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6-24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三
学习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朗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过程和原因,从中受到启示,增强环保意识。
3、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激发保护母亲河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
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过程和原因,从中受到启示,增强环保意识。
课前准备
1、教师:在小黑板上写出“资料袋”里的内容。
2、学生:自读课文,理解生字词。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出示“资料”,引出课题
1、出示小黑板,指名重点读“保护母亲河行动”的内容。
2、听了“资料袋”的介绍,你最想说什么?最想问什么?
3、为什么要“行动起来,拯救黄河”呢?我们阅读了《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这篇课文,就一定会明白的,而且也一定会发出同样的呼吁。板书并齐读课题,突出“怎样变化”。
二、围绕提示,自读自学
1、请大家谈一谈,你准备采用什么方法来读懂这篇课文呢?
师生确定:先读熟课文,再围绕课前“阅读提示”读懂课文。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通读顺,初步感知课文大意。
在学生充分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教师检查:指名逐段读课文,开火车读生字词,并正音正句;教师结合图示简要讲解“流域、河道、河床、悬河”的意思;指名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3、围绕提示,默读自学,圈点批画,教师巡回指导。
阅读提示要求:说说黄河发生了哪些变化,引起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课文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三、围绕重点,全班研讨
注:引导学生围绕提示的思考问题,在全班交流。
1、了解黄河的变化,适时引导学生感悟重点语句,并有感情地朗读重点段,如“人们都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联系第三自然段,边听范读边想象,感悟“黄河成了中华民族的忧患”,联系第一和第四自然段中的数字并与“摇篮”对比,感悟“忧患”。
2、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要引导学生重点理解“社会原因”,即人的原因,通过图示、图片或课件,感受“恶性循环”之理和“水土流失”之害。再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激起学生的痛惜之情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3、畅谈启示可以结合最后一自然段和“资料袋”的内容。先放开学生谈自己受到的启示,再引导学生读科学家“数管齐下”的治黄方案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心声,教师适当补充国家治理黄河的情况。
四、朗读全文,升华情感
1、教师小结:我们通过读书和交流读懂了这篇课文。同学们,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可是现在却成了一条祸河,成了一把悬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头上的利剑。让我们把我们对黄河母亲的关心,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对人类活动和环境保护之间的深刻认识,对“行动起来,拯救黄河”的强烈愿望,融入到课文的每一句话中,通过我们的深情朗读表现出来吧!(教师的这段介绍应该满怀激情)
2、学生自由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模拟情景,延伸拓展
1、师:同学们,我们明白了“行动起来,拯救黄河”的道理,你准备怎样去响应“保护母亲河行动”呢?
注:可以引导学生演讲,写调查报告等。并且要及时反馈,把这个活动比较深入地开展下去。
2、全班根据自己的理解,写一写治理黄河的方案。(教师可以补充相关的资料)
注:1、2项可以选择一项作为重点深入下去。
六、小结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五一劳动节的
- 假如我会七十二变
- 难忘的一件事
- 鸡
- 桂花
- 大树的哭泣
- 遵守交通规则
- 现成小广告众生相
- 感谢我的老师
- 小狼滔滔
- 升国旗
- 堆雪人
- 敬佩的老师
- 一双手
- 绿色小卫士
- 关税减让对经济的影响
- 采取更加有力的财政政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拉动经济增长
- 税负转嫁几个问题的再探讨
- “入世”后合理保护我国产业发展的流转税对策研究
- 论出口退税制度的法理基础
- 奥运税收政策对北京奥运会的影响
- 我国税收立法权转授有悖于税收法定主义
- 税收的优先效力
- 税收竞争有害论质疑(一)
- 宪法视野下的财政法——探究宪法与财政法的互动
- 社会保障费改税势在必行
- 增值税专用发票“身份证”管理模式探微
- 税收竞争有害论质疑(三)
- 论我国公益、救济性捐赠的所得税法律制度
- 预算背后的历史
- 其他民族和国家的泼水节
- 泼水节的由来
- 傣族的节日
- 森林之夜
- 《难忘的泼水节》近义词反义词
- 漫话竹楼
- 《难忘的泼水节》词语理解、搭配与例句
- 泼水节多彩的节日活动
- 傣族
- 《难忘的泼水节》词语积累
- 欢乐泼水节
- 奇特的婚礼
- 周总理与泼水节
- 船的沉思
- 崩龙族人也过泼水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