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3-21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建议
1.课前,可布置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如:报纸、电视,了解国内外大事,关心国际动态,尤其关注最为动荡不安、仍弥漫着战争硝烟的地区局势。了解维和部队的使命、工作状况。
2.可以从课题入手,提出问题,激发学习的愿望。如,这个中国孩子是谁?他发出什么呼声?他为什么要发出这样的呼声?这只是“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吗?然后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这封信的内容,理清叙述顺序:问候与感谢—倾诉与怀念—发出呼吁。最后,通过有感情朗读、想象、讨论交流等手段,帮助学生感受作者所表达的悲痛、缅怀、渴望和平的情感。
3.抓住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这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教学时,要运用多种手段,尽可能再现情景,调动学生的情感。如:“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着什么”,可让学生去想象:爸爸会呼唤什么,你有什么感受。又如“但是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可补充一些材料,有条件的地方可补充一些真实可信的音像材料,中东战争、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9·11”事件等,通过阅读课文和补充材料,组织学生交流观后、读后感受,让学生真切感受世界并不太平。
4.要加强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训练,通过朗读来表达“我”的感情。朗读时要把握“巨大的悲痛、深切的缅怀”这一情感基调,与小作者一起倾诉、怀念,同悲、同恨。如,“全家沉浸在失去亲人的巨大悲痛中”,“鲜血染红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表浸满了凝固的血”,应用低沉、缓慢的语调读,表达悲痛的心情。爸爸临上飞机说的话“我一定送你一顶‘蓝盔’”,应用坚定的语气读,表达爸爸的坚定信心。“我”仿佛听见爸爸的“呼唤”一句是个长句,层层递进,朗读时语调应逐渐提高,特别是连用三个“和平!”更要重读,以表达强烈的感情。介绍爸爸,“精通四国语言,是一位出色的经济学硕士”以及爸爸“为和平而倒下”这部分,应带着自豪、崇敬的感情来读。
5.课后安排了3道练习题,第1题提出了读的要求,第2题列举了两个含义深刻的句子,要求学生理解,第3题是读、写综合训练。通过写感受,一方面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另一方面训练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这一题的训练可在课文教学后期进行,主要应抒发真情实感,感受的方面、感受的多少不必强求一律。
6.本课生字词较多。“执、硕、圣、充”的声母是翘舌音,要注意引导学生读准。另外,要注意“姨”字中“夷”的笔画,“夷”共有六画。课文中有一些专用词语,如蓝盔、征衣等,教学时,教师可直接告诉学生这些词语的基本意思。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好开心
- 上语文课
- 排练
- 我们的数学老师
- 读《地震中的父与子》
- “观景台”
- 谁不说俺品德好
- 上街买东西
- 父亲
- 猫狗大战
- 去外婆家
- 藏找大赛
- 学炒蛋炒饭
- 螺蛳趣事
- 我的储蓄罐
- 浅谈政府采购的审计
- 内部审计在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的作用
- 旅游后花园理论的美学依据
- 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我国酒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探析
- 酒店信息化管理的论述
- 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和发展原则的分析
- 效益审计的思考与探索
- 研究我国体育旅游节庆现状及发展的对策
- 确立大学生旅游市场开发的策略
- 论内部审计外部化
- 导游服务在旅游审美活动中作用的探析
- 适应市场经济需要加强企业内部审计
- 旅游行业从业人员现状评价和成因的分析
- 研究我国体育旅游节庆现状及发展对策
- 学习《用思想撞击课堂——珍珠鸟的课堂实录》杂感
- 《珍珠鸟》内容提要
- 《珍珠鸟》课文题解
- 《珍珠鸟》教前思考
- 《珍珠鸟》课文评点
- 《珍珠鸟》中心思想 结构分析 写作特点
- 《珍珠鸟》学习思路
- 《珍珠鸟》写作特点
- 《珍珠鸟》中心思想
- 《珍珠鸟》人物描写
- 《珍珠鸟》景物描写
- 《珍珠鸟》背景知识
- 《珍珠鸟》学习指导
- 《珍珠鸟》难句解析
- 《珍珠鸟》课文背景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