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鱼游到了纸上》

《鱼游到了纸上》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7-24

《鱼游到了纸上》

一学习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花港.清澈.一壶茶、鱼缸、聋哑“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课文。

3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4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

二学习重难点:

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体会文章说明的道理,受到启发;理解”鱼游到了纸上“与”鱼游到了心里“的联系。

三学习准备:学生可搜集一些名画,如郑板桥的竹,齐白石的虾等,体会画家技法的娴熟。

四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提炼研读专题

1(板题:鱼游到了纸上)大胆推测”游“字的含义。使学生体会到是对作者的赞叹,赞叹其画技高超,把鱼画得栩栩如生。

2那么让鱼游到纸上的画家又是谁呢?这句话又是谁说的呢?请带着问题自由读书,并尽量读正确、读流利。

二自主读书

1学生自主读书、识字和写字。可点拨学生充分自读自识,在读中批注,并做到读而有疑,然后再找伙伴交流互助。

2检查认读情况,指导写字。注意笔画较多的字:港澈壶缸徽聋

3尝试朗读。面向全体,自由选择段落朗读。发现问题,并进行评价和助读。特别注意生字生词和长句子的朗读。

4课文主要讲了件什么事?(看鱼、画鱼)

5说说对”鱼游到了纸上“的初步理解。

第二课时

一回顾复习

1说说课文讲了些什么?

2上节课我们有什么问题没解决?

指名(师板书)

二读书讨论,解决疑问

1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并勾画。

2四人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为什么说鱼游到了纸上?”鱼游到了纸上“和”先游到了我的心里“有什么联系?

三重点研读

1读5------7自然段,说说”鱼游到了纸上“的含义。(聋哑青年画技高超,画出的鱼活灵活现,如同真的金鱼游到了纸上一般,这是对他的称赞)

2反复朗读,说说作者是通过怎样的描写,使你感受到”鱼游到了纸上“的。

(1)用小女孩的话直接赞叹。

(2)细致的动作描写也是在赞叹他。

(3)写围观人物的赞叹和议论。

3学习作者所用的观察和描写方法。

(1)观察方法:认真看,仔细听。

(2)描写方法:语言、动作描写和侧面烘托。

4出示插图:作者略写了围观人们的赞叹和议论,如果让你具体描写,来表现青年画技高超,你想怎么写?(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后,从语言、神态、动作等方面说一说)

四研读”先游到了我的心里“

1默读课文,体会”游到了心里“是什么意思。

2快速浏览,找到相关段落,说说聋哑青年是怎样使金鱼游到心里去的。(结合”爱鱼到忘我的境界“,出神地观察,,刻苦地练习,进而体会到聋哑青年的勤奋与执着)

3再次研讨作者所用的观察方法和描写方法。

(1)长期仔细观察,并进行笔谈。

(2)举止和神态描写。

4有感情地朗读你认为描写精彩的段落。

五讨论”鱼游到了纸上“和”先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关系。

1自己摘抄描写聋哑青年外貌、神态或动作的语句。

2多么可敬可爱的青年呀,你想对他说什么呢?写一写吧。

课后反思: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的语文老师
不让生命白白流失!
我的老师
老师的微笑
我的语文老师
吴老师二三事
我的语文老师
给老师的一封信
一个刀疤
我眼中的路老师
我的语文老师
在记忆中的人
我的语文老师
我的语文老师
我的语文老师
2012年机关党支部工作计划
学生党支部实习期间工作计划
基层党支部工作计划
党支部工作计划
2012年社区党建工作计划
二○○五年团委工作计划
党支部年度工作计划范文
2010党支部学习计划
2009年社区党支部工作计划
本科第二党支部党支部工作计划
研究生党支部2009学年第一学期工作计划
市委党校党建工作计划
2012年党建工作计划
2012年医院党支部工作计划
2012年农村党支部工作计划
浅析提高物理化学双语课堂教学效果的几点想法
关于南海争端的国际法分析(1)论文
浅谈中职学校师资队伍建设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我们怎样收集我省少数民族文献
试论“心结”鞭策我前行
用地方志史料价值为四化建设服务
浅析丽水学院大学英语教学管理指导思想的分析
书香园中的一枝奇葩——记“民族文献专库”
浅谈高等学校管理者要树立 以效益为主的管理指导思想
有关钓鱼岛问题的国际法思考(1)论文
我国地方文献领域研究综述
做好地方和民族文献参考咨询工作
省地方文献的组织
公共图书馆收集地方文献的途径和方法
试论国际法的强制性(1)论文
《小英雄王二小》教学设计1
《猫和老鼠》上
火车的故事教学案例(二)
会飞的图画
《燕子妈妈笑了》教学设计2
《小英雄王二小》教学设计2
火车的故事(A、B案)
《猫和老鼠》下
兰兰过桥(A、B案)3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2
兰兰过桥(A、B案)2
小蝌蚪找妈妈(A、B案)
火车的故事(A、B案)2
兰兰过桥教学案例(二)
《燕子妈妈笑了》教学设计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