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5
《月光曲》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将音乐融入语文课堂,借助音乐形象解决语言文字。抓重点词句,感受课文描绘的美好意境,触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进行美读训练。
2、尝试探究性、创造性阅读,激发学生自读自悟、自主学习的兴趣。
3、培养学生的想象、联想能力。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初步了解了贝多芬谱写《月光曲》这一传说故事的内容,大家想不想听听这首著名的乐曲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美妙的乐曲中吧!(播放《月光曲》片段)
2、能说说你的感受呢?(交流,对学生不同的感受都给予肯定。)
二、直奔中心段,感受月光曲美好的意境。(8-9自然段)
1、兄妹俩听着贝多芬先生再为他们弹奏的一支乐曲时,课文是怎样描述的?(打开课文,自读有关段落。)
2、同学们,课文中有一幅插图,这个情景多美:蜡烛灭了,屋子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那么白,那么亮,那么美。现在就请你们把眼睛闭起来想一想,月光怎么清幽,小屋子里是什么情景?屋子里人物的形象怎么样?然后请你们讲一讲这幅图。”(学生各自准备,同座两人对话。)(教师适时点拨观察图画的方法。)
3、请一位同学来说一说图画内容。(即课文第8自然段)
4、刚才我们图文结合,知道课文是通过贝多芬的琴声,引起皮鞋匠、盲姑娘的美妙的联想来写的。
现在我们再读读课文有关段落,并在读课文有关段落时,要带着这样一个问题边读边思考:在这些段落里哪些句子是写实实在在的事物,哪些句子是联想句?请用“~~”画出实实在在事物的语句,用“——”画出联想的语句。
5.再读,感受音乐之美,语言之美,以及课文所描绘的画面之美。
6.请交流一下,你们刚才所画出的语句。
7、师生交流总结。(请几位学生说一说交流的结果)
8、再听录音朗读课文第8、9自然段。
9、兄妹俩听了贝多芬先生的乐曲后怎么样?(陶醉了。)
三、回读全文,探究贝多芬的创作情感。
1.学到这儿,我不禁产生了疑问:贝多芬为什么会弹出这么美妙的琴声,是什么情感促使他弹出这么美妙的乐曲呢?请大家再次把课文读读,从文中的重点词语中找寻原因。
2.创造性地阅读。(先自读感悟,再讨论合作。)
3.交流。(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随机调整,随机点拨。)
A出于对兄妹俩的同情。
语段:兄妹俩的对话。(请两位学生分角色朗读兄妹俩的对话。)
①重点研读:“随便说说。”
②引导体味:“你觉得贝多芬听了兄妹俩的对话,会怎样想?
B是因为盲姑娘爱音乐,懂音乐,是贝多芬先生的知音。
语段:盲姑娘与贝多芬的对话。(请两位学生分角色朗读盲姑娘与贝多芬的对话。)
①“多纯熟”“感情多深”
②贝多芬没有回答,其实他心理会怎样想呢!
C是当时的环境使贝多芬触景生情。
语段:第八自然段。(全班齐读第八自然段。)
引导感悟:“披上银纱”“格外清幽”等
4.情境朗读。
5.引读最后一段。
四、教师总结、提升。
1、贝多芬先生的这支著名乐曲的创作,得益于他的这一次“散步”。同时也表现了他对音乐的执着与痴迷。
2、同学们,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向贝多芬先生有一种执着与热情,向着一定目标奋斗,勇攀高峰。
五、布置作业。
搜集和欣赏贝多芬的音乐作品。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看望爷爷和奶奶
- 三眼怪闹钟
- 赛龙舟
- 大街的夜晚
- 怕死老鼠的小猫
- 鲤鱼三兄弟
- 丁丁画画
- 拿成绩单
- 梦游太空
- 做好事
- 温馨的家
- 不要乱扔香蕉皮
- 妈妈笑了
- 妈妈不见了
- 我的妈妈
- 会计电算化模拟实验的实践与探索(1)
- 美国政府审计准则:电算化系统审计(1)
- 科学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初探(1)
- 会计准则相关问题浅探(1)
- 用Excel进行分步成本核算(1)
- 国有商业银行内部经济责任审计(1)
- 充分发挥会计核算的作用(1)
- CPA审计风险与职业责任承担之研究(二)(1)
- 人力资源会计信息(1)
- 利用成本性态对杜邦分析法改进刍探(1)
- 关于施工企业执行有关会计核算制度的适用性研究(1)
- 注册会计师执业责任保险初探(1)
- 现行预算会计制度改革的中长期思路(1)
- 略论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控制(1)
- 从电算化到成本管理(1)
- 《卖火柴的小女孩》随堂练习 巩固篇
- 《卖火柴的小女孩》训练素材
- 《卖火柴的小女孩》随堂练习 提高篇
- 《凡卡》重点问题探究
-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目标
- 《凡卡》随堂练习 巩固篇
- 《卖火柴的小女孩》考点练兵(二)阅读篇
-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重点
- 《卖火柴的小女孩》范文习作
-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难点
- 《凡卡》重点字词意思
- 《卖火柴的小女孩》考点练兵(一)积累篇
- 《凡卡》教学目标
- 《凡卡》整体阅读感知
- 《凡卡》教学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