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19
《爬山虎的脚》1
学习目标
1、了解爬山虎的特点,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和能力。
2、感受作者对大自然无限热爱的生活情趣。
3、背诵、抄写作者描写生动形象的句子,段落,并仿照课文写一篇介绍植物的文章。
教学重、难点
了解爬山虎的特点,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课前准备
1、课前发动学生观察,采集实物,拍照,收集有关植物攀爬运动的资料.
2、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举行“植物资源”共享会
大自然是一个奇妙的世界,日月星辰、风雨雷电、花草树木、鸟兽虫鱼,真是色彩斑斓,奇妙无穷啊!下面我们举行一个“植物资源”共享会,请你展示自己找到的有关实物,图片,照片,介绍自己了解的植物攀爬运动的资料。
提示课题,范读课文
1、这节课老师要和大家一起走近大作家叶圣陶的《爬山虎的脚》,去了解爬山虎,欣赏爬山虎。
2、板书课题:爬山虎的脚。
3、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爬山虎的?
4、学生交流,教师归纳出本篇课文的两个探究点(多媒体显示):
a、爬山虎的叶子是怎样的?
b.爬山虎的脚是怎样的,又是怎样爬的?
合作探究,深入研读
1、大家希望先探究什么?为什么?
2、四人小组研究描写爬山虎脚的三、四、五自然段,要求(多媒体显示):
a、作者是如何具体生动的描写的?
b、一定的方式把自己探索到的知识向大家汇报、展示。
3、学生自由学习。
汇报交流
1、一组学生竞赛读写“脚”样子的句子,并交流圈出认为重要的词。
(反面、枝状六七根细丝、嫩红)
可让学生明白作者是从脚的位置、样子、颜色三方面来观察、描写的。
2、学生上台板画爬山虎的脚,并口述为什么这样画。可趁机让全班跟着他画,体会比喻句的妙处。
3、三生依次上台(师给带上他自己画的爬山虎的头饰)作“自我介绍”,师鼓励灵活表述。
4、同桌介绍。
5、四生开火车读具体写脚怎么爬的句子,并交流“爬”有关的重要动词。(爬:触一巴+拉+贴)
6、多媒体动画演示爬山虎是怎样爬的。
7、指导朗读。
8、点击出示中心句: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
质疑:“一脚一脚”能不能换成“一步一步”,为什么?
9、从中你又能体会到什么呢?(落实人文性)
教师可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来体会,例如:往上爬、蚊龙的爪子、相当牢固、休想拉下等。
10、小组比赛朗读。
11、一生扮演爬山虎的角色,演一演,说一说怎样爬。
积累语言
抄写你认为写得好的句子,并背诵三、四、五自然段。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人不能缺少的东西
- 我从来没有这么伤心过
- 论小学网
- 小鱼和小鸟的哭诉
- 感谢您!我的妈妈!
- My mother
- 四川大地震
- 放飞的梦想
- 小区里的“黑豹”
- 我印象中的爸爸
- 我战胜了自己
- 汶川大地震
- 学游泳
- 抬头——微笑
- 诚信撒满人间
- 浅析时装“秀”在服装销售终端的运用(1)
- 浅析侦查人员以庭审角色代入机制(1)论文
- 论传统艺术的观照方式
- 独立保证制度初探(1)论文
- 市场营销专业体验式实践教学模式研究(1)
- 并购企业营销整合战略有关问题研究(1)
- 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对执政党建设的探索和发展
- 论房地产营销过程中的价值传递(1)
- 政府支持下的供销合作社农产品营销的探讨(1)
- 对室内陈设艺术的文化体现研究
- 论司法警察执法形象之提升(1)论文
- 毛泽东党的建设理论与实践
- 中国政治学百年历程
- 论保险市场转型过程中的营销创新(1)
-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实录
- 《小英雄雨来》综合资料二
-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一
- 《小英雄雨来》学习感受
-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八
-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十一
-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三
-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四
-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九
-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十二
-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综合资料
-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词句教学
-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十
-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片断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