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2
《刷子李》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了解“刷子李”高超的刷墙技艺,想象“刷子李”刷墙时的风采。
2.能抓住重点句段反复朗读,体会文章是怎样表现“刷子李”的技艺高超的,感受独特的语言韵味。
3.认识课文中的6个生字,摘录描写精彩的句子。
学习重点
学习本文写人的写作方法,摘录描写精彩的句子。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扣题导入
1.出示课题。
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看见姓李的老师称李老师,看见姓李的会计称李会计,看见姓李的厂长称李厂长,那看见姓李的粉刷师傅,我们称什么呢?
3.可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作者为什么称河北大街一家营造厂的师傅为“刷子李”呢?请同学们结合预习,猜猜原因。
4.“刷子李”他的技艺到底有多高?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要读得流利。
1.师巡视指导。
2.检查自读情况,正音,特别注意以下几个字的读音:蘸(zhàn)和(hè)着琴音必得(dě)发怔(zhèng)调(tiáo)浆天衣无缝(fèng)
3.再读课文,画出能表现“刷子李”技艺高超的语句。
三、小组讨论,深化感悟
根据学生所画句子,顺势导入以下两个话题的讨论:
话题一:黑衣服的描写
1.文中多次写到“刷子李”的黑衣服,你们发现了几处?
2.学生交流列举。(四处)
3.教师小结:听说黑衣服──看到黑衣服──检查黑衣服──发现“小白点”。
4.出示:“最叫人叫绝的是,他刷浆时必……白刷不要钱。”
5.从这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技艺高超)
6.你从哪些词体会到了他的技艺高超?
7.读一读,读出对他高超技艺的赞叹。
8.刚才我们通过对一些重点词句的品析来体会作者描写的意思,下面请同学们运用这种方法,小组讨论其它三处地方描写的好处。
9.小组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10.小组派代表朗读,要让同学听出“刷子李”的高超技艺,在读之前可让其他同学友情提醒,促进交流,深化感悟。
11.为什么要着重写“发现‘小白点’”?
12.指导学生读出曹小三心理的变化。
话题二:刷墙的描写(第五小节)
1.“刷子李”的粉刷本领到底有多强?课文中是怎样具体描写的?
2.学生自读。
3.这一小节,有哪些令你惊叹的地方,找出来读一读,与小组成员交流交流看法。
4.小组派代表小组讨论的结果。
(1)可刷子李一举刷子,就像没有蘸浆。但刷子划过屋顶,立时匀匀实实一道白,白得透亮,折得清爽。(蘸浆的手法高明,或者调浆配料方法巧妙。)
(2)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声,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动作熟练,优美。)
(3)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做的活,效果非同一般。)
5.请一生朗读,其他同学评价。
6.自由练读。
话题三:写法的妙处
1.课文是写“刷子李”的技艺高超,本该花大篇幅描写他是怎样刷墙,刷得怎样好,可为什么却花了那么多的笔墨写他的黑衣服呢?
2.学生交流。
3.教师小结:刷墙的描写是直接写他的刷墙的技艺高超,而黑衣服的描写虽然不是直接写,可从这些描写中却也让我们体会到了他的技艺高超,我们可以称这种描写为侧面描写,但无论是直接描写还是侧面描写,都是为了表现“刷子李”的技艺高超。
四、紧扣末句,总结课文
1.出示最后一小节。
2.曹小三学徒的头一天分别见到、听到?
五、课后作业
用这节课学到的方法,夸一夸身边有一技之长的人,用一段话写下来。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放生后记
- 捉小鸟
- 吹竖笛
- 我们班的淘气鬼
- 整理房间
- 上海野生动物园的迷你猴
- 第一次整理房间
- 我整理小房间
- 记一次演讲比赛
- 怕
- 粉笔
- 我整理小房间
- 我的小鸡——达达
- 学伟人风范
- 刷皮鞋历险记
- 创新教研和开创教育新局面的研究
- 关于高职院校教学改革创新与人才培养质量的研究
- 关注奥运的绿色细节
- 构建与城市化相适应的农村教育机制
- 论充分利用情感因素激活高职英语课堂
- 论信息传播对社会危机的控制
- 关于风险传播的悖论
- 论危机传播中的“回飞镖效应”及其应对
- 关于手机媒体传播信息状况探析
- 论高职英语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 浅议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 论兴趣是推动学生探究活动的动力
- 谈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创新
- 论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教学的优化
- 浅论陕西省竞技体操历史发展的研究
- 《山雨》教学设计
- 《山雨》教学设计
- 用情营造诗意的课堂──《山雨》教学随感
- 《山雨》教学案例
- 《山雨》教学设计
- 《山雨》课堂实录
- 书声琅琅,润物无声──《山雨》一课的诵读教学片断评析
- 读中悟 读中赏 读中用──以读为本学《山雨》
- 《山雨》教学案例
- 《山雨》教学设计
- 《山雨》教学杂谈
- 《山雨》教学设计
- 《山雨》教学设计
- 《山雨》教学设计
- 《山雨》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