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11
《威尼斯的小艇》教学设计之三
《威尼斯的小艇》是一篇清新、隽永的散文,全文篇幅虽短,仅五百字左右,却把小艇勾勒得活灵活现,富有情趣。那么,怎样在一节课内完成这篇课文的教学,并体现学生的自学能力呢?这就需要在预习上下功夫。如果仅简单地布置几个预习题,学生一定索然无味。于是我就想,何不让学生动动手呢?我就让学生看书,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找出书中描写小艇样子的句子做一只小艇。这个新颖别致的预习作业一布置,学生兴趣颇浓,大有跃跃欲试的样子。这样,即使你不叫学生看书,学生也会自觉认真地看书了。
课堂上,当教到“威尼斯小艇的样子”一段时,请几个学生拿出自己动手做的小艇,用课文中有关句子向同学们介绍自己是怎样做的。周密同学说:“课文中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像独木船。我就把船身做深、做窄一些。课文中说小艇像新月的样子,我就在船的两头各装一个角,使它看上去弯弯的,两头翘起。”周一一同学说:“我也是照着书上写的两个比喻句来做的,不过书上还写到小艇内有皮垫子,有窗子,我就在船里安了沙发似的皮垫子,装上了窗子。我想,坐在这样的船上真是其乐无穷啊!”徐超同学还做了船浆,边讲边演示,真像书中所说的“行动起来,轻快、灵活,仿佛一条蛇。”在有声有色的介绍中,学生既掌握了课文的内容,节省了课堂教学时间,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真是一举多得。
在教“船夫的驾船技术”一段时,先让学生找出这段的中心。(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然后想想课文围绕中心句从哪几方面写的?(速度极快、操纵自如)在讨论作者是怎样写船夫驾船时操纵自如时,让学生抓住“拐”、“挤”、“穿”这几个动词刻画的特写场面来体会驾船人的身手。然后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采用引读的方法,我读船夫遇到的情况,学生读船夫的动作,这样能让学生在脑中再现船夫游刃自如的驾船画面。
“小艇的作用”一段,作者经过细心观察,根据人物的不同特点,抓住每一种人的瞬间行为,再加上作者的联想,如速写一般对四种人作简明的刻画。我让学生默读课文,找出文中哪些是作者看到的实实在在的事物?哪些是作者的联想?然后填表:
填好表后我对学生说:“平时写好一篇作文不仅需要仔细观察事物的特点,还需要我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这样一来,在阅读中渗透了写作指导,做到了读写结合。
文章的结尾是写威尼斯的夜,为了让学生明确作者这样安排结尾的用意,我让学生讨论一个问题:“课文为什么用宁静的夜结尾?”学生通过讨论回答:“半夜,小艇停泊不动,威尼斯也就沉睡了,由此结尾反衬了艇的作用大,人们的活动离不开小艇。因此,小艇就成了威尼斯重要的交通工具,相当于街头的汽车。”
最后,在分析完课文后我运用电教手段,放一段“威尼斯小艇”的录像,使学生从整体上感知、深化认识,录像那丰富多彩的画面,娓娓动听的解说,以及对威尼斯有多少条河、多少座桥、小艇的又名、形状、作用的详细介绍,使学生不仅领略了意大利著名水上城市威尼斯的风光,还使学生对这座水城的重要交通工具小艇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这堂课上得较成功的地方是,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作烦琐的讲解,也没有琐碎的提问,惜时如金,该读的读,该议的议,该动手的动手,教师起到了启发、引导的作用,学生学到了读书方法,提高了阅读能力,真正做了学习的主人。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家
- 我爱我家
- 快乐与烦恼伴我成长
- 浓浓师生情
- 快乐足球
- 我的校园
- 腊梅
- 快乐的“小旅行家”
- 夏雨
- 老师伴我成长
- 一首小诗
- 春天来了
- 如何面对生活
- 刻在课桌上的年龄(1)
- 读《鲁滨逊漂流记》
- 创意产业价值链知识整合刍议
- 2016本科生经济学开题报告范文
- 最新经济学理论论文答辩
- 最新经济学开题报告范文
- 我国城市互联网信息差距形成与治理探究
- 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 联盟组织之间知识共享效率的主体因素研究
- 建设知识共享区域的创新能力
- 关于钢结构建筑的中国发展前景
- 最新经济学理论论文题目
- 企业利润与产品线选择关系的实证研究
- 针对国外图书情报学领域知识管理可视化的研究
- 社会网络的隐性知识转移机制实证分析
- 2016经济学论文致谢
- 教育对经济互动发展影响研究
- 积累运用一
- 《我的信念》教案
- 杜甫(教案)
- 三味书屋(教案)
- 卢沟桥的狮子(教案)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
- 竹影(教案及说课稿)
- 和时间赛跑(教案)
- 《米洛斯的维纳斯》教学设计
- 加了一句话(教案)
- 《童趣》教案设计
- 《范进中举》课堂教学设计
- 山坡羊 潼关怀古(教案)
- 《病梅馆记》的研究性学习设计
- 《珍珠鸟 》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