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2
《母鸡》教学设计
一、交流见闻,导入新课
1 交流课前收集的关于母鸡的见闻。
2导入新课:
猫是一种很平常的小动物,可是在热爱社会的老舍先生看来,却如同一个既可爱又淘气的孩子。那么,老舍眼里的母鸡又是怎样的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老舍先生的另外一篇文章《母鸡》。
二、自读自悟
1 师生共同制定阅读目标。
(1)圈出生字词,读准字音。
(2)认真朗读课文,达到读流利、读正确。
(3)弄清课前“导读”中提出的两个问题:
老舍先生笔下的母鸡是一致怎样的母鸡?
比较一下,本文和《猫》两篇课文在写法上个有哪些特点?
2 自主阅读,边读边批注。
三、汇报交流
品评母鸡之长短,体会作者之喜恶
1 再读课文,小组讨论:
(1)文中直接写作者对母鸡由讨厌到不讨厌这一情感变化的语句有哪些?
(2)作者分别通过哪些具体事例写母鸡的讨厌与不讨厌?每个事例各用一个恰当的词语概括。
(3)联系上文和生活体验谈谈自己对第九自然段的理解。
(4)句子辨析:
“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可改为“我不再讨厌母鸡了”吗?为什么?
2 全班交流。
3 同组合作,有感情朗读课文。
四、分辨褒贬,积累词语
1 思考讨论:
作者在表达自己对母鸡由厌恶到喜爱的感情变化的过程中,遣词造句的感情色彩也发生了变化,找一找,读一读,品一品。
2 分类摘抄词语。
把自己欣赏的词句按褒与贬两类,摘抄在“采蜜本”上。
五、反复回味,走近老舍
1 师生对话,交流各自读过《猫》和《母鸡》后,对老舍及其作品的看法。引导学生初步学习赏析名篇的方法。
2 找一篇老舍先生的其他文章,和好朋友一起读一读,然后互相交流阅读体会。
课后小节:
当我读这一课时,被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和辛苦的精神所感染,因此我并没有过多的讲解,而是抓住作者对母鸡的态度有怎样的变化,原因是什么为主线,进行交流、体会,最后我还推荐了课外阅读《麻雀》《柱子上的母鸡》。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乐在其中
- 大自然的神奇
- 喜羊羊与灰太狼——拯救太阳
- 一次拔河比赛
- 喜羊羊与灰太狼——寄生虫
- 摸蛤喇的趣事
- 活泼可爱的小黄猫
- 我爱家乡的黄桃
- 第一次坐过山车
- 一棵长着耳朵的树读后感
- 动物运动会
- 我的一家
- 喜羊羊与灰太狼——头条新闻
- 抓蛤喇
- 借钱
- 试看中国汽车营销的新策略
- 浅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型治理模式
- 动画艺术在美术中的适用性
- 人身损害赔偿规则的统一(1)论文
- 浅论改革的动力
- 《汉语大词典》义项漏收\书证缺失试补研究
- 分析汽车营销的渠道权力结构
- 书籍装帧设计中传统艺术的运用
- 古今字与通假字的区别研究
- 试论对我国中小企业开展网络营销的思考
- 有关情感与声乐演唱的心理探讨
- 《童年的消逝》和《童年之死》的比较研究
- 有关保险网络营销研究
- 学生伤害赔偿法律制度研究(一)(1)论文
- 论仲裁裁决司法审查制度的完善(1)论文
- 《太阳是大家的》教学设计
- 《新型玻璃》教学设计
- 《月光曲》第二课时
- 《桂花雨》教学设计
- 《钓鱼的启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火烧云》的语言艺术
- 《蜜蜂引路》教学实录片断
- 《夸父追日》教学设计
- 《新型玻璃》的一种教法
- 《荷花》教学实录
- 《画杨桃》教学设计
- 《荷花》的教学设计
-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片断
- 《赵州桥》教学设计
-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