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1-16
《搭石》2
第二课
检查反馈,复习巩固
1、抽读生字卡片。
2、听写部分词语。
寻美悟情,晶读熏陶
1、寻美,知情。
课文许多地方都使我们感受到“美”,有看得见的具体“美”,也有看不见的心灵的“美”,把你认为美的句段读给你的同桌同学听,并向他(她)谈谈你的体会。
2、赏美,悟情。
组织学生交流感受到的美。(教师随机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品读感受,赏美悟情。)
例一:“上了点年岁的人......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让学生找出文中的关联词(“无论......只要......”直到......才......’‘)从中体会老人的公益之心。
例二:“每当上工、下工......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a.看图,品读这段话,想象那优美动人的画面,说说你眼前浮现出什么情景。
b.请几个同学上台表演,体会动作的协调有序。
c.朗读,读出叠词给人的韵律感。
例三:“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a.“风景”是什么意思?
b.作者用文字向我们描绘由搭石引发的一道道风景,如果你是画家或摄影师,你会画下或拍下哪几道风景呢?你能给你的画或照片取个题目吗?把你的想法在四人小组内交流。.
c、各小组推举代表汇报。
(如:背老人过搭石;相让;流动的画;紧走搭石......)
例四:“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
a、你是怎样理解最后一段话的意思?
b.赞颂了搭石什么精神?联结着乡亲们什么美好的情感?
c、文章的结尾表面是赞美搭石的,如果改为以赞美“家乡人”作结的,你准备怎样写?请试写几句。
3、诵美,传情。
a、读一读,把你认为“美”的语段,高声诵读,把你体会到的情感表达出来。
b.评一评:指名朗读,让学生在评议中增强语感。
4、创美,抒情。
a、有个作家说过“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作者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了美,其实,你我的生活也处处有美的存在,你发现了吗?
b.学生交流平凡事物中的“美”。
课后延伸,拓展
选做题:
a、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抄写自己喜欢的语句。
b.小练笔:把你发现的平凡生活中的美的事情或场景写下来。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喜欢
- 江心屿之旅
- 我心目中的叶老师
- 参观恐龙展
- 万年的神农宫
- 四季银杏苑
- 家话“西游”
- 石头的梦
- 挂在我家墙上的蜘蛛
- 声音王国的纠纷
- 过桥想变化
- 我是小小售货员
- 爸爸的生日没有蛋糕
- 热闹的沙滩之夜
- “洞穴之光”观后感
- 完善相关税法严控房地产开发企业偷税_司法制度论文(1)
- 经验的研究司法(3)司法制度论文(1)
- 经验的研究司法(5)司法制度论文(1)
- 谈依法治国(2)司法制度论文(1)
- 谈依法治国(5)司法制度论文(1)
- 司法改革:期待体制性突破(5)司法制度论文(1)
- 民营化
- 我国公司资本制度的效率分析与制度选择
- 增强法治观念,提高执法水平司法制度论文(1)
- 乡土社会中的法律人(2)司法制度论文(1)
- 对我国法制报道发展的新透视 (5)司法制度论文(1)
- 乡土社会中的法律人(9)司法制度论文(1)
- 英国民事司法改革架构中的ADR(2)司法制度论文(1)
- 经验的研究司法(2)司法制度论文(1)
- 浅析司法鉴定工作的现状、问题及对策(4)司法制度论文(1)
- 《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
- 《少年闰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给予是快乐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大瀑布的葬礼》教学设计
- 《少年闰土》
- 《鲸》教学设计
- 《鲸》的自主性学习
- 《狼牙山五壮士》
- 《珍珠鸟》教学设计
- 《给予是快乐的》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鲸》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
-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语文实践课
- 《鲸》教学设计: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合作阅读
- 《珍珠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