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6
《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八
《蝙蝠和雷达》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七册的第十八课。这是一篇讲述科学常识的课文,主要讲科学家为了揭开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经过反复实验和研究,证明蝙蝠夜间是靠嘴和耳朵探路飞行的。飞机靠雷达夜间飞行是从蝙蝠身上得到的启示。
从平时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到学生对这类科普性文章较感兴趣,但理解时不够深刻,有些学生的热情也慢慢冷却。如何激情,加深学生的理解程度。我的方法是借助多媒体创设各种情境;如“野人与现代人的较量”、“小神龙俱乐部”等来激发学生兴趣。采用蝙蝠与雷达探路的动画来简化学生理解上的难题,使他们有兴趣,并能学好这篇课文。
教学要求:1、帮助学生认识、掌握本课的生字;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读懂课文。
2、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是怎样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的,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了解飞机夜航与蝙蝠飞行之间的联系。指导学生借助字词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
教学准备:演试蝙蝠探路和雷达导航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进度:第2课时
课时安排:理解词句,突破重点,了解飞机夜航与蝙蝠飞行之间的联系。以及科学家的研究过程,帮助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了解日常生活所接触到的一些事物。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蝙蝠和雷达》一课主要讲了什么?
(科学家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给飞机装上雷达,保证飞机夜航的安全。)
过渡语: 蝙蝠在晚上无论怎么飞,都不会撞上其他东西?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一百多年来科学家做了无数次试验,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4-5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完成下面填空。(电脑出示表格)
试验次数 试验方法 试验结果 探路工具
第一次 蒙住眼睛 铃铛一个也没响 不是眼睛
第二次 塞上耳朵 铃铛响个不停 跟耳朵有关
第三次 封住嘴 铃铛响个不停 跟嘴有关
二、教学第4、5自然段
1、学生带问题自学,小组讨论完成填空。
2、指名学生口述,完成板书。(全班交流)
3、齐读这两自然段,再次感受三次实验过程。
4、立即播放科学家三次试验的录像,加深巩固。
过渡语:那么经过这几次试验的结果,科学家得出了一个结论。谁能把课文中相关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第五自然段最后一句)
电脑立既显示另外一句去掉“配合起来”的句子进行比较。
A、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B、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探路的。
提问:这两句哪句好?为什么?(用“如果…就…”或“因为…所以…”等句式说一说)
5、同桌讨论回答,教师指导。
(蝙蝠探路时靠的是嘴和耳朵两种器官一起发生作用。)
过渡语:那么蝙蝠的嘴和耳朵是怎样配合起来探路的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第6自然段把自己的理解用直观示意图画出来。
三、教学第6自然段。
A、学生边读边画,教师巡回指导。
B、学生交流画图情况,师生评议。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快乐的国庆节
- 运动会
- 仙境在哪里
- 多味寒假
- 游五中生物园
- 一次难忘的放牛
- 爱心献灾区
- 春天在哪里?
- 春天,我爱你
- 生命的启示
- 王东钰
- 给灾区小朋友的一封信
- 假如我是一名医师
- 擦鞋记
- 妈妈的眼睛
- 体验经济时代下的旅游营销新策略(1)
-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历史必然性(1)论文
- 艺术社团在素质教导中的适用性
- 试论中小物流企业市场营销问题与对策(1)
- 论高校艺术类大学生分类指导
- 晋江市对外贸易中品牌营销的现状与策略(1)
- 关于旧桂系时期广西司法制度执行滞后探因(1)论文
- 中国艺术设计民族性进展状况与动力
- 艺术素养教育革新与实践
- 也说文革的起源——另一个“官方”版本的解读
- 浅谈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司法制度(1)论文
- 浅析基于点击呼叫的网络营销(1)
- 从大局高度深刻领会“三个代表”的思想
- 素描课探究式教导综述
- 简述法律职业化的知识论基础与司法制度合理化(1)论文
- 《长城》2
- 《颐和园》2
-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设计
- 《普罗米修斯》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永生的眼睛》1
-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2
-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 《太阳》2
- 《蝙蝠和雷达》2
- 《白公鹅》教学设计
- 《长城》
- 《永生的眼睛》2
- 《钓鱼的启示》1
- 《和时间赛跑》1
- 《飞船上的特殊乘客》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