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3-08
《学会看病》
学习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有关词语。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和心理活动等描写来表现人物,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母亲磨炼儿子的特殊母爱,激发独自面对生活、磨炼自己意志的情感。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2.搜集并阅读作家毕淑敏的资料,阅读有关独立面对生活、磨炼自己意志的文章。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复习旧知。先复习四年级上册《乌塔》一课,感受对乌塔的敬佩之情。
2.谈话导入。在中国有位著名女作家,她为了锻炼儿子学会看病,竟然在儿子发烧生病时,让他独自去医院看病。今天,我们就来读读这位作家写的这个故事。
3.揭示课题。
交流成果,初步感知
检查交流预习成果。
(1)用卡片认读十二个生字;
(2)读课文中生字所组的词语;
(3)说说自己是怎么预习的,或者说说预习后知道了什么。
二、自读课文,整体把握
1.各自用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画出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活动的句子,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交流:(1)说说你画出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活动的句子。(2)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3)
读了课文,你有什么话要说。(可以是对母亲的敬佩,可以是对文中儿子的赞扬,可以是对自己现实生活中的某些现象的看法等等。)
三、再读课文,体会母爱
1.各自再读课文,说说从文中母亲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中,自己知道了什么;在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写一两句话。
2.小组合作,交流各自阅读所得。
3.全班讨论。(1)你从母亲的语言和心理活动描写的句子中知道了什么?(交流中读有关语句。)(2)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交流后就读有关句子。)
四、分角色朗读,体会母爱感情变化
1.同桌分角色朗读课文。
2.全班交流。指名几组分角色朗读朗读课文。
3.说说从课文中,你体会到母亲的感情有什么变化。
五、总结升华,拓展延伸
1.总结: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可以是对母亲磨炼儿子的特殊母爱敬佩,可以对儿子独立面对生活的称赞,可以是每个孩子都有巨大潜能等等。)
2.拓展:(1)在你的生活中遇到过这样类似的母爱或父爱吗?(2)你看见过独自面对生活、自觉磨炼自己意志的孩子吗?或你读过哪些这样的故事?
3.延伸课外:课后,请同学自己参加一次磨炼自己意志活动,说一说或写一写自己的亲身经历。
课后反思
文章很长,有些语句也较难理解,学生也很难读懂母亲的心,在预设教案时,我想到了我也是一位母亲,有着和本文的作者毕淑敏相同的感受,母亲的心是相通的,母亲之间当然容易产生了共鸣,但母亲的心孩子们却不一定读得懂,所以,课堂上我就设计了分角色的学习,想以我这位母亲为载体,引导学生体会这份浓浓的母爱。不论我们的计划考虑得多么周密,都只是预设。“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学生会学到怎样的程度,一直是困扰我的一个问题。在“后教”的过程中,我让学生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按照课文前的阅读提示,边读书边勾画出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的句子,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然后交流。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善良的仙女
- 小石子旅行记
- 乐艾后悔了
- 春天好美丽
- 四个好朋友
- 小毛驴驮大米
- 水果士兵的奇遇
- 爱吹牛的老鼠
- 鸟和树的故事
- 盲石子旅游记
- 小熊嘟嘟的故事
- 老黄牛的一天
- 冬春之争
- 水果找朋友
- 磁铁的妙用
- 上海高校与研究生签声明 论文作假取消学位
- 现行企业会计制度及具体会计准则若干问题的探讨
- 关于村民自治的法律问题的思考
- 浅析汽车买卖中的有关法律问题
- 论市场营销人员薪酬设计
- 中国保健品营销之路的思考
- 公安机关内部审计风险剖析及对策研究
- 上海住宅装修现状与发展策略的研究
- 命运共同体
- 如何选择合适的学校和专业?
- 利用DirectX技术实现的多媒体播放器
- 对我国上市公司管理者收购的思考
- 电视大学教务管理系统(分校版)
- 七拼八凑掺水严重 专家建议取消本科毕业论文
- 略论我国的非完全效力合同制度
- 新编《夸父追日》
- 《夸父追日》课后反思
- 夸父追日
- 夸父追日
- 《夸父追日》教学反思
- 神话
- 《夸父追日》课后反思
- 夸父之魂
- 浊水溪和断藤湾
- 追逐太阳的理想主义者夸父
- 《夸父追日》教学实录
- 《夸父追日》课后反思
- 夸父追日,我们追什么?──两位教师对同一文本的不同认识及设计的比较日
- 《夸父追日》教学杂谈
- 让课堂充满激情──《夸父追日》一课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