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鸡》教学
翻新时间:2023-06-28
《母鸡》教学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对母鸡由厌恶到喜爱的情感经历。
2邻居母鸡的生活习性及伟大的母爱在母鸡身上的具体体现。
3比较本文与《猫》在写法上的异同点。
一、交流见闻,导入新课
1交流课前收集的关于母鸡的见闻。
2导入新课:
猫是一种很平常的小动物,可是在热爱社会的老舍先生看来,却如同一个既可爱又淘气的孩子。那么,老舍眼里的母鸡又是怎样的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老舍先生的另外一篇文章《母鸡》。
二、自读自悟
1师生共同制定阅读目标。
(1)圈出生字词,读准字音。
(2)认真朗读课文,达到读流利、读正确。
(3)弄清课前“导读”中提出的两个问题:
老舍先生笔下的母鸡是一致怎样的母鸡?
比较一下,本文和《猫》两篇课文在写法上个有哪些特点?
2自主阅读,边读边批注。
三、汇报交流
品评母鸡之长短,体会作者之喜恶
1再读课文,小组讨论:
(1)文中直接写作者对母鸡由讨厌到不讨厌这一情感变化的语句有哪些?
(2)作者分别通过哪些具体事例写母鸡的讨厌与不讨厌?每个事例各用一个恰当的词语概括。
(3)联系上文和生活体验谈谈自己对第九自然段的理解。
(4)句子辨析:
“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可改为“我不再讨厌母鸡了”吗?为什么?
2全班交流。
3同组合作,有感情朗读课文。
四、分辨褒贬,积累词语
1思考讨论:
作者在表达自己对母鸡由厌恶到喜爱的感情变化的过程中,遣词造句的感情色彩也发生了变化,找一找,读一读,品一品。
2分类摘抄词语。
把自己欣赏的词句按褒与贬两类,摘抄在“采蜜本”上。
五、反复回味,走近老舍
1师生对话,交流各自读过《猫》和《母鸡》后,对老舍及其作品的看法。引导学生初步学习赏析名篇的方法。
2找一篇老舍先生的其他文章,和好朋友一起读一读,然后互相交流阅读体会。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捉迷藏
- 北京奥运会的两个“妖怪”
- 漂流
- 助人为乐
- 我的烦恼
- 我的同桌
- 把事弄糟的小猴子
- 我最喜欢的运动员
- 捞球
- 不要哭泣,我亲爱的布娃娃
- 奥运在我家
- 报名
- 我的赛车
- 白水洋之旅
- 我有一盒彩笔
- 中国省制问题研究
- 理性官僚制的困境与创新
- 民主政党的社会学思考
- 我对美学方法、学科定位及审美价值的几点浅识
- 民主价值观的普适性
- 技术与机械制造的抒情形式
- 俄罗斯美术再认识
- 论莫扎特——根据莫扎特的书信
- 宗教热:灵魂的痛楚
- 城市·水墨·现代性
- 审美现代性与日常生活批判
- 美术理论的学科概念和学科建设
- 21世纪音乐教育学科研究展望
- 视觉文化研究
- 论20世纪初期“美术革命”思潮
- 《小小竹排画中游》第一课时教学设计6
- 《四季》教学设计8
- 《小小竹排画中游》第一课时教学设计7
- 《小小竹排画中游》第一课时教学设计5
- 《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建议
- 《四季》教学设计11
- 《四季》教学设计10
- 《四季》教学设计17
- 《四季》教学设计16
- 《小小竹排画中游》第一课时教学设计4
- 《小小竹排画中游》第一课时教学设计3
- 《小小竹排画中游》学习目标和教材简说
- 《四季》教学设计19
- 《四季》教学设计9
- 《四季》教学设计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