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5
《渔夫的故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渔夫是怎样用智慧战胜魔鬼的。
3.理清文章脉络,简要地讲述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1.2.3
教学难点:2.3
教学准备
师:多媒体故事画面或挂图及阅读要求、《一千零一夜》、小黑板;生:《一千零一夜》、《东郭先生和狼》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本单元前几篇课文,把我们引入了故事长廊。今天,我们再次阅读精彩的神话故事,《渔夫的故事》,从中去获得收获。
齐读课题
二、明确阅读要求,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1.默读连接语,用”--“句出阅读要求,课件展示。
2.阅读要求:把这个故事简要地讲给家人听,根据以往阅读的方法,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1)独立思考。
(2)四人小组讨论。
(3)抽说(分意义段,读懂每段重点内容。依次抓每段重点内容讲述。)
三、自学生字词、多音字
1.四人小组交流生字音形及词义。
2.读小黑板生字词(齐读、抽读、去掉音节读)。
3.读多音字。
撒sā撒网塞sāi塞车
sǎ撒种sài塞北
四、自学解决,简要讲述故事
1.自读课文,分意义段,并把段意写在书上。(给一定时间读书。教师巡视与生探讨。)
第一意义段(1-4自然段)渔夫捕鱼捞起了一个黄铜胆瓶,用小刀撬去瓶口锡封,一股青烟冒出变成魔鬼。
第二意义段(5-15自然段)魔鬼听说所罗门已死,没有惧怕,于是要杀死救他的渔夫,并讲出了理由。
第三意义段(16-25自然段)渔夫引诱魔鬼再次进入瓶里,并封住瓶口,战胜了魔鬼,转危为安。
2.生小声简述故事。
3.抽生讲述,其余认真听,等会补充,修正。(多媒体展示故事或挂图,图书结合看,并板书。)
五、揭示中心思想
1.出示多媒体阅读要求:认真默读课文,看看在比自己不知强大多少倍的魔鬼面前,渔夫是怎样做的?为什么这样做?渔夫用什么救了自己?
2.默读思考(给一定读书时间,教师与生探讨)。
3.四人小组讨论(要求:组长管理,从参与,教师参与。)
4.集体讨论,充分发表意见。
渔夫放出了魔鬼,救了他,魔鬼恩将仇报反而要杀渔夫。渔夫对魔鬼说:“我要问你一件事,你必须说实话。”“我没亲眼看见,绝对不能相信。”魔鬼要让渔夫想信自己是住在瓶里,于是就钻进瓶里,渔夫立刻封住了瓶口。渔夫战胜了魔鬼,救了自己。
渔夫设计引诱魔鬼进入瓶里,就可救自己。渔夫假装不相信魔鬼是住在瓶里,说:“我没亲眼看见,绝对不相信。”激将魔鬼,魔鬼要让渔夫相信自己是住在瓶里,于是钻入了瓶里。
渔夫用智慧救了自己,战胜了魔鬼。(板书)
5.读第三意义段。
六、读《东郭先生和狼》,认识魔鬼的本性
七、拓展
1.读资料表。
2.读《一千零一夜》。
板书设计
32*渔夫的故事
渔夫捕鱼捞到黄铜胆瓶放出魔鬼
魔鬼要杀渔夫恩将仇报
渔夫引诱魔鬼入瓶用智慧战胜魔鬼
教后记:能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渔夫是怎样用智慧战胜魔鬼的,理清文章脉络,简要地讲述课文内容。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迎春花
- 荷花
- 小树苗
- 仙人球
- 樱桃树
- 睡莲
- 樱花
- 荷花
- 荷花
- 橘子红了
- 西瓜
- 苹果
- 我的水彩笔
- 西瓜
- 滴水观音
- 大学美学课程教育的嬗变综述
- 信息技术教育内容生活化决策
- 深究高中信息技术教育发展趋势
- 声乐艺术中声乐美学
- 皇甫公窟的美学的思考研究
- 地理教学中概念图的制作与使用
- 浅析构图秩序的美学理论
- 刍议创设情境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 论多媒体技术优化化学课堂教学
- 地理课堂教学与生活实践的关系分析
- 基于中学化学素质教育探讨
- 高中历史新教材处理的三个层次
- 谈培养内高班学生化学学习兴趣的策略与途径
- 分析历史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功能
- 浅谈地理课堂教学的技巧和方法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精彩片段
- 探究“古诗两首”对读的教学策略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片断
- 听课感受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反思
- 《送元二使安西》课堂教学实录
- 莫道前路无知己,只缘未到春深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后感
- 《搭石》多音字同音字形近字组词
- “心灵对话”,彰显动态生成──《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片段
- 是“西出去”还是“西出来”?──听教学《送元二使安西》的思考
- 魔力课堂来源于精彩评价──听戴建荣老师《送元二使安西》有感
- 《送元二使安西》教学案例
- 《送元二使安西》评课材料
-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探微
- 《送元二使安西》听课有感