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2
《自然之道》教学反思
《自然之道》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讲的是“我”和几个朋友来到南太平洋加拉巴哥岛上,想实地观察幼龟是怎样离开巢穴进入大海的。出于好心帮助了一只幼龟,结果却给成千上万只幼龟带来了灾难,使不少幼龟成了食肉鸟的口中之物。这件事告诉我们:爱护动物就要了解它们,了解自然法则,只有遵循自然界的规律,才能把事情办好。
在教学过程中,我力图让学生通过自主读文、感情朗读、对比体验等过程, 理解文章内容。我觉得本节课最大的亮点是学生的自由辩论:一部分学生以原告——绿色海龟家族身份控告旅行团,并说明控告的理由;另一部分学生以旅行团成员身份为自己申辩;一名学生以审判长身份结案。在课堂上,我给学生搭建了一个充分发表见解的平台,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时间非常充分。学生们敢于大胆发言,课堂上出现了争辩的场面,有的同学认为向导做的对,以此来让这些旅行者不再犯同样的错误,有的同学说向导做的不对,不能以牺牲几十只幼龟的生命为代价来让人们觉醒,还有的同学认为向导的做法既有对的地方,也有不对的地方,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而且也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 在审判长定案的环节,我还为他捏了把汗:如果他判得不公平或有一方不服怎么办,但令我意想不到的是审判长竟然当机立断宣判:旅行团成员由于违背了自然规律使海龟家庭受到了严重的损失,但由于他们也是出于好心,所以旅行团成员要向海龟家族公开道歉。真是思维敏捷,表达清楚呀,看来我的担心是多余的。
但在教学实践中也出现了许多遗憾之处,如:课文内涵突出不够,挖掘不广泛。对“自然之道”的理解强调不够,没有突出违反自然规律就会事与愿违的理念,另外,由于教师本人理解的肤浅,再加上课堂机智欠缺,所以对“自然之道”的理解只停留在“好心办坏事”的这个层面,对于在课堂上学生的回答中能够引出的“弱肉强食、生态平衡、适者生存”等观点没能即使引导,实际上这些也是“自然之道”。
作为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更新观念,以学定教,不能以教定教;要拓展思维,备课时考虑既要周全又要深入。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20年后的我
- 一棵树的命运
- 正义必胜
- 未来的汽车
- 小草的自述
- 黑色星球的秘密
- 假如我是一只蓝色的小精灵
- 未来的火车
- 我在火星上建立基地
- 未来的机器人
- 春的联想
- “干柴棍”翻身记
- 教学有方的孙悟空
- 都不容易
- 梦
- 园林造景艺术学习方法的反思
- 浅谈教学媒体使用中的“人机匹配”
- 努力塑造团结拼搏的班集体
- 教学设计理论对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启示
- 应试教育的深层次原因
- 我们不存在世界一流大学的制度性条件
- 新课程与教学改革
- 小学德育教育论文
- 新世纪亟待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 我国义务教育投资的问题与出路
- “教育转型”与“教育转轨”之辨
- 教育也要积极应对“入世”
- 地方高校研究生招生困境及对策研究
- 波兰尼的默会知识理论及其教育意蕴
- 建立和谐的学校关系
- 体悟“穷困”──《穷人》教学片段
- 我对《穷人》教学的几点设想
- 《穷人》教学反思
- 揣摩心理活动 培养感情朗读──《穷人》教学案例
- 《穷人》教学反思
- 体会内涵 兼顾技巧──《穷人》教学反思
- 精缘于生成──《穷人》教学片断
- 《穷人》教学反思
- 语文课堂呼唤“本色”回归──《穷人》教学案例
- 以《穷人》为例谈巧设疑促感悟
- 从续写《穷人》想到的
- 情感体验 个性飞扬──对《穷人》教学片断的感悟
- 《穷人》教学反思
- 《穷人》教学反思
- 《穷人》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