着很好的衣服。马车、轿子。)
D.想像说话:如果过去的王公贵族穿越时光隧道来到今天,想象一下,他们会怎么说?
E.如此多的发明创造纷纷出现,的确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你用过哪些高科技的产品?谈谈你的感受!
F.带着这份自豪我们一起读读这一段吧!
(3)小结:是啊,20世纪人们的生活,不再像农耕社会一样物质生活十分贫乏,而是非常舒适方便。20世纪人们也就不是依赖大自然了,而是正在利用科学技术来——自然。
四、总结提升
1、这么多先进的、美好的、神奇的事物都在20世纪这一百年的时间里冒出来了,我们用课文中那句诗来说,就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20世纪,只有100年,对比人类上百万年的历史中,是很短的,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有这么多、这么大的变化,你觉得怎么样?(非常神奇,非常不可思议、有很多感慨)那就带着这种语气再读一读这句话吧!
3、20世纪使人类很多幻想变成了现实,20世纪出现那么多高科技产品改善着我们的生活。我们不能不说──20世纪是——呼风唤雨的世纪!(指着课文题目)
五、当堂训练
1、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我们畅想一下:21世纪或者未来的世纪又是怎样的呢?引导学生说话
2、最后让我们带着对人类的骄傲与自豪,对科学的赞美与感激,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把课文从头到尾读一遍吧!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爸爸的手
- 幸福是什么
- 爱
- 狼和大象
- 爱
- 谱写2007的乐章
- 我家的小狗
- 雨
- 对付我们班上的“龙卷风”药方
- 夏雨
- 繁忙中的爱
- 那一次,我学会了勇敢
- 同桌冤家
- 童年趣事
- 我们班的“黑脸包公”
- “民间”意义的生成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 刑事强制措施制度的完善与公民权利保障(6)刑法论文(1)
- 由一个案例引发的思考
- 从中国传统文化视角解读情感管理
- 从新的角度论犯罪客体(5)刑法论文(1)
- 犯罪过失若干问题的探讨(3)刑法论文(1)
- 一个不公正的司法解释(7)刑法论文(1)
- 犯罪构成事实研究(2)刑法论文(1)
- 充分发挥传统文化资源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
- 追诉时效延长制度探讨(2)刑法论文(1)
- 采撷传统文化的智慧之花
- 关于当代社会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一些思考
- 于洋:让中国传统文化薪火相传
- 弘扬中医传统文化 做好康复管理事业
- 一个不公正的司法解释(8)刑法论文(1)
- 《穷人》教学设计之三
- 《一夜的工作》教学设计之三
- 《一夜的工作》教学设计之五
- 《一夜的工作》教学设计之四
- 《穷人》教学设计之四
- 《穷人》教学设计之二
- 《一夜的工作》教学设计之二
- 《穷人》教学设计之一
- 《穷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 《一夜的工作》教学设计
- 《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之一
- 《穷人》教学设计之六
- 《有的人》教学设计之一
- 《难忘的一课》教学设想
- 《穷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