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3-04
《和时间赛跑》
教学目标:
1、学生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提出不理解的问题等情况,指导学生再读课文,讨论交流,结合自己生活实例,深入理解课文所蕴含的“珍惜时光”这一深刻哲理。
2、通过课内外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真正理解课文中心“和时间赛跑一定会成功。”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在学生课前预习课文有所收获基础上,通过检查预习的方式了解在学生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提出不理解的问题等情况,指导学生再读课文,讨论交流,结合自己生活实例,深入理解课文所蕴含的“珍惜时光”这一深刻哲理。
教学准备:
教师:幻灯、电脑、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搜集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
教学过程:
一、全文初探
(一)导入新课
教师:今天老师给大家猜个谜语,看谁先猜到:“看不见,摸不着,跑得快,不长脚,只见它过去,不见它回头”。
学生可能猜到谜底“时间”。
然后教师问:“同学们对时间这个概念,是怎么认识的。”引出对时间不断流逝永不复返的认识。
让学生交流预习时搜集的材料,加深对时间的认识。
教师小结:台湾作家林清玄不仅感受到了时间不断流逝,时间的珍贵,更让我们敬佩的是他在生活中还能和时间赛跑(板书),今天我们学习第三课《和时间赛跑》。
(二)检查预习,质疑问难
想想课文讲了哪些事?读后你明白了什么?第一问:学生在课前反复读课文基础上会回答:(1)外祖母去逝,爸爸和“我”谈话;(2)观察太阳变化;(3)观察小鸟飞行路线;(4)和太阳赛跑;(5)和作业赛跑五件事。如果学生说不全,引导其他学生补充。[这一环节设计,培养了学生抓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
第二问:质疑问难:四人小组活动,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提出共性问题。在学生回答后出示预先写好的问题:
(1)“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什么意思?
(2)“我”把什么当作一个谜?
(3)“我”怕什么?
(4)“说不出的滋味”是什么滋味?
(5)“虽然明天还会有新太阳,但永远不会有今天的太阳了”什么意思?
二、重点探究,解决问题
(一)学习课文(1-4自然段)解决前四个问题学习方法可采用指名朗读,自由读这部分内容。联系外祖母去世爸爸说的话谈感受来回答前四个问题,教师这样引入:“从刚才大家疑问中可以看出大家对第4自然段提出问题最集中,那么我们就先来解决这些问题。”然后,学生带着问题读书,小组内交流达成共识:这个谜是“我”对爸爸说的为什么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感到不理解,感到可怕。这里还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生活认识来谈。进一步理解“所有时间里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这句话的意思。
(二)学习课文(6-8自然段)
学习步骤:
教师过渡:“是啊,就因为‘我’对事物永远不会回来这个问题产生了疑问,对时间有了朦胧的可怕认识,促使‘我’在生活中去有意观察。通过观察又有了新的认识。”
学生活动:
(1)自由朗读6、7自然段。
(2)观察课件,帮助理解。
(3)结合自己生活中观察及亲身体验来谈。
(4)再读课文,深化认识。
为了帮助理解,可采用以下方式:
结合学生生活体验谈:教师可让学生回忆自己过去最有意义、最留恋的某个时间或某件事情。问想不想再重新过一次,是不是特别渴望再经历一次。如:某某领奖仪式,幼儿园三年美好时光。这种愿望能否实现?为什么?从而体会时间流逝的无情。
结合学生生活观察谈:充分让学生把自己看到的时间里事物消失的例子谈出来。如花的生长过程:由发芽、长叶、开花到枯萎,明年虽然还会这样生长,却不是这棵花而是另一棵花了。
教师小结:时光一旦过去了,将再不会回来,当“我”留心观察后对爸爸说的话有了进一步认识,并且心里感到了着急和悲伤。于是突发奇想,要与时间赛跑,下面请同学读第“自然段,想作者如何”和时间赛跑“的,跑胜后的心情怎样?画出表达作者感受的句子。教师幻灯出示:“每一次比赛胜过时间,你就快乐得不知道怎么形容。”讨论理解这句话,教师可引导,当“我”跑胜了太阳,提前回到家,赢得的时间可干些什么?从而理解快乐的无法形容。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再谈赢得时间后的感受。这里应重视有感情朗读的训练,使学生从有感情朗读中感受与时间赛跑的快乐。
