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2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教学目标:
1.学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圣洁、骏马、雄鹰、潺潺、回荡、滋润、善待、松脂、宝贵、滋养、婴儿、眷恋、闪闪发光”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感受最深的部分。
3.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
4.体会人类与大自然休戚相关、不可分离的关系,懂得应该保护环境,爱护家园。
教学重点:通过诵读,感悟文章优美的语言,感受人与自然息息相关的情感。
教学难点:理解含义深刻的语言;通过学习,引导学生获得对自己生存的土地、家园的深刻认识,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准备:
投影仪,收集关于美国印第安人和首领西雅图的知识,了解印第安酋长西雅图发表演讲的时代背景。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设疑,引入新课
1.完成填空练习:()的土地
学生口头填空,教师板书词语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将来到这样一片土地上──《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解题。理解“神圣”的意思(原指极其崇高而庄严,不可亵渎)。
过渡:“这片土地”指的是哪片土地?为什么用“神圣”来形容呢?让我们开始今天的学习。
二、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想想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
2、交流主要内容,了解“这片土地”指的是哪片土地?补充介绍文章背景。
19世纪50年代,“华盛顿特区”的白人领袖想购买美国西北部的印第安人领地。本文是根据当时印第安人酋长西雅图的回信编译的。西雅图对白人很友好,为了纪念他,美国西北最大的海岸城市命名为西雅图。白人居民还在他的墓地上建立了纪念碑。
3、围绕“神圣”,理清文章脉络。
指名分段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神圣”讲了哪些内容?
1~3自然段:总写这片土地的每一个部分都是神圣的。
4~8自然段:表达了西雅图酋长对白人的强烈要求,如果把土地转让了,希望白人能牢记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9~11自然段:进一步阐述了人类和大地的关系,指出大地是人类的母亲,人类属于大地,升华了文章的主题。
三、研读课文1-3自然段,初步理解“神圣”
1.正像同学们刚开始上课时所说的,我们常用广阔、肥沃(列举学生填空时用的词语)等词语来形容土地,而作者却选择了“神圣”这个词语。那么1.2.3自然段中,哪些词句让你感受到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边读边想边勾画,并批注下自己的感受。
2.交流表现“神圣”的词句。
重点理解以下语句,并相机指导朗读:
(1)“对我们这个民族来说这片土地的每一部分都是神圣的。”
“我们这个民族”──印第安人,演讲的原文中自称为红人。
(2)“我们是大地的一部分,大地也是我们的一部分。”
这句话充分地表明了人类与大地不可分割的关系,也预示着这片神圣的土地对于我们有多么重要。
(3)“我们和大地上的山峦河流、动物植物共同属于一个家园。”
这句话再一次表明了人类与大自然紧密相连的关系,同时也告诉我们:不应该以旁观者的姿态去面对,而应该用主人的身份去保护自己的家园。
3.师读第一自然段,引导:就在这每一部分都那么神圣的土地上,呈现出了怎样的画面?
生自由阅读1-3自然段,想象,交流自己“看到”的画面。
小结:我们尊重这片土地上的任何东西,它们是那样圣洁。
4.引读2.3自然段。
四、小结:这就是我们的家园,这就是我们神圣的土地。这片神圣的土地对于我们是如此的重要,如何保有这份神圣呢?同学们课后自主阅读课文,找找答案。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老妈学跳舞
- 我的懒老爸
- 我是春天的小雨点
- 有趣的游戏
- 暑假计划
- 去博物馆
- 我一个人去超市买本
- 妈妈帮我改名字
- 汉语拼音王国的争吵
- 美丽的十三小
- 我眼中的小表弟
- 我和妈妈逛商场
- 该出手时就出手
- 失败不要放弃
- 野炊
- 巧用沟通艺术激励学生成才
- 人的全面发展与“三个规律”认识的深化
- 第三代领导集体对邓小平“三农”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 地方党委新型领导体制架构模式探析
- 对海德格尔的艺术作品本质论
- 科学技术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 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企业制度
- 对三维动画技术与三维虚拟技术探析
- 关于21世纪社会主义的若干思考
- 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学习“三个代表”
- 中国
- 论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的内容和特点及其历史局限性
- 体验餐具设计影响因素研究
- 预期违约制度在我国合同法中的适用(1)论文
- 对我国钢琴作品创作手法特征探析
-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二
-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教学建议
-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教学设计一
- 《触摸春天》教学设计一
- 《触摸春天》教学建议
- 《触摸春天》教学设计二
- 《永生的眼睛》综合资料
- 《触摸春天》教学片段
-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三
-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十三
- 《触摸春天》教学设计三
-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建议
-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教学设计二
-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教学设计四
- 《永生的眼睛》练习设计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