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1-15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二
一.教学目的:
1、了解黄河变化的原因和演变的过程,培养学生保护大自然。增强环保意识,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2、弄清课文为一些难懂的词语。
3、学习课文,懂得作者是怎么样积累材料的。
4、有感情朗读课文。
二、课前准备:
出示黄河流域示意图。
三、教学课时:二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习“预习”部分。
1、黄河是我国第几条大河?
2、我们的祖先什么时候就生活在黄河流域?
3、后来黄河有没有变?变成什么样子?
二、提示课题。
1、板书课题。板书: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2、解题。
三、初读课文,学会生字新词。
四、学习分段,根据段意。
第一段:讲近2000年,黄河给两岸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
第二段:讲数千年前,黄河气候温暖,土地肥沃,是我们祖先生息繁衍的地方。
第三段:讲由于黄土高原气候的变化和人类对自然的破坏,黄河流域水土流失,黄河改道。
第四段:讲科学家设计治理黄河方案,使黄河逐渐变好。
五、学习课文第一段。
1、人们把黄河比作什么?
(中华民族的摇篮)
2、可是,近20000年来,黄河的表现为什么叫人大吃一惊?
3、课文是怎样说明这个问题的?
4、小结:这一段先从正面指出“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接着从反面来说明黄河给人民带来的苦难,使人印象更加深刻。
六、课堂作业。
1、抄写新词。
2、预习课后作业第1、2题。
第二课时
一、讲读课文第二段。
1、这一段讲了什么?
(讲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2、第二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3、为什么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课文是怎么样描写的?
二、讲读第三段。
1、黄河成了中华民族的忧患,忧患是什么意思?
2、黄河造成灾难的原因是什么?
(含沙量大,泥沙沉积,河床升高,成为悬河,容易决口,形成水灾。)
3、造成黄河含沙量大的原因又是什么?
4、理解“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
小结:这一段讲黄河变坏的原因:大自然本身变化造成的;人类破坏造成的。
5、有感情朗读这一段。
三、讲读第四段。
1、读最后一段。
2、面对日趋严重的问题,科学家们想出了哪些办法?
(关键是把泥沙管住,不能让它随心所欲地流进黄河。)
3、科学家设计了什么样的方案?
(1)坚持牧、林为主的经营方向;
(2)保护好森林资源、尽快恢复植被;
(3)合理地规划利用土地;
(4)大量修筑水利工程。
4、这些方案有什么好处?
(防止水土流失,达到根治黄河的目的。)
四、总结全文。
1、黄河发生变化给人类怎么样的教训?
2、学习这篇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要保护环境增强环保意识,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五、课堂作业。
完成练习册。
[板书设计]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决口
变化:含沙量大< >大水灾
改道
大自然变化造成
原因<
人为造成
治理 牧、林为主保护资源
规划用地修筑水利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海伦凯勒》读后感
- 我心中的绿色网吧
- 寄信
- 我爱家乡美
- 红军战士你们真棒!——《长征》读后感
- 读《远离毒品·珍爱生命》有感
- 游西山公园
- 梦响了
- 幽默之王区祺标
- 呤诗会
- 闪光的“94”分
- 缠绵亘古的星
- 爱在不经意间
- 三春晖
- 第一次到北京的时刻
- 关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教师角色探析
- 浅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体验式教学研究
- 对于全国大学外语等级考试考务工作的精细化管理探索
- 简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的法律信仰培育刍议
- 关于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创新性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索
- 论布迪厄的高校组织分析
- 简论福利经济学视域下的美国营利性大学
- 关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水轮机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
- 简析福利机构中社会工作专业实习学生角色探讨
- 对于民国初期学校兼办社会教育活动及对当代的启示
- 试析高校民办二级学院发展研究
- 关于构建大学生党员后续教育培养新模式
- 简论电力电子与自控系统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 试析工专业本科毕业设计和实验室管理结合的研究
- 关于高职电力新能源实训基地建设探究
- 《沁园春·雪》语言特色
- 《沁园春·雪》重难点点拔
- 《沁园春·雪》写作特点
- 沁园春·雪
- 《沁园春·雪》结构分析
- 《沁园春·雪》疑难解析
- 《沁园春·雪》学法导引
- 《沁园春·雪》背景知识
- 《沁园春·雪》题目解说
- 《沁园春·雪》重难点讲解
- 《沁园春·雪》强化练习
- 《沁园春·雪》主题思想
- 《沁园春·雪》审美鉴赏
- 《沁园春·雪》课文评点
- 《沁园春·雪》问题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