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4-10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A
学习目标
1.认识4个生字,学会11个生字。结合上下文体会“一丝不苟、融为一体、赏心悦目”等词的含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先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关系,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4.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
课前准备
描写聋哑青年外貌和他看鱼、画鱼的句子的投影片。
A 案
第 一 课 时
导入新课,提出自读要求
1.鱼会在哪里游呢?今天我们学一篇课文,题目是“鱼游到了纸上”(板书)鱼怎么会游到了纸上呢?
2.请大家带着疑问去读课文。(提出自读要求)
a.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读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b.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c.“鱼游到了纸上”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是什么意思?
学生充分自读后小组内交流
检查自读情况
1.检查生字读音:花港清澈一丝不苟厂徽聋哑
2.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全班评议,并指导读好长句子。
3.课文主要讲了件什么事?(看鱼画鱼)
4.说说对“鱼游到了纸上”的初步理解。
第 二 课 时
回顾上节课内容,明确学习目标
上节课,我们熟读了课文,这节课我们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学习一些描写人物的方法。
研读课文,体会人物品质
1.默读课文,思考:你觉得聋哑青年是一位怎样的青年?你是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的?用笔画出这些句子,并把自己的体会简要写在旁边。
2.同桌交流,读读画好的句子,并把自己的体会说给同桌听。
3.全班交流,引导学生体会聋哑青年勤奋、专注的优秀品质,并把自己体会到的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重点引导学生从下面句子中去体会。(用投影片逐一出示句子)
a.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老是”“呆呆地”“静静地”都说明了这个青年和其他看鱼的人不一样,入神着迷,到了忘掉自我的程度。
b.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
这句话充分表现了青年的忘我。在围观的人赞叹议论时,他没有任何反应,除因他是聋哑人外,更重要的是他专心致志地作画,眼中所见,心里所想,笔下所画全都是鱼,仿佛自己也变成了一条鱼,才把鱼画活了。
c.他似乎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自己。
他学画才一年多,为了画好金鱼,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
青年看鱼、画鱼持之以恒,勤奋执著,才将鱼画得那么生动形象。
d.先游到了我的心里。
鱼“先游到了我的心里”,是青年长期观察后,对金鱼特点非常熟悉,在头脑中形成了准确生动的形象,才会下笔如有神。“鱼游到了纸上”是女孩惊奇的赞叹,表明青年画技高超,画得鱼活灵活现,形神兼备,像活的鱼在纸上游动一样。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a.读了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一位什么样的青年?
b.把你的体会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c.指名评读。
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的方法
1.聋哑青年那勤奋专注的形象,一定会深深印在我们的脑海中。那么作者是怎样观察和描写,才使这个人物如此生动的呢?请同学快速浏览课文,说说自己的发现。(作者不仅仔细观察,认真看、仔细听,并且与青年进行笔谈;而且在描写时注意通过外表、神态、动作和语言描写,来表现青年人的执著与专注)
2.小结:作者是生活中的有心人,不但观察细致,抓住人物特点,而且描写细致入微,才写出这样生动感人的好文章。
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随文练笔
1.(出示插图)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赞叹着、议论着。那么人们是怎样赞叹和议论的呢?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插图,展开想象把它写下来。
2.指名读作文,进行交流。
3.课外作业:留心观察自己的同学,抓住特点,多看、多听、多问,写在自己的日记本上。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战斗王之神龙气功
- 奇怪的事
- 孙悟空回乡
- 下大雨了
- 爬山记
- 我教爸爸做油炸香蕉
- 葡萄牙之行
- 五指的对话
- “小黑”当妈妈
- 小摄影师(续)
- 金丝鼠
- 肯德基
- 狐狸和老虎
- 上网
- 古老、美丽的颐和园
- 关于高职顶岗实习质量校企合作评估机制创新与实践
- 试论高职以科研促教学
-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中的德性人格特征
- 试析高职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技能教育的融合机制
- 关于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
- 试析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 试论提升高职教育管理者素质的路径
- 试论高职《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的教学改革
- 试论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途径
- 关于高职应用写作网络化教学模式的探析
- 简论美国学徒制的移植、断裂与重塑
- 关于引入CIS系统强化高职学生自我识别探究
- 试论高职土建类专业专业建设的几点认识
- 职业教育教学论研究:析历程\问题与展望
- 试析Moodle开源系统的PBL教学模式
- 《囚绿记》教学实录
- 轻拢慢捻抹复挑──对《卫风·氓》中几个关键句的品读
- 《囚绿记》教学反思
- 《氓》之儒学风格
-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 《〈诗经〉两首》有关资料
- 《囚绿记》课文导入
-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 《囚绿记》教学杂谈
- 悖礼无嗣终遭弃──读《氓》札记
- 《诗经》的内容
-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 《诗经·小雅·采薇》新解
- 《诗经》的艺术特点
- 《故都的秋》说课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