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设计> 《颐和园》教学设计

《颐和园》教学设计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21

《颐和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自学本课生字及新词,积累词语。

2.了解按总述、分述、总结的顺序连段成篇的方法。

3.了解颐和园的景物特点及地位,产生热爱首都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颐和园的景物特点及地位,感受颐和园的宏伟美丽。

教学准备:

1.CAI课件、展板。

2.搜集有关颐和园的资料。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颐和园全景图)

同学们,在我们首都北京的西北郊有一座世界闻名的皇家园林,你们知道是哪里吗?

教师板书课题并强调“颐”的笔顺。

二.交流资料,了解颐和园概况。

通过查阅资料,你对颐和园都有了哪些了解?指名说。

三.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提出不懂的问题。

2.前后桌四人一组互相交流不懂的问题。

3.通过交流还有没解决的问题吗?

如果有,板书问题。

四.自由结组,合作交流:

1.浏览课文,用“○”画出课文比较详细地介绍了颐和园的哪些景物。

学生板书:仁寿殿佛香阁大戏楼长廊十七孔桥铜牛

课件出示颐和园的地图,闪烁这六个景物,使学生了解其位置。

2.自由结组:

通过读课文、查阅资料,你对哪个景物最感兴趣,根据兴趣重新结组。

要求“快、静”。然后快速选出你最信任的组长。

3.合作交流:

由组长组织活动。在组内交流查阅的资料,结合课文及资料,准备用你们喜欢的方式向大家介绍你们喜欢的景物。

4.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1)请各组进行汇报,同时,课件出示颐和园景物的相应图片,并配以古筝音乐。

(2)小组汇报的同时,其它组认真听,听后谈谈感受,也可向这组进行提问。

(3)教师进行适时评价、点拨。

五.学习第七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七自然段,用“——”画出课文还向我们介绍了哪些景物?

学生板书:谐趣园“买卖街”廓如亭知春亭

课件闪烁这四个景物在地图中的位置。

2.课件显示这四个景物的图片,教师加以声情并茂的介绍。

3.欣赏后你有什么感受?

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六.课外延伸,补充资料(师生共同交流)。

1.通过查资料,你还知道颐和园的哪些景物?

2.老师也查到了一些资料,你们想看看吗?

(课件出示颐和园的一些景物图片,并加以简单介绍。)

3.学生把收集的资料贴到展板上。

4.小结:颐和园的景物真是数不胜数,各具特色,就是看上几天也看不完看不厌。

板书:……

七.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谈感受。激发热爱首都之情,产生自豪感。

八.了解本文写作方法:

1.二至六自然段与第七自然段都是在介绍颐和园的景物,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板书:详、略。

2.课文是怎样连段成篇的?与《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有什么不同?

九.布置作业:

1.积累词语,选择喜欢的词语抄在好词好句本上。

2.课下观看展板,交流体会。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的姐夫
小老虎——我
爸爸,我想对您说
西 瓜
童年趣事
感谢朋友
淘气的小表弟
我是一朵云
第一节乒乓球课
我的妈妈
谎言
奇趣“怪石”
荷塘月色
夜晚突然停电了
美丽的菊花
日本法律近代化的错位与纠正(15)法学理论论文(1)
正确的观点、缺憾的论证
罗马法精神在中国的复兴(5)法学理论论文(1)
法律价值概念的解释法学理论论文(1)
再论建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学法学理论论文(1)
亟待法治建构的警察裁量权法学理论论文(1)
自发的法律与自由市场法学理论论文(1)
浅析缔约过失责任法学理论论文(1)
罗马法精神在中国的复兴(2)法学理论论文(1)
市民社会理论的研究法学理论论文(1)
法治的基础、目标和途径
罗马法精神在中国的复兴(4)法学理论论文(1)
析自由心证原则法学理论论文(1)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法制问题法学理论论文(1)
浅析缔约过失责任(4)法学理论论文(1)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4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2第二课时
《开国大典》第二课时说课设计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9第三课时
《开国大典》教学杂谈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9第二课时
《开国大典》教材相关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3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2第三课时
《开国大典》说课设计
《开国大典》学法提示和预习提示
《开国大典》教案学案设计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2第一课时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9第一课时
《开国大典》第二课时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