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18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七个生字,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体会科学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执着精神,并能把课后的感受和同学交流。
教学重点难点
从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说的过程中领悟观察、思考、论证的重要。
课时安排:一课时
学法指导:自读自悟,讨论交流。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师:同学们,我们地球分为五大洲四大洋,你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学生回答)可是,五大洲是怎么形成的呢?现在,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了解吧!
2.分学习小组学习课文:
1)自读课文,边读边查阅工具书,理解生字新词,初步感知内容,并提出不懂的问题。
2)小组内交流不懂的问题,再读课文,思考:魏格纳的奇妙想法是怎样产生的?有了这个想法后,他做了些什么?
3.用自己的语言简要的复述课文,并说说读了课文之后的感受。
二、探究课文,领悟道理
1.指导学生观察世界地图,找到巴西和几内亚湾的位置,看看巴西大陆突出部分的形状和几内亚湾凹进去的海岸线形状,是不是像书上说的那样惊人的吻合。
2.反复读第5自然段,了解魏格纳的“假想”是什么,理解“大陆漂移”的意思;并联系上下文,体会魏格纳的这一假想是在反复地、仔细地端详地图上的一块块陆地和一条条海岸线的形状之后才得出来的。3.读第7自然段,要让学生理解,魏格纳发现了一个什么重要的证据,证明他的假想是正确的。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理解作者是如何推理的──中龙既见于巴西东部,也见于非洲西南部。中龙是爬行动物,不可能飞渡重洋。中龙当时是生活在同一块大陆上的。所以,巴西和非洲大陆以前是连在一起的。
三、总结课堂,迁移升华
1.交流学习了课文,有什么感受和启示。围绕“魏格纳的重大发现靠的是什么”让学生体会到: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反复论证,是魏格纳获得成功的不可缺少的几个因素。
2.学生可以继续交流查阅到的有关大陆漂移学说的其他资料。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哆啦A梦
- 邻居奶奶爱数钱
- 我的小天地
- 快乐的中秋节
- 原山国家森林公园
- 秋天的校园
- 秋天的校园
- 小狗点点
- 春天的踪影
- 我是一片云
- 借书
- 仙境般的兴庆湖
- 轮滑技术的交流
- 秋天
- 球迷表哥
- 电子商务立法对策探究(1)论文
- 浅议我国的抽象行政行为司法审查(1)论文
- 应该用两种品牌理论来指导品牌管理(1)
- 论电子商务中的电子数据的法律效力(1)论文
- 浅析网络营销中多媒体广告的应用
- 试析建立对审前羁钾的司法审查制度(1)论文
- 论酒店服务意识研究
- 品牌的含义及品牌化的意义
- 试论道德型营销战略目标的制定(1)
- 关于WTO对中国司法审查制度的影响(1)论文
- 浅谈入世后我国司法审查制度之完善(1)论文
- 品牌决策与品牌化决策
- 论消费者对品牌大类延伸影响的模型(1)
- 浅析企业品牌营销战略(1)
- 评我国发展电子商务的法律障碍(1)论文
- 《毛主席在花山》教学设计5
- 《毛主席在花山》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毛主席在花山》学习目标和教材简说
-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杂谈
- 《毛主席在花山》句段赏析
- 《毛主席在花山》教学设计5
- 《毛主席在花山》重点难点疑点解析
-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6
- 《毛主席在花山》快乐练习:达标训练
- 《毛主席在花山》快乐练习:课堂达标(一)
- 《毛主席在花山》词句解析
- 《毛主席在花山》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毛主席在花山》词语
- 《毛主席在花山》课文
- 《毛主席在花山》教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