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1-03-12
《太阳》教学设计之五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作者按事物的几个方面安排了哪些材料。
2.学会本课的2个生字;理解11个词语的意思;能用“因为……所以……”、“虽然……但是……’’,“如果……就……”造句。
3.知道课文运用数据和比较来说明事物的方法。
4.了解一些有关太阳的知识及太阳与人类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自学生字新词,学习“提示”,给课文分段,细读第一段。
教学过程:
一、揭题、审题。
同学们,在晴朗的日子里,我们天天都能见到太阳,可是关于太阳的知识你知道多少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篇介绍太阳知识的课文。(板书课题)
根据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让学生提出问题,教师作板书,)
接下去我们来看看课文,是不是写这些东西。
二、自由朗读课文,自学:
(1)一边读,一边对照刚才的问题在课文中的哪部分,想—想每段写什么。
(2)自学生字、新词,要求读准字音,理解词义,识记字形。
三、证实审题推测。理出课文思路。
根据审题时学生推测的内容,逐一与课文有关段落对应起来。
板书:
远(1)
特点 大(2)
热(3)
太阳 动植物(4)
关系 天气变化(5-6)
(4-8) 防治疾病(7)
总结全段(8)
四、学习“提示”,对照以上板书,明确阅读训练重点,给课文分段。
1.看板书,说说课文安排哪几方面的内容,课文可以分几段。
2.齐读“提示”,对照刚才的归纳,看看是否归纳正确,强调本单元阅读训练的重点是了解课文作者是按事物的几个方面安排材料的,
五、检查字词学习情况(词浯表中11个词语),重点教学“繁殖”、“水蒸气”两个词。
六、细读第一段。
1.默读第—段,边读边填写表格。(表格见《教参》65页)
2.讨论填表的情况,然后齐读表格的内容。
3.读读下面的句子,给加点的词语换个意思相近的词语,
A.其实( ),太阳离我们有1.5亿公里远。
B.我们看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 )它却大得很。
C.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 )要走3500年。
D.中心温度估计( )是表面温度的3000倍。
七、作业
1.抄写课后习题4中的词语,含生字的词多写两次。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细读课文第二段,完成部分书面作业。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
太阳有哪三个特点?用数据具体说明这个特点的。
二、细读第二段。
1.指名朗读第二段,思考并回答;
这段的结构是怎样的?(总分总)划出总起句和总结句。
2.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从哪些方面具体说明太阳和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
边讨沦边板书:
(1)动植物人的吃穿用靠太阳
关系(2)云雨雪是太阳带来的,
密切(3)热冷风是太阳带来的
(4)太阳光可用来防冶疾病
3.齐读最后—个自然段。讨论:
(1) 这段话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总结,强调)
(2)在说明方法上有什么特点?(正面叙述和反面叙述配合),哪—段也是这样说明的;
(3)在段中分别找出“光明”和“温暖”的反义词:
4.朗读第4和第8自然段。
师导读:“太阳离我们这么远,……关系密切。”作者从正面叙述——
生接读:有了太阳……
师导渎:从反面叙述——
生读:如果没有太阳……
三、作业,
(1)作业本第1题。
(2)背诵第8自然段。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总结全文,明确课文安排材料的方法,完成全部书面作业:
教学过程
—、默读课文,填写课后习题2的表格。
二、讨沦检查填表情况。
三、看表格完整地回答:课文作者按太阳的哪几个方面写的?每个方面安排了哪些材料?
四、本课是一篇说明文,这类文章一般有什么特点呢?(可从内容、表达方式、结构及语言方面来认识,详细见《教参》)
五、课文第一自然段中直接写太阳离我们很远的句子是哪几句?可不可以单列为一段?与原文相比,哪种开头好?为什么?(进一步理解“传说”)
六、作业;
(1)听写词语。
(2)作业本第3、4、5题。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
- 鹦鹉
- 水仙花
- 洗碗
- 雨中情
- 一次难忘的升旗仪式
- 家乡的美景
- 吹泡泡
- 第一次演讲
- 《沙滩惊奇》观后感
- 萝神鼓
- 我的家
- 聪明泉
- 乌鸦和狐狸
- 呼家庄——我的乐园
- 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公共事务管理主体的合法性思考
- “民主集中制”的本质与毛泽东的集权思想
- 杭州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中的一些问题及对策
- 可比性的概念:文化政治视野里的普遍与特殊
- 轨道交通对杭州城市发展的作用
- 广州新白云机场轻轨桩排式地下连续墙的受力分析
-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利益关系分析
-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架空接触网电分段的设置
- 跨座式单轨高架车站结构选型
- 城市轨道交通开发利益影响范围研究
-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融资模式探讨
- 政治研究的微观层面
- 钢轨电位限制装置与框架保护关系的分析
- 客运专线对沿线城市铁路客运量分流问题的研究
- 上海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融资与管理的改革
- 《丑小鸭》教学设计之三
- 《称象》教学设计之三
- 《画风》教学设计之二
- 《画风》第二课时说课设计
- 《丑小鸭》教学设计之二
- 《丑小鸭》教学设计之一
- 《要下雨了》综合资料3
-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12
- 《称象》教学实录及点评
- 《和时间赛跑》教学设计
- 《要下雨了》朗读指导及练习设计
- 《称象》教学设计之二
-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11
-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设计之一
- 《称象》教学设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