三、布置作业
课下也试着“与时间赛跑”,下节课谈一谈自己的收获及感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课内外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真正理解课文中心“和时间赛跑一定会成功。”
教学过程:
一、交流和时间赛跑的收获
教师导入:“上节课老师布置给大家一个作业,试着和时间去赛跑,感受跑赢时间那份收获的快乐。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
学生交流:先在小组内交流再指名全班性交流。
(因为学生亲自去做了,有了体验和收获,兴趣会很强烈)
学生可能回答:放学抓紧时间回家,抓紧写作业,比原来节约了时间,充分利用这个时间去看课外书、玩游戏、上网等。这一环节充分让学生谈,使学生此时的感受与作者的感受产生共鸣,在此基础上读第9、10自然段,感受作者20年里受益无穷的喜悦。最后全班齐读第10自然段,把自己感受融汇到读书中去。
二、介绍林清玄背景
这部分内容先由学生介绍,若学生不了解可由教师介绍,目的是让学生充分了解林清玄这位作家,对他产生敬佩之情,知道林清玄的巨大成功是他一直与时间赛跑的结果,激励学生如果能像他那样坚持和时间赛跑也能取得成功。同时,激励学生阅读林清玄的书,去吸取作家其他文章的精华。
三、拓展练习
1.出示两道数学课题:
a.每天24小时,每年365天,80年共有多少小时?每年365天,80年共有多少天?
学生计算得出:700800小时,29200天。
2.写有关珍惜时间的片断或自己学习本文的感受。学生此时会把自己发自肺腑的语言真真切切地写出来,如原来自己是怎样对待时间的,今后又将怎样珍惜时光,和时间赛跑等等。
四、布置作业
(1)设计“惜时”专栏
让学生把自己搜集的珍惜时光的名人名言,谚语、诗歌、散文制做成手抄报贴在宣传栏。
(2)把自己感受最深最喜欢的名人名言、谚语贴在桌子角上或床头上,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激励自己一直和时间赛跑。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爱祖国.爱家乡
- 老师不在的时候
- 今天我值日
- 当我受到表扬的时候
- 我经历的一件事
- 我和我的祖国
- 家乡的变化
- 考试
- 童年趣事
- 我心中的祖国
- 伟大的祖国
- 奥运福娃火娃——欢欢
- 令我难忘的一件事
- 寄往天堂的一封信
- 假如我是风筝
- 浅谈对我院美术教育和教育实习现状的思考
- 试论深化教学改革 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
- 我国职业教育中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失衡及应对策略
- 浅析现阶段我国职业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 关于《导游业务》课程改革与导游服务技能系统研究
- 浅析五年制高职英语教育专业基础英语教学初探
- 浅析现代中等职业教育计算机教学与学生创新思维的拓展
- 试析中等职业学校物流项目教学中竞赛方式的综合运用
- 关于中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素质结构模型初探
- 浅析中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
- 浅议外语教师队伍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结构调整
- 试析积极情感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 浅析中等职业教育中对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 浅析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和专业发展研究
- 浅析中等职业教育的困境及改变对策
- 苏东坡──中国历史上“最不可救药的文人”
- 苏轼的生平和思想
- 读苏东坡《赤壁赋》
- 解读苏轼《前赤壁赋》
- 文具“四美”绝唱千古
- 《赤壁赋》有关资料
- 行走在精神的高地──苏轼《前赤壁赋》赏析
- 我读苏东坡《赤壁赋》
- 文学与哲学的完美结合──浅谈苏轼的《前赤壁赋》
- 才子苏轼
- 《赤壁赋》的美人意象
- 《赤壁赋》的悲音从何而来
- 《赤壁赋》谁是开导者
- 《赤壁赋》“窈窕之章”探解
- 苏轼的文论和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