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2
《自然之道》教学反思
《自然之道》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讲的是“我”和几个朋友来到南太平洋加拉巴哥岛上,想实地观察幼龟是怎样离开巢穴进入大海的。出于好心帮助了一只幼龟,结果却给成千上万只幼龟带来了灾难,使不少幼龟成了食肉鸟的口中之物。这件事告诉我们:爱护动物就要了解它们,了解自然法则,只有遵循自然界的规律,才能把事情办好。
在教学过程中,我力图让学生通过自主读文、感情朗读、对比体验等过程, 理解文章内容。我觉得本节课最大的亮点是学生的自由辩论:一部分学生以原告——绿色海龟家族身份控告旅行团,并说明控告的理由;另一部分学生以旅行团成员身份为自己申辩;一名学生以审判长身份结案。在课堂上,我给学生搭建了一个充分发表见解的平台,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时间非常充分。学生们敢于大胆发言,课堂上出现了争辩的场面,有的同学认为向导做的对,以此来让这些旅行者不再犯同样的错误,有的同学说向导做的不对,不能以牺牲几十只幼龟的生命为代价来让人们觉醒,还有的同学认为向导的做法既有对的地方,也有不对的地方,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而且也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 在审判长定案的环节,我还为他捏了把汗:如果他判得不公平或有一方不服怎么办,但令我意想不到的是审判长竟然当机立断宣判:旅行团成员由于违背了自然规律使海龟家庭受到了严重的损失,但由于他们也是出于好心,所以旅行团成员要向海龟家族公开道歉。真是思维敏捷,表达清楚呀,看来我的担心是多余的。
但在教学实践中也出现了许多遗憾之处,如:课文内涵突出不够,挖掘不广泛。对“自然之道”的理解强调不够,没有突出违反自然规律就会事与愿违的理念,另外,由于教师本人理解的肤浅,再加上课堂机智欠缺,所以对“自然之道”的理解只停留在“好心办坏事”的这个层面,对于在课堂上学生的回答中能够引出的“弱肉强食、生态平衡、适者生存”等观点没能即使引导,实际上这些也是“自然之道”。
作为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更新观念,以学定教,不能以教定教;要拓展思维,备课时考虑既要周全又要深入。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读《数学应该这样学》有感
- 耳朵(诗歌)
- 阳光运动
- 责任重于一切
- 感动
- 祖国我为您骄傲
- 给母校的建议
- 姥姥家的小狗
- 初夏,一抹淡淡的茶花香
- 冬
- 欣赏
- 我懂得了珍惜时间
- 洗碗
- 流泪的旧手帕
- 祖国,我亲爱的母亲
- 浅谈汉语语音节奏与民族文化心理
- 论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探究
- 关于解构主义者有关言语行为理论的观点
- 试论文化意识在比较教育双语教学中的地位
- 浅析汉语词汇与汉民族文化心理
- 浅析语言陌生化及其对文学价值实现的影响
- 论舒曼文化合流理论的反思与建构
- 关于大学生英语文化意识培养策略研究
- 浅析施为性言语行为理论综述
- 浅谈通过言语行为理论透析奥斯汀和塞尔的语言哲学观
- 浅谈简述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
- 论语言、文化与翻译
- 浅谈对“美女”称呼语的语用解读
- 试论交往行为理论与翻译中的角色定位
- 试论中文信息处理与现代汉语语法
- 《怀念母亲》教学建议
- 《草原》四
- 《怀念母亲》教学设计2
- 《怀念母亲》教学设计1
- 《怀念母亲》教学设计3
- 《草原》三
- 《草原》六
- 《草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怀念母亲》教学设计4
- 《怀念母亲》教学设计
- 《匆匆》
- 《怀念母亲》课文简说
- 《草原》二
- 《怀念母亲》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怀念母亲》教学设计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