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08-21
《白杨》2
第二课时
一、课前谈话,引发兴趣
茅盾的《白杨礼赞》赞美了白杨力争上游的品格和具有白杨一样品格的北方人民,那么袁鹰的《白杨》要歌颂白杨的什么品格呢?下面我们就学习《白杨》这篇文章,(板书课题:白杨)
二、指名朗读全文
1.思考:从爸爸介绍白杨树的话中,可以看出白杨有哪些特点?
2.讨论得出答案,老师板书:(①外表:挺直、粗壮;②内在:哪里需要就在哪里扎根,坚强、不软弱、不动摇。)
3.结合课文前后内容谈谈你对白杨的特点的理解。
4.朗读这段话,体会白杨的品格。(有感情地朗读)
5.练习背诵此自然段。
三、细读课文,理解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
1.默读课文,自学。(投影出示)
读句子,联系上下文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1)一位旅客正望着这些戈壁滩上的卫士出神。(“卫士”是什么意思?本课指的是什么?这位旅客为什么“出神”?)[讨论后板书:边疆建设者]
(2)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表白了自己的心。(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爸爸“在表白着自己的心”?他表白了自己什么样的心愿?)[讨论后板书:扎根边疆、建设边疆]
(3)爸爸一手搂着一个孩子,望着窗外闪过去的白杨树,又陷入沉思。(课文第一处讲到“沉思”,爸爸在沉思什么?这里爸爸又在沉思什么?)
2.小组讨论解答。
3.大家分析解答。
4.朗读这几句话,体会其中的深刻含义。
四、老师:望着窗外的卫士,爸爸想着、想着,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这是为什么呢?学生接着回答。然后
1.指名一人朗读课文最后一句话,大家分析其中的深刻含义。
2.“微笑”又说明了什么?(板书:无私奉献的精神。)
3.朗读训练,体会边疆建设者的无私奉献的精神。
4.练习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五、朗读全文,想想课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六、确定中心思想,完成课后练习三(选择中心)
说明:课文采用的是借物喻人的方法。(板书:借物喻人)
七、总结深化
本文作者袁鹰运用借物喻人的方法,热情赞美了具有白杨一样品格的边疆建设者,他们扎根边疆、无私奉献的精神感染了在座的同学们,也感染了老师。希望我们共同努力,创造祖国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八、布置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熟课文
教学反思:
《白杨》一课是一篇寓意很深的借物喻人的文章。首先我以生活作为学生理解课文的最根本的落脚点。只有体会到生活中人们的无私奉献,才能感受到文中作者对白杨的敬意,实际上是对建设者的赞美。因而我紧紧抓住树与人的联系。从有限的课堂教学中去反映无限的生活情景。
其次,我更注意学生个性化的培养,在教学完第二环节,学生已经初步理解了作者如何赞美白杨树的内容之后,我又让学生将自己的理解用一幅画表现出来,学生非常乐于表现自己,同时也体现了个性化的发展、创新能力的培养。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奇特的“发明”
- 偷看电视
- 一件难忘的事
- 我家的趣事
- 还差5秒
- 竞选经费
- 一辈子也不会忘怀的事
- 杨老师“改革”了
- 害人精
- 我哭了
- 一次火灾演习
- 我当一天小老师
- 偷看电视
- 抹不去的记忆
- 一次危险的尝试
- 认真履行审计监督职责 优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 试析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倾听能力的实践探索
- 关于理工科高校大学生人文社科教育现状分析
- 关于国企内部审计制度的现实思考
- 关于邢台市第十中学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 领导干部履行职责审计评价体系初探
- 浅探城市公交事业政府规制改革的政策思路-公共政策论文
- 关于高校人文社科科研绩效评价方式的科学性探讨
- 西方公共政策研究主导理论述评-公共政策论文
- 我国企业的内部审计
- 浅议我国企业的绩效审计
- 精英博弈、亚瘫痪状态与村庄公共治理-公共政策论文
- 关于高中生考试焦虑与自尊、社会支持的关系
- 试析加入WTO对我国公共政策执行的影响-公共政策论文
- 探析公共支出的用途-公共政策论文
- 《借生日》教学设计之一
- 《小松鼠找花生》教学设计之九
-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之三
-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之八
- 《借生日》教学设计之三
- 《借生日》教学设计之二
- 《雪地里的小画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之二
- 《小松鼠找花生》教学设计之八
-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之七
-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之六
- 《雪地里的小画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三
-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之九
-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之一
-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之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