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1-16
《搭石》2
第二课
检查反馈,复习巩固
1、抽读生字卡片。
2、听写部分词语。
寻美悟情,晶读熏陶
1、寻美,知情。
课文许多地方都使我们感受到“美”,有看得见的具体“美”,也有看不见的心灵的“美”,把你认为美的句段读给你的同桌同学听,并向他(她)谈谈你的体会。
2、赏美,悟情。
组织学生交流感受到的美。(教师随机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品读感受,赏美悟情。)
例一:“上了点年岁的人......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让学生找出文中的关联词(“无论......只要......”直到......才......’‘)从中体会老人的公益之心。
例二:“每当上工、下工......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a.看图,品读这段话,想象那优美动人的画面,说说你眼前浮现出什么情景。
b.请几个同学上台表演,体会动作的协调有序。
c.朗读,读出叠词给人的韵律感。
例三:“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a.“风景”是什么意思?
b.作者用文字向我们描绘由搭石引发的一道道风景,如果你是画家或摄影师,你会画下或拍下哪几道风景呢?你能给你的画或照片取个题目吗?把你的想法在四人小组内交流。.
c、各小组推举代表汇报。
(如:背老人过搭石;相让;流动的画;紧走搭石......)
例四:“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
a、你是怎样理解最后一段话的意思?
b.赞颂了搭石什么精神?联结着乡亲们什么美好的情感?
c、文章的结尾表面是赞美搭石的,如果改为以赞美“家乡人”作结的,你准备怎样写?请试写几句。
3、诵美,传情。
a、读一读,把你认为“美”的语段,高声诵读,把你体会到的情感表达出来。
b.评一评:指名朗读,让学生在评议中增强语感。
4、创美,抒情。
a、有个作家说过“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作者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了美,其实,你我的生活也处处有美的存在,你发现了吗?
b.学生交流平凡事物中的“美”。
课后延伸,拓展
选做题:
a、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抄写自己喜欢的语句。
b.小练笔:把你发现的平凡生活中的美的事情或场景写下来。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仙人掌
- 体验独臂人
- 小乌龟的自述
- 神奇的杯子
- 那一次,我真后悔!
- 鞋的一家
- 2008,一切都变了
- 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
- 未来汽车
- 我的多功能娱乐桥
- 纸洞钻人
- 我心中的奥运
- 硬币PK纸片纸
- 吹鸡毛比赛
- 爱操心的父母
- 先进性教育心得 (六)
- 春运决心书
- 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决心书
- 新兵入伍决心书
- 治理商业贿赂决心书
- 煤矿安全决心书
- 党员先进性教育心得体会
- 服务决心书
- 小学六年级毕业生决心书
- 党员先进性教育个人总结
- 高考决心书8篇
-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心得体会
- 民主生活会党性剖析材料
- 毕业分配决心书
- 高中毕业生决心书
- 社会公正、社会主义遗产与社会民主主义
- 刺绣的形式特点探析
- 试析崔莺莺《闹简》《赖简》的原因
- 谈藏族传统司法制度初探(1)论文
- 邓小平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 现代艺术现象及理论刍议
- 弘扬艰苦奋斗精神 忠实践行“三个代表”
- 学院艺术设计人才培训模式论述
- 关于两汉县级管辖下的司法制度的简述(1)论文
- 销售预测风险的管理研究(1)
- 对儿童家具绿色营销策略的探讨(1)
- 关于“文化产业”定义的一些思考
- 后极权和东欧知识份子政治
- 艺术设计在多媒体中的可行性
- 二十世纪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近代化进程论略
- 《颐和园》快乐练习:强化练习
- 《颐和园》教学设计15第一课时
- 《颐和园》教学设计1
- 《颐和园》教学设计8
- 《颐和园》教学设计6
- 《颐和园》教学设计9
- 《颐和园》教学设计5
- 《颐和园》教学设计2
- 《颐和园》教学设计13
- 《颐和园》教学设计15第二课时
- 《颐和园》教学设计
- 《颐和园》教学设计7
- 《颐和园》快乐练习:同步训练
- 《颐和园》快乐练习:达标训练
- 《颐和园》教学设计15第三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