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28
《钓鱼的启示》
教学目标:
1、认识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出现的生词;
2、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充分感知、体验和表达,感受詹姆斯在服从中透出的悲哀,反思他的行为,懂得遵守规则的必要性;
3、引导学生设身处地体会感悟的同时将学文与导行相结合,使学生懂得如何结合实际,遵守规则。
教学重点、难点: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我”钓到鲈鱼和放回鲈鱼的心情变化;联系上下文内容,体会从钓鱼中受到的启示。
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资料,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课前搜集了哪些有关规则的资料?下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
(生交流搜集的资料。师补充有关名言和美国的一些生态规则。板书课题:钓鱼的启示。)
二、自读课文扫除障碍
师: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认识文中生字词,逐步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学生读课文后指名课文,检查自读情况。)
三、回顾学习方法学生自学交流。
1、师:上单元我们又学习了两种自学方法:第一种是解答自己提出问题的方法。
生:?看问题的上文;?看问题的下文;?从全文整体内容理解。
师:第二种是做批注笔记,能使我们更深入的学习课文。如何做批注笔记呢?
生:画出自己喜欢的重点词句,记下不懂的问题,做简单的归纳概括,在课文旁边或者页下写一两句自己的想法。
2、老师提出自学要求:
(1)再读课文,在文中空白处做批注笔记。
(2)小组内交流体会。对于仍有困惑的问题小组代表记录到黑板上。
3、学生自学课文,老师巡视,指导学生实践自学方法。
4、小组内交流读书体会,组代表将困惑记录到黑板上。
四、交流体会,形成对话。
1、各小组代表交流组内体会,其他成员可以补充。
2、教师根据学生交流情况,创设对话情景,抓住课文重点引导学生深入体会。
(1)师:请同学们读37页金钥匙的内容。怎样能使自己深入课文,对课文产生深刻的体会?(学生自读)
生:把课文中的人物想象成自己;把自己当成课文中的人物。
师:请同学们把文中的詹姆斯换成“我”,然后深入读课文2~12自然段。
(学生练读课文2~12自然段。)
(2)指名学生读课文。
(3)师:请同学们进行细致评价,如果觉得读得好,说说好在什么地方,如果有不足之处说说应该怎样读,为什么?(学生进行细致评价)
(4)再指名读课文,让学生在评价中设身处地体会,读出作者的情感。
3、展开辩论深化思想
(1)鱼到底该不该放呢?请同学们敞开心扉,实话实说。
(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该放或不该放。)
(2)根据学生观点,将全班学生(或按座次)分为正反两方。
正方:必须放鱼反方:不必放鱼
(3)展开辩论。辩论过程中,老师作好方向引导,如,激发学生从自己的已知经验――河水的干涸,生物的灭迹等方面来体会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4)总结辩论,升华思想。
师:“只有按照正当的法规生活的人,才不同于动物。”遵守规则应成为每个人内心的一种意识,不受环境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只有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更美好。你从这篇课文中受到什么启示?根据感受写出自己喜爱的规则名言。
(学生书写名言并交流。根据交流情况,张贴学生写的名言。)
五、积累拓展
1、小组内合作巩固生字生词。2、做摘录笔记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可爱的小金鱼
- 冬天
- 课间活动
- 打扫卫生
- 水草
- 下雨了
- 环保家园
- 快乐的星期六
- 妈妈对我的爱
- 弄虚作假的教训
- 我的“虫子”老爸
- 我收获了勇敢
- 我
- 运动会
- 去森林公园玩耍
- 古代运输有绝招
- 春回大地话立春
- 争渡,争渡,人生目标何处?
- 拔河比赛的制胜法宝
- 你无法叫醒装睡的日本人
- 2014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事迹素材及运用
- 让人“苦恼”的摩擦力
- “用心灵看世界”作文导写及例文
- 牛顿第一定律的探索过程
- 骑着单车学物理
- 靠“扭”前行的扭扭车
- “没有细节的时代”新材料作文导写及例文
- 为什么要用两只眼睛观察
- 四条规则助解文言文
- 清欢自从细中出
- 23美丽的小兴安岭
- 美丽的小兴安岭
- 《小马过河》教学谈
- 《军神》说课稿
- 曼谷的小象(第二课时)
- 《写日记》教学设计
- 我家的房间》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 “ 与 书 交 朋 友 ”课堂实录
- 人教版小学第五册第六单元教案
- 爬天都峰
- 《假如我是……》作文教学设计
- 我爱故乡的杨梅
- 小稻秧脱险记
- 海底世界
- 《我家的房间》教学设计 第2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