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2
《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五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正确书写12个生字和“蝙蝠、横七竖八”等词。
2、朗读课文,能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解飞机夜间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
3、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
4、搜集并能与同学交流有关仿生学的资料,提高信息搜集与处理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教育学生理解好蝙蝠在夜里飞行的秘密是怎样探索出来的。是如何发现了这个谜,又是如何解开这个谜的,科学家又如何仿生创造而为人类造福的。
2、教学难点
对蝙蝠利用超生波导飞,飞机的雷达导航的工作原理,只是文字表述,总是比较抽象,宜用电教手段,实施直观教学,使抽象的原理讲述变成直观的形象演示。
四、教学准备
蝙蝠、雷达的图片,仿生学资料,生字卡片
五、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出示蝙蝠和雷达的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图片上的事物吗?是(蝙蝠和雷达)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它们的情况?蝙蝠和雷达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事物,那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我们一块儿来学习11课。(生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读课文,排除字词障碍;
2、师检测读生字和课文的情况;特别强调注意“蝙、荧”的读音;
3、自己默读课文,试着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4、生反馈,并要求学生说出归纳的方法
5、师小结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可以用课题拓展法、也可用把各部分的意思相加的方法、还可以用抓住要点的方法。
三、生自主学习
1、请学生自读第三自然段,找出关联词,说说从这个关联词懂得了什么?文中有什么疑问,请练习疑问句的读法。
2、科学家做了几次实验?每次实验的方式是怎样的?结果如何?又得出了什么结论呢?请自读四、五自然段,用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解决以上问题。你可以通过填表,也可以通过在书上作符号的形式找出答案。
3、生交流自读情况。
4、请生上台介绍科学家是怎样揭开蝙蝠探路之谜的。
5、从“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的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从哪些词体会到的?
是啊,科学家揭开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真不容易,费了不少功夫,那蝙蝠和雷达到底有什么联系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一、合作学习,突破重点
1.蝙蝠的嘴和耳朵是怎样配合的?蝙蝠和雷达到底有什么联系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学习,仔细品读七、八自然段
2.小组代表反馈交流
师用课件演示蝙蝠探路的方法和雷达探测障碍物的方法,请生填空。
飞机上的雷达就像是蝙蝠的()
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是蝙蝠的()
雷达的荧光屏就像是蝙蝠的()
二、拓展延伸
1. 自读全文,说说你从文中受到了什么启示?人们的哪些发明都来自动物的启发?
2.阅读资料袋,补充交流仿生学的资料。
3.根据仿生学自己动手设计一种小发明。
三、写生字词
1. 认读生字
2. 提出难写的字
3. 各自说出记字的方法
4. 给生字组词
5. 抄写生字词。
四、总结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清洁工
- 一件难忘的小事
- 《枫桥夜泊》改写
- 在变的日子,不变的翠竹
- 2008年,我是……
- 制作小房子
- 水族畅想曲
- 爱我家乡
- 秋天的黄粮
- 有趣的实验课
- 记一次劳动
- 雨,落在校园里
- 失败给我带来了欢乐
- 和日本客人在一起
- 我们是一家人
- 浅析言语行为理论研究评析
- 浅论言语行为理论对听力理解能力培养的启示
- 浅谈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交际策略研究与教学
- 试论言语行为理论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 试论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对完善我国国家审计技术方法的启示
- 浅析运用言语行为理论改进英语口语教学
- it在中学英语里的用法
- 浅谈行动研究在外语交际策略教学中的运用
- 浅谈有效提高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效果的思考
- 浅析间接言语行为理论与英语教学探析
- and的理解与表达
- 浅论奥斯汀和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探究
- 再谈英语写作的礼貌原则赤峰学院外国语学院
-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环境中的英语语言测试
- 浅析创造教育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 克隆人引发哲学争端
- 《奇妙的克隆》有关资料
- 《奇妙的克隆》导读
- 院士谈家桢的童年始步
- 克隆人真的会出现吗?
- 克隆技术的发展
- 中国科学院院士──谈家桢教授
- 如何迎接“克隆时代”的挑战
- 反对克隆人的理由
- 支持克隆人的观点
- 未来新兴产业:克隆人体器官
-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中的媒体效应
- 克隆技术的意义及经济价值
- 《奇妙的克隆》词语解释
- 中国克隆动物研究大